离婚者心理障碍之症状:对异性十分挑剔的求全责备心理。
这种心理障碍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第一次的配偶十分不满意,因此总希望在第二次再爱过程中能够弥补第一次的过错,重新选择一个各方面都超过前一个。由于离婚者心里充满着重新选择的自由和自信,所以对再次选择总是过于乐观。他们摆脱充满危机的婚姻的目的就是要重新追求更加完美的婚姻。然而事实上并没有至善至美的完美婚姻,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丈夫或妻子。
离婚后的小芳是这样评价男人的,她说:“剥去金玉般的外表,谁知道都是一堆怎样的败絮?木子要再找,就一定要找最好的!不然,木子宁可一个人过辈子。”
小芳的前夫结婚前真是没什么可挑剔的,聪明能干,积极上进,无烟酒嗜好。都说找这么好的小伙是小芳的福气,令小芳的女友都艳羡得不得了,直夸她好眼力。
可是婚后,丈夫已把小芳追求到手,于是就用不着再去追求、去伪装,简直象是换了个人似的,把戒了好久的烟卷又叼上嘴,隔三岔五地喝得烂醉一回,他不再是她恋爱的那个好小伙了。最可气的是他不光能喝会抽,还参与赌博,输了钱回来喝酒撒酒疯拿小芳出气。这日子真恨得小芳咬碎了牙往肚里咽,说什么也不跟他过了。闹了很长一阵纠纷,经过了通常这类家庭分裂时所有必经之路,他们终于分了手,各奔东西。
第一次婚姻失败的教训对小芳来说实在是太深刻了,因此,当她面临着再婚的选择时,她便非常注意更真实地去了解对方,始终和对方保持着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既便于观察了解,又不至于在选定之前在感情上陷得太深,以便她能进能退。
介绍一个,他说他不抽烟,可是他的手指却象是被烟薰过的,别人吐出的烟,他不但不讨厌,反而可着劲地吸鼻子。这是在装假。拜拜吧,您呐!
又介绍一个,他说他不喝白的,只喝点啤的,喝点啤的助消化,增食欲,本来就是液体面包喝点也没什么。可是他说他不会喝白的那是假的。那天他邀她去他的住处,在他的屋角处就看见过喝剩了一半儿的白酒瓶。以前她的那个他婚前也是这么说的,说假话的男子一定好不了。还是拜拜吧,您呐!
再介绍一个,他其实人挺好,就是吃饭的时候嘴里常常不注意会吮吧出声音来让她感到有些不舒服,于是她又是不同意。
又再介绍一个,他挺听她的话,会看她的眼色办事,他一切都照她说的去做,她指东,他保证不往西瞅一眼。她试探了几次,她交待的事,他绝对地服从,真心实意地为她跑腿卖力气。绝无二话。可是,他还是不能令小芳满意,嫌他象软面糊捏的,一点也没有男子汉气概,里外立不起来。于是,这一个又吹了……
介绍人说你别横挑鼻子竖挑眼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还没有点儿毛病让你拿来说事?你这样挑,谁还敢给你介绍?
小芳无言,只恨这个世界的男人怎么都不是东西?
象小芳这样在再婚选择中十分挑剔的,在离婚者要占一个相当大的多数。过去失败的婚姻给他们的心里留下了十分深重创伤。和他们恋爱,总是受到被比较之苦。因为他们在再婚选择中,心里都有一个非常理想化却不符合实际的苛刻的择偶标准,又总是用这一标准暗暗地把这一个与前一个做全面的比较,总是似乎觉得这一个与前一个在缺点方面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在优点方面却又不如前一个。比较的结果,使他们产生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而去抵触这一个,不敢再对与对方发展友谊和爱情。
他们真希望再次走进婚姻的“围城”时,不要重蹈覆辙,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实际生活中能达到他们的理想标准令他们完全满意的,却又实在是太少太少。
苛刻的择偶条件,使他们和多少也许本来能和他们白头偕老的知心人失之交臂,可是,他们仍然在等待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