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我们该怎么爱学生(贾亚萌)

(2010-07-13 23:25:47)
标签:

自尊男孩手册

自尊女孩手册

家教畅销书

田科武

育儿

读《自尊男孩手册》、《自尊女孩手册》有感

 

年初,班上一位成绩平平、平时表现也一般的男孩送给我两本书——《自尊男孩手册:培养快乐自信男孩的100个建议》和《自尊女孩手册:培养快乐自信女孩的100个建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月版)。这位同学送书的时候,还特意在书中留了纸条,希望我这位班主任老师好好看看这两本书,至于什么原因,他没说。因为是学生送的,而且还是表现一般的孩子送的,我因此格外重视,研读得也格外认真。读完之后,我真的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我在想,自己过去对于这个男生自尊自信的呵护是不是很不够,令他很不满意?

爱学生应该不是大问题,我想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是爱自己的学生的,但问题是:我们是否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学生?《自尊男孩手册》、《自尊女孩手册》启示我:教师爱学生,首当其冲的是呵护好孩子脆弱的自尊和自信,因为自尊自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成功的关键,一个缺乏自尊和自信的学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我甚至可以说,作为教师,最起码的职责不是别的,而是要千方百计呵护好孩子的自尊自信,给他们注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给孩子自尊自信,比教给孩子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更加重要,也更为孩子的成长所必需。今天,我们该怎么爱学生(贾亚萌)


那么如何才能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笔者以为,呵护好孩子的自尊自信,首先是意识问题,其次才是方法问题。作为一种意识,要求老师时刻考量自己的任何言行、任何一种教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的自尊自信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为方法,则贯穿于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全过程。《自尊男孩手册》、《自尊女孩手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第一,该书自始至终都在强调,教师必须把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作为教学及一切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第二,把培养和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贯穿于教学和教育的各个环节。也正是着眼于教师(和家长)与孩子的日常交流和互动,书中提出了如何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100个建议,深入浅出、简单易懂。而在每一个建议之下,作者还提出了若干示范性和建设性的具体方法,使得两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比如,书中建议老师详细描述违反规则的行为,避免使用“你如何如何”的第二人称表述。比如,说“我认为你那样敲尺子让人心烦”,就比说“你真让人心烦”少了很多对个人的冒犯和挑衅”。比如,作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挖苦、嘲讽、取笑很难激励她们更加上进,因为这会导致他们产生羞愧情绪,只会削弱他们的自信心。也不要因为某几个人的行为而惩罚全班学生,这会引发普遍的怨恨情绪,而不会使那几个有过错的学生产生悔改之意。正如两书译者、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辑田科武评价两书时所说的那样,《自尊男孩手册》/《自尊女孩手册》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自始至终都在提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自尊、自信可能产生的影响,贯穿的是细节决定教育成败的理念,而这种理念正是许多家长和教师所不具备的。

不仅如此,书中还渗透着许多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比如,书中提到,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围成一圈,进行大量合作性活动和讨论,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平等参与,并感觉受到重视。这种所谓的圆圈教育方法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可以强化孩子们的群体认同,让每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是班里的平等一员。再比如,作者认为,当人们失去耐心或感觉无能为力时,常常会大吼大叫或者扔东西。如果老师经常情绪失控,其言行很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作者在书中建议:出现这种情况的老师不妨参与协同教学。这种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老师共同参与一门课的设计、授课及评分等教学活动,有助于创造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能在学科内或学科间为老师们提供一种有益的模式化思维方式,激发新的研究观点,并建立起老师间的智力合作关系,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前些天,笔者从网上看到这样的信息:两书译者田科武说,两书上市以来在家长和教师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但他发现,“男孩手册”的销售总是强于“女孩手册”,家长的购买远远高于教师的购买,这从网上的留言中可以看出来。我想,“男孩手册”的销售强于“女孩手册”,或许是由于许多人认为男孩子问题行为更多,更加不好管教,因而需要求助专家资源和外部的支持。而家长的购买远远高于教师,或许是因为家长更加缺乏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教育也更加上心一些。但是,我还是愿意呼吁教师多多阅读《自尊男孩手册》、《自尊女孩手册》之类的非教育的教育书籍,因为许多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虽然业务能力很强,但是对于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仍然所知不多,至少离学生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我想,班上的学生把这两本书送给我,恐怕也是希望我像书中的建议一样行动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