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静:我也曾努力让这个世界更好

(2007-12-09 14:13:44)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人文/历史

柴静

新闻调查

职守操守

灵魂的守望

十大杰出青年

分类: 社科
  柴静是我比较喜欢的央视女主持人之一。
  为什么喜欢?
  因为她深刻而不故弄玄虚,无论在镜头内外,无论谈着多么严肃和宏大的话题,她总是操着简简单单、朴实无比的话语。
  因为她内敛而不张扬,即使透过提问当事人时的步步紧逼,我们也只是还原了一个调查记者的本色,而看不到柴静锋芒毕露的内心,或者说,柴静本来就不是锋芒毕露的。
  因为她对世界和人生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但她的表达方式却从来是惜字如金的。说话少的智慧女人是真正可爱的。
  2004年,我曾参与主持北京十大杰出青年的评选。在评选的最后阶段,每一位候选人都要向评委们作五分钟的自我陈述。柴静以一种柴静式的语言方式和智慧征服了每一位评委,成为央视新闻评论部继白岩松、梁建增之后当选的第三位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柴静当年的个人陈述感动了每一位评委,今天重读起来,仍然让我为之动容。在我看来,柴静在此展示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良知和对人类社会美好的坚定守望。
  
 

柴静:我也曾努力让这个世界更好

  
  三年前,从拉萨回北京的飞机上,我认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

  她是拉萨中学的老师,到北京治胃病。

  下了飞机雨下得很大,我送她去潘家园肿瘤医院附近的一家小旅馆。

  一个星期之后我去看她,诊断结果已经出来了,是胃癌晚期。已经扩散到肝部。

  她说,我要是回不去了,你帮我保管一样东西。

  是一个大纸箱,装的是三十年来她走遍西藏各地,采访各种各样的人留下的纪录。

  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不可能发表。

  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一百年后,如果有人看到这些,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

  相比起她,我在非典中所做的,只不过是恪尽了一个记者的职守,尽可能地站在离真相最近的地方。

  非典之后,我离开演播室,从主持人成为一个调查记者。

  是因为非典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真相被权力、利益、无知和偏见掩盖,除非亲身抵达,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努力发掘,就不可能认识它。

  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做这个选择,我想起我有个朋友,是北大三院的医生,他经常下班后去上访村和很多患者呆在一起,后来他请调到卫生部法规司,去做一个小职员。

  他说:“知道错误怎么发生的,就应该从制度上着手改良。”

  我问他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专业前程。

  他引用了叶芝的一句诗来回答我:我和你都深深嵌在这个世界当中。

  我和你都深深嵌在这个世界当中,所以如果我们的节目里那个吸毒女还会在戒毒所被贩卖,如果沙尘暴仍然是西北农民的日常生活,如果一个小镇上的孩子会在绝望中连续自杀。如果一个学生会因为教育腐败而失去自己的前程,那么我的个人生活,也就绝不可能得到安宁。

  作为一个记者,我会执着坚守,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我的孩子看到这些节目的时候,他会知道今天我们经历的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而且,我希望自己可以面无愧色地对他说:我也曾努力让这个世界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