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疱疹性咽峡炎,在皮皮经历此次病痛后,才知道的一种常发于小儿的一种病症,这次发烧拒食的经历让小家伙饱受病痛折磨,而全家精神紧张饱受精神折磨,好在皮皮已经有所好转开始吃饭饭了。
发病经历:
10月5日中午,皮皮经历了人生的第三次高烧,当时家里人都认为是普通感冒引起的高烧,所以按照之前的经验喝美林退烧,并吃了小儿感冒药。可是4个小时不到,体温又很快攀升至38.8°,小脸蛋烧得红红的,这下家里都坐不住了,抱起皮皮就去了医院,到医院后大夫进行了常规检查,发现皮皮的嗓子红肿,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开了消炎药并打了退烧针就打法回家了。当时心想就吃药等着慢慢好起来吧。
10月6日起皮皮开始拒绝喝奶,拒绝吃东西,只要一给奶瓶他就号啕大哭,整整1天就早晚喝了2小碗粥。发现皮皮的口水特别多而且很黏稠。由于怀疑是消炎药带来的副作用导致肠胃不适而拒食,决定停掉消炎药和医院开的感冒药,次日改喝具有清热解毒并辅助调节肠胃的健儿清解液,事后得到证明此举甚为正确,对皮皮的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10月7日凌晨2点,皮皮从未有的号啕大哭,再次打他赶往医院,排除了让皮妈担惊受怕的肠套叠后,在医院用开塞露辅助拉了屎后,不再哭闹,由于医院人多担心交叉感染没有再等内科检查就回家继续观察,依然是1天早晚喝了2小碗粥。
10月8日,由于皮皮依然不吃东西和嗜睡,第三次去医院,这次大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由于嗓子的剧烈疼痛,导致宝宝宁肯饿着也不吃东西,这是宝宝拒食的主要原因,宝宝的肠胃没有问题。8日晚,皮皮开始吃了3个饺子喝了一大碗粥,口水明显减少。
10月9日凌晨4点喝了200ml奶,这让全家欢欣不已,说明皮皮的病已好了大半,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事后皮妈上网查了有关疱疹性咽峡炎的资料,并反思皮皮在此次生病中的表现,总结了一些经验: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高热、拒食、流口水等症状时,就应怀疑是否是得了此病,家长也不用太过着急,带宝宝到医院进行确诊,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反思:如果能早些了解此病,家里就不会因皮皮不吃东西而太过着急,以至于皮姥爷直言都快崩溃了。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流行快,主要侵犯1~7岁的小儿。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哭闹、拒奶、流涎、尿色黄、短少,大便干燥成球、口腔内有臭味。主要症状表现在咽部,初起时咽部充血,咽峡部(扁桃体、软腭及悬雍垂上)可见散在的约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有红晕,2~3天后逐渐扩大后破溃,形成溃疡,1-5日内愈合,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反思:咽喉痛、哭闹、拒奶、流涎、尿色黄、短少,大便干燥成球、口腔内有臭味等症状皮皮全都有,只是皮妈缺少这方面的经验。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并不复杂,主要是采用一些如双黄连、板兰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即可,另外,还可以利用超声雾化吸入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反思:及时给皮皮服用了清热解毒的健儿清解液,是正确之举。
护理指导: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有形容为如刀割般疼痛),宝宝大多都有拒食现象。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和水不要过热,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用大夫的话说,宝宝想吃啥就满足他,想尽一切办法让宝宝尽量多的吃些东西。
反思:当时只是想着皮皮嗓子疼喝些凉的能舒服些,降低了给他食物的温度,事后证明此举有多明智。
预防措施:疱疹性咽峡炎为儿童常见病,预防此病,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皮妈反思:今日皮皮出远门次数多(从北京到河南,从河南回北京,从北京去河北)又赶上是气候变化无常的季节,导致皮皮抵抗力下降,也许也是原因之一。
皮妈还有一些就医的感触,宝宝生病不一定要到专业的儿童医院就医,许多大型医院的儿科就很好,人不多而且服务周到,皮皮这次生病去了3次医院,第1次和第3次都是去的皮皮姑姑推荐的煤炭总医院,挂上专家门诊,基本上不用等待去了就看,而第2次去的儿研所,尽管是凌晨2点,前依然面排了20多人,估计看到我们得6点了,庆幸没有等待而是选择了回家。
此篇已经推荐到亲子博客首页孕育杞记栏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