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瑞士、德国边境的小村庄做客之一

(2013-01-08 08:49:19)
标签:

瑞德边境

小村

做客

分类: 旅游

                   在瑞士、德国边境的小村庄做客之一

                                      ——Guteburg村

 

 这次在欧洲旅游,最大看点、最难忘的体验,就是到地处偏远的德国小村庄去住了几日。这里不是旅游景点,很少有游客去。但我觉得绝对值得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到这个不是景点、胜似景点的小村子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当地农村百态和老乡们遵循了几百年的乡间生活。

    我和S结束在瑞士沙夫豪森的游览,M和丈夫伍兹先生(MR。URS)就已在景区门口等候我们了。然后一起驱车前往他们的家——位于离瑞士边境不远的一个德国小村子。

 M和我的同伴S曾是大学同班同学,三十年来每人都有不同的奋斗经历,现一个在瑞士苏黎世工作,一个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上班,都干得很出色,多年来很难见一面,一上车两人就兴奋地用英语交谈,全然不顾开车的伍兹先生和坐在车上的我。M更不简单,原学英语,后单位培训学习法语,出国后自已又自学了德语。现上班用德语,下班和老公交流用法语,走出单位和家,就用英语。

 离开沙夫豪森开车不到一个小时,经过瑞士、德过边境,就来到德国M家所在的这个叫Guteburg的小村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离开高速公路,进入乡间公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里就接近M住的村庄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远离两国两国首都的乡村,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瑞士和德国边境两边,看不出一点差别, 无论是地理的还是文化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终于来到Guteburg村。M说,按中国行政区划,这里可能应该叫德国巴符州某某县(区)某某村第几组什么的。这个村小到村里没街道,只有门牌号。全村大约十家住户,五,六十口人,在德国也是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了。啊哈,我能到全德国第一小村作客,也是幸运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就是M的家(从她博客中取来)。这栋房的原房主世代务农,是家里长子。德国农民思想仍比较传统,长子必要子承父业,经营农庄。其他子女分家后另盖了房子,或去城里找了工作,挣固定工资,然后退休养老。这位长子一生未婚,晚年多病,非但无力经营农庄,到后来还欠了银行许多债。他去世后他的兄弟姐妹们卖了这祖上房产和地产,所得部分钱还了各种债务,剩下的被兄弟姐妹分了。当然,他们家务农历史也到此结束。2005年,M夫妇买下整座房子、院子加一片森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M家正面,祖上留下的这栋老房子,大约四百年了,但到M买下时,已是久无人居住,破败不堪了。M夫妇经过装修,焕然一新。一篇博客我将专门介绍M家,此篇请先随我一起浏览这个美丽小村Guteburg,听听关于村民的故事,然后咱们再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调查,深入M家解剖麻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村里十户人家,住得比较分散,景色绝佳,以至到了M家放下行李,我就到村里村外的乱转乱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M家的左边邻居是Egon家,目前全村只有他家还保留着真正的传统农民特性,有田有牛,一年365天,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当然,农业机械也是现代化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Egon家养的马。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都是纯种的黑森马。他家土地和森林挺多,不全在村子周围,远点的也有。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没问题。政府也还有补贴。——我好像真到这里搞农村调查来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Egon家饲养的奶牛,好像没见过生人,更没见过照相机,见我拍照,立马走过来看稀罕。仍然务农的Egon一家主要收入靠卖牛奶,鸡蛋,肉牛,木材及庄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是鸡就是狗,似乎是全世界农村的招牌。这是Egon家的牛棚马厩。Egon家人口不多,加上一只狗帮忙。每天二人一狗忙忙碌碌,奶牛和牛棚马厩清理工作难免疏忽,常被右邻指责为影响公共卫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Egon家暮归的老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Egon家的儿子赶着牛入圈,很辛苦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又一户村民,见M带了客人,又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很友好地打着招呼。

这家原先也是有山有地的农村人家,但在老一辈手中就已不再务农,地或卖或出租,儿女也都有自己的固定工作,现在只有老两口住在祖宅,安渡晚年。

这家和M家原房主、Egon家,三家之间并不和谐,由于各种历史遗留原因(不外乎是你家牛吃了我家草,我家拖拉机收了你家庄稼,他家人砍了你家树之类),三家常有大小纠纷。到M家搬进村这么多年,右邻和左舍之间还是老死不相往来,见面连话都不说,包括孩子孙子孙女也从不在一起玩。邻里之间的关系在哪里都一样。
    M刚搬家进去,右舍老太就说左邻E老头怎么不讲理,要小心等等。左邻老E后来也向M诉说他小时在学校怎么被C家和G家孩子们合伙欺负。总之,两边都在争取新住户的支持,主要是精神上的。看到这种情况,M老公伍兹说,我们谁也不偏谁也不向,大家和平共处最好。原因很简单,我们是瑞士人,严守中立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户主人在瑞士工作,退休后回到村里,瑞士收入比德国高,在瑞士挣了钱回到村里当然能过上非常不错的生活。其他人家早就不务农了,年轻时在工厂或公司上班,老了就退休,有养老金。家家都有果园菜园,房子也都是自己的,所以花不了什么钱。顺便说一句,这方圆的德国人都到瑞士找工作,挣瑞士高工资后在德国消费,满合算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夕阳下村外的草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有的村民家自己搭的儿童游乐设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村民住宅,小小村子里很难见到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村民住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夕阳中小村庄显出宁静的本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夕阳慢慢收尽了它的余辉,小村庄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本人博文部分内容取自M的博客:走地猫 http://blog.sina.com.cn/u/3051955680

 

在瑞士、德国边境的小村庄作客系列:

之二:M的居家生活

之三:体验村民生活

之四:德国、瑞士边境上的风情小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欧洲游拾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