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墨脱游八:墨脱并不遥远
标签:
西藏墨脱现代化 |
分类: 旅游 |
墨脱的治安很好,偷摸盗抢的犯罪几乎没有。在这里会感到非常安全,贵重物品放在酒店或车上,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这是夜晚时分的县城,九点多了,天还没完全暗下来。
住:我们住的酒店大堂,虽不及五星酒店奢华,但感到也很舒适,这些真皮沙发都是内地运过来的,不容易啊!
带卫生间的酒店客房,所有用具一应俱全,连一次性洗漱用品都全套准备好,还用得着我们带来的东西吗?
食:因我们白天都在外活动,吃的都是自带食品。晚上在街上的饭馆吃,很方便。早餐就在酒店吃。酒店专门为我们四人开了一间包间,不另收费,老板是四川人。早餐除大米粥和馒头外,还有泡菜、榨菜、腐乳、拌白菜、油炸花生米等,反正我们四人没吃完。
墨脱县城的时装店
每个跋山涉水到墨脱来的游客都要在此拍照留念。
在老墨脱村一个男孩在家看电视。这个村及我们去的德兴、达木村,家家都有电视接收设备,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赠送给每个家庭的。墨脱人即使不走出大山,也能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
在德兴村,几个小学生放学后高声唱着歌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快乐深深感染了我,我随着她们的歌声不禁跳起了藏族舞,她们看到外地来的老奶奶和她们一起载歌载舞,更开心了,巴扎嘿!
正和达木村的老乡合影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朋友从北京打来的,我只好边接听边拍出这样的照片。在墨脱,凡是我们去过的乡村,都有手机信号,而且还很强。
更多详细介绍门巴、珞巴族人生活的文章在我前几篇博客中。总之,我们觉得我们真像是中央工作组考察团似的,每到一地,先问村里多少户,做什么,现在生活如何。当然,也了解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当地百姓年收入听似不低,但由于生活成本较高,物价贵,所以生活仍不富裕。但有政府的支持,有全国各省的援助,这里确实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相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
德兴乡附近的这个拐弯风景最为秀丽。
离开墨脱的前一天晚上,我们来到县城一家川菜馆,点了鱼香肉丝、麻婆豆腐、蘑菇青菜,味道纯正。我们特兴奋,要了酒,为终于实现梦想干杯。
这时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们旁边一桌是从西安来出差的十几人,要了石锅鸡等满满一桌菜。他们听说我们这四个老太太是来此旅游的,还深入到很少人涉足的山村时,佩服得不得了,十几人排着队一一为我们敬酒,个个红头涨脸,溢美之词不绝于耳。被人这么追捧,我们都快醉了。第二天在我们离开墨脱返回波密的路上,正好又遇到这群西安哥们儿,想起昨晚他们那么热情,我们立即上前和他们打招呼。谁知他们全都瞪着眼睛,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们。我们很快醒过闷来:敢情昨天他们都喝高了,把我们当成明星了,今天他们酒醒后,压根想不起我们是谁了。
虽说去年通了公路,也是季节性通车,但地质灾害之频繁,道路之险恶,去墨脱之路仍被大多数人视为畏途。
扎墨公路为什么会是建国六十多年后最后修通的县级公路,只有走过这条公路的人才能有切身的体会。由于地质灾害频繁,永不停止的塌方、泥石流,使通往墨脱的公路屡修屡断,屡断屡修,灾害不息,修路不止,为了保证这条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畅通,只有中国政府才能有这样的意志和财力。
嘎隆拉隧道被称为“墨脱之门”,长3310米,它的修建一举创造了“地形起伏最大、自然坡降最大、降雨雪量最大、地震烈度最高、地质灾害最多、地质条件最复杂、气候环境最恶劣”七项世界高原隧道施工之最。我们去时还未修好。
离开秘境,重返凡间。回到波密旅馆,电视正播放着神九准备升空的实况,我们也摆开我们的庆功宴:从北京带来的馍片、八宝粥、豆腐干、萝卜干等。
至此,老太墨脱行的非凡之旅,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请敬关注下篇“墨脱游话外篇:‘那边的中国人是我们的兄弟’——也谈麦克马洪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