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互联网转载 |
门户即搜索
从维基百科查“门户”的定义,得到如下解释:
[门户(portal)]。原意是指正门、入口,现多用于互联网的门户网站和企业应用系统的门户系统。
[广义注解]这里是一个应用框架,它将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使企业可以快速地建立企业对客户、企业对内部员工和企业对企业的信息通道, 使企业能够释放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
[狭义注解]所谓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门户网站最初提供搜索发动机和网络接入服务,后来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门户网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种新的业务类型,希望通过门类众多的业务来吸引和留驻互联网用户,以至于目前门户网站的业务包罗万象,成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发动机、网络接入、聊天室、电子公告牌、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等。在我国,典型的门户网站有新浪网、网易和搜狐网等。
可以发现两点,其一,门户网站最初是“提供搜索发动机和网络接入服务”的。其二,今天我们看到的典型的门户网站,出发点是为了应付市场竞争,本质上是“搜索+若干互联网典型应用”的整合产物。
关于门户网站庞大的人员队伍,包括网站编辑、网站监控和网站商务人员,从本质看,他们都是搜索技术的延伸,其功能在于弥补搜索技术本身,以及搜索技术之于社会应用和商业应用的不足。
综上所述,门户即搜索。
Yahoo的嬗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谈搜索,谈网络,不能回避祖宗yahoo。从yahoo的嬗变中,我们能清晰的窥探到搜索必然走向门户的内在规律。从Yahoo公司网站上搜索其历史。从中摘录其关键介绍罗列如下:
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
Yahoo!的两位创始人大卫·费罗(David Filo) 和杨致远(Jerry Yang),于1994年4月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指南信息库,将其作为记录他们个人对互联网的兴趣的一种方式。但是不久,他们就发现他们自己编写的列表变得很长,不便于处理。于是他们开始在Yahoo!身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
1994年,他们将Yahoo!变成了一个可定制的数据库,旨在满足成千上万的、刚刚开始通过互联网社区使用网络服务的用户的需要。他们开发了可定制的软件,帮助他们有效地查找、识别和编辑互联网上存储的资料。
今天,Yahoo!含有链接到互联网上的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中存储的信息。San Jose Mercury新闻最近指出:“其实Yahoo!的贡献最近乎于Linnaeus的工作,Linnaeus是一位18世纪的植物学家,他所创建的分类系统有效地划分了整个自然界。”
不难发现,Yahoo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搜索的历史。就是从最初的简单个人分类目录到为应付大量数据而融入越来越多的搜索技术的搜索发展过程。今天我们看到的Yahoo,还融入了大量的社会应用和商业应用元素,构成一种社会意义功能上的搜索。
明日Google即今日Yahoo
对于Google,大家都很清楚,“Google就是搜索”。不过,也许明天我们就该说“Google就是Google门户”了。
Google提出了“集搜索、门户的媒体平台”的新战略,表现在网站上,Google增加了一个“Google大全”。熟悉Google的人都知道,从诞生的那一天起,Google就日益变得“大而全”,界面正由具有标志意义的简单输入框变的日益花哨和“功能多元”。新闻、即时通讯、电子公告牌、免费邮箱、电子商务、网络社区、免费网页空间,所有门户具有的元素正在次第出现。
换一个眼光,目前的Google大全,其实就已经是一个微型“门户”。照目下的趋势走下去,明日之Google必然成为今日之yahoo。
Google是不可战胜的吗
搜索引擎堪称是互联网领域长盛不衰的“商业模式”。90年代中期第一批崛起的网站基本上都是以搜索引擎为方向的,搜索引擎造就了许多显赫的上市公司:Yahoo、Infoseek、Inktomi、Excite、AltaVista和Lycos等。在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灰烬中,Google凭借默默做事和创新的PageRank算法,一举成名。问题是,Google是不可战胜的吗?
一个新的算法革命推出一个新的搜索网站,渐渐的,在金钱和荣誉面前,人类的劣根性开始逐渐暴露,自满和懒惰逐渐充斥创新者的大脑。“帮助人们更精确的搜到内容”的宗旨被抛弃,“多元化创新”这种讨巧的做法登上舞台,于是简单的搜索引擎越来越复杂,终于变成了臃肿的“门户”。用户的心情也伴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惊喜、容忍、抛弃。
从搜索引擎到门户,再从搜索引擎再到门户,人类对于信息“多”与“少”的需求构成为搜索与门户螺旋上升的力量。供需矛盾达到极点,一种更新的搜索引擎就会诞生,替代老的死的搜索引擎,然后再经历一轮循环。
可以预言,只要机器智能没有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只要人性和人类社会不灭,这个循环过程是永恒的。因此,尽管Google很强大,但一定会被新的搜索引擎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