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楚汉传奇司马平邦高希希汪海林文化 |
分类: 黄话:有点儿不太入流的话 |
王的成长史
司马平邦
真想等《楚汉传奇》完全播完再提笔写评论,但看着看着手又痒了,只好先来这一篇再说。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这在以前一直被标识为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开始,并直接进入第一个高潮,《楚汉传奇》一出,这个单向的既有定义显然显得太简单化了,虽然对秦朝的政治文化形态,本剧依然坚持从来的口径,但它在斯时民间生活上着了更多的笔墨,对当时的社会形态、基层治理和世道人心有了太多详细的描述,这其实也是这部剧集可以称得上史诗巨制的主要原因,亦可以说导演高希希和汪海林是有一份创作真史诗的雄心在的。
刘邦(刘季)在家乡当亭长的那段日子,或可被说成是“秦代版的《乡村爱情》”,从来还没有一部电视剧如此细腻地描述刘邦当年在那个小村里是如何生活的,如何娶妻生子,如何呼朋引类,如何走上造反之路。
陈道明饰演的刘邦,在我看这部剧之前,还是为之有过很多担心的,一怕太过陈道明式帝王化,让人想到《英雄》里的秦始皇,二怕太过陈道明式的知识分子化,让人想到《围城》里的方鸿渐;但看过此剧,心下释然,若说此刘邦还有陈道明的影子,顶多也只有《冬至》里那个小人物陈一平的一点点,除此外,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刘邦,一个身负民间道义和深谙世态伦理的民间英雄,他与卢绾(王继世饰)和樊哙(康凯饰)以及雍齿(尤勇饰)、萧何(杨立新饰)等人之间的乡里亲情和男儿义气,可以说比几个版本电视剧《水浒传》里的梁山兄弟情处理得都更妥切、更自然,何况后者还是有成功文本做依照的,而这一次的《楚汉传奇》正是高、汪的首创。
与刘邦集团的草根义气又截然不同,围绕项羽的原楚国贵族项氏家族的造反创业史,在《楚汉传奇》里呈现另一种景像,显然,创作者在创作文本之前,已经对项羽集团的“贵族造反”的政治属性有了明确的立意,所以,你看《楚汉传奇》前20集每一集的上半,刘邦身边的人总是破衣烂衫,吊儿郎当,而下半,项羽每每现身,他及他身边的人都是高冠博带,气宇轩昂,连镜头的光色都为之一亮,这样的由暗及明、由乱及清、由污及净的视觉语言的转化,已然与高希希的另一部巨制《三国》风格明显不同,《三国》重在描述战争和解析攻略,而这部《楚汉传奇》我觉得至少在开首这十多集里,则更多注重解剖、描述曾经威震中国历史的两个顶天立地大人物刘邦、项羽的成长史――身世的成长、心路的成长和团队的成长。
刘邦和项羽就像两块各有不同吸力的磁石,不断在集结认同自己的力量,而电视剧本身没有对他和他的团队的内容做出太多的肯定或否定,或者说都是既有肯定也有否定。
宗族关系和宗法伦理,是《楚汉传奇》结构起如此庞大人物关系群的立足点,这既是当年群雄并起而至楚汉争霸的实情,也是本剧可以理出这个庞大事件清晰脉络的绝佳处,剧集甚至连卢绾与樊哙两个大男人跟刘邦小姨子吕媭之间的那点儿小绯闻都不吝笔墨伺候着,诸如此类,凡此种种,这件件小事织成了《楚汉传奇》必将最终走向政治、军事史诗的牢固的故事性根基,我相信,这一定也是创作者花了大心思之处。
而真正建立在宗族关系和宗法伦理之上的,我个人比较欣赏的还是导演和编剧可以有意无意间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廓情了人物和人群的分野,使之对刘邦、项羽两个集团的描述都触到了各自的根系。
说到此,不得不提到刚刚上映的那部叫《王的盛宴》的电影,导演居然用专制和民主这两个新鲜的现代政治文明词汇强行附会到2000多年前的楚汉争霸中,让刘邦代表了专制,项羽代表了民主,所以楚汉之争是民主败于专制――我一直向该片提问的关于“项羽坑杀几十万降卒到底是算什么级别的民主”,却一直没有得到答案,我相信他们根本也找不到答案。
刘邦集团的造反,缘于秦代太过强烈的阶级压迫,本剧暗表,刘邦本就是乡里一体制最底层的官员,混混,并无反心,他带着一干兄弟造反那是被逼上梁山,是与陈胜、吴广没什么两样的造反;而项羽集团的造反,是前楚国贵族的复仇,是精英式造反,虽然他们也借用了秦始皇时代强烈的民族矛盾,但与刘邦相比,西楚霸王更是接不着地气,虽有天时和地利,却无人和,最后甚至走向底层阶级的对立面,这才是项羽失败的根本。
刘邦和项羽在无数大的事件和小的细节上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阶级品性,虽然阶级分析的方法早就存在了,但在所有关于楚汉争霸的影视剧创作里,这次使用得更鲜明、更准确,让当下现实中人看后对剧中人物更有归属感。
此外,本剧对当下的启示,还有一点也不得不提。
始皇得天下,建立的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合乎当时历史的“法制社会”,剧中人物,大到丞相、小到亭长,动不动就是“大秦的法度”,尤其是在徭役制度的执行过程里,秦法之无论是制定上的严密还是执行上的严格都被描述得清清楚楚――但我们也看到,这法制不但没有巩固秦始皇的江山,反倒最后葬送了秦朝。
何也?
当下许多法律人士也动撤法大于天,我开个玩笑说,世界的规律若真的依此,现在的中国恐怕还是秦王朝的中国,法家大行其道的秦代早就法大于天了,但一朝朝一代代,所谓法大于天最后都变成一句扯淡话,因为,一来确实法不可能大于天,二来,这天,并不是老天爷,也不是天子,人类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演进,至少能够得出了一个准确的结论,这天,是人民。
秦法之严,但秦法之严只是为了让极少数精英贵族可以在法律的正义性下残酷剥削、打击和屠杀人民,底层人民是无法可依的,所以他们才跟着形象流氓一样的刘邦揭竿而起。
现如今的某些高调着法大于天者,他们举着法大于天的牌子,不过也只是为了使被该招牌佑护下的既得利益群体、贫富差距社会和精英优先文化得到一个更为合理合法的保护期,使某些曾使用暴行攫取的第一捅金获得永久的合法性(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你看这是多大的第一桶金啊),其实这种法大于天是在法大于天的同时,使天远离于民――或者说,《楚汉传奇》又正正经经地告诉我们,一个远离底层大多数人民,甚至悖逆于底层大多数人民的法,它制定得再周密,执行得再严格,不是恶法,就是极恶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