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军挟“中国”而再次发飚天下
(2012-10-15 14:34:48)
标签:
司马平邦中国梦想秀娱乐杂谈 |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
浙军挟“中国”而再次发飚天下
司马平邦
《中国好声音》的热还没凉透,《中国梦想秀》马上又开锣了,那个叫“中国蓝”的浙江台,你们还让不让人活?
据说,与《中国好声音》一样,《中国梦想秀》也是从国外购买版权,源于英国BBCW频道在每周六晚黄金时间推出《就在今夜》(Tonight's the Night),不过,按《中国梦想秀》官方公布的资料,即:
第三季《中国梦想秀》节目组前后派出两百多人次编导深入地方,行万里路、访千家人。近四百组追梦人登上梦想舞台,经过一轮轮梦想大使和梦想观察团的观察和考量,最终帮助近百组追梦人完成专属梦想,总计共动用圆梦基金1100万。
我相信,这档从英国引进版权的节目其成本早就超过了英国的那个源头节目,你想想,1万多人竞争每期8个席位,如此蔚为大观的选秀气势,20个英国恐怕也望尘莫及。
忽然想到九常委之一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发来的贺词里有一句话: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你还真别不服,如果没有这句话的那后半部分,莫言想得奖还真得再做梦20年。
好了,少做大国思维的宏伟联想,还是看看刚刚开锣的第四季《中国梦想秀》。
10月12日,第四季第一场,和许多观众一样,我也被那个叫贺东的90后陕北农民娃一曲陕北版《High歌》给震翻了,这个集合了“星光大道”阿宝和“中国好声音”张炜二合一的小男生,其实也是借了阿宝和张炜的余温,大剌剌地从斜刺里杀出来,他那九曲黄河一样的唱法,既带着陕北民歌的淳朴,也有着这个“梦想秀”幕后操手的独具匠心,把我们这些观众的心啊,挑得七零八落、乱七八糟。
不过,回顾本人将电视遥控器锁定在“浙江蓝”的细微过程,又发现,原来其实正是贺东这九曲黄河式的唱腔,才让我的大拇指不再得瑟浮躁,我用“好”或者“不好”,已经无法形容自己对贺东的感受,就用“刺激”或者“激活”代替吧。
说实话,但对那位跳《丛林精灵》的新疆美女冯静的舞姿我是不敢恭维,不过这也正好表达了节目的纯粹民间性,助理设计师冯美女虽然舞蹈功底很草根,但几乎向上露出小半乳球的小胸衣仍然挑战着怀抱小小邪恶之心的一部分我这样的观众的情趣底线――可一点也不草根哦。
草根有草根的玩法。
据说,第三季《中国梦想秀》上曾有一个叫刘骏锋的,之前也参加了不少选秀活动,但都没有解决什么实际问题,难得的是他一直在秀自己吸引眼球的假声高音,就在参加了第三季之后,“圆梦办”真的帮他找了留学中介――且解决了留学的费用,还帮他培训德语,现在,他正在准备到梦寐以求的柏林音乐学院进修。
那些发现梦想者的过程并不灿烂,而为有梦想的人实现梦想的过程才是《中国梦想秀》真正的生命力,也就是说,如果哪一天,冯静在《中国梦想秀》手下一下子变成了杨丽萍……
冯静能变成杨丽萍吗?
难说,不信你去看看张炜初登《中国好声音》和最后在决赛亮相,两度只间隔两三个月时间表演能力上的巨大差异,也许就什么都不怀疑了。
到这档《中国梦想秀》,浙江卫视在连续两个带有“中国”字号的非典型性选秀节目里安插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它们动用殿堂手段打理草根选手的冒险路数其实已经度过了最难捱的瓶颈区,其标志就是,无论参赛选手还是观赛的电视里、电视外的观众们,都可以按照制作者的心理预期在该嗨的时起一定会自动嗨起来,一场场狂欢的最理想结果最后要全部显示在媒体广告招商的大目录单上,所以,我又邪恶地想,相信这第四季的决赛,又得遭遇《中国好声音》那种因为广告插入太多而曾经遭遇的如水谩骂。
您骂谁呢?谁让你们自己如此捧浙江卫视的场来着?
无论说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是在消费草根还是在成就草根,其实,它们肯于动用不菲的真金白银开掘草根阶层们所谓个人梦想的无限潜力,已经是这全民娱乐时代电视媒体可以对草根阶层做出的最大尊重,其实,我又想把这种率领全民草根进行群体性发飚的状态看成是一场电视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主动发起话语权保卫战,在它面前,我觉得自己曾经不断吹嘘过的互联网将垄断话语权的论调有点苍白了,更没想到电视精英们的反扑居然如此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