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蛇传说司马平邦文化 |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
灵魂给法海,肉体给美女蛇
司马平邦
2004年秋,我初到上海,好像也是这时节,和一个当地朋友到南京路一间老店去吃蟹,吃着吃着,她居然惊喜在叫了起来:
咦,我这个里头有法海啊!
回想上海人吃蟹的样子,真是贱得让任何一个北方人看了都想揍一顿,至今仍相当不理解一只硬甲螃蟹煮熟后如何值得他们像绣花一样拿着牙签挑来刺去,一块匪夷所思的小肉居然会让他们发出如此矫情的声音,像群体性中邪。
还有一朋友,一样是北方人,去美国呆了十几年,回国之后先是到上海工作,却改不掉喜食巴掌厚半熟牛肉的洋风气,说上海人吃蟹时流露出的“那副贱样儿”,都是他给我形容的。
我听到上海人惊呼自己吃到法海了,心中讪然,想:
你以为自己是白娘子啊!
所以,说实话,看到《白蛇传说》里李连杰李大侠手持一根大禅杖正义凛然出场的时候,心下欣然,电影里一开场就是法海带着徒弟能忍(文章饰)穿越人妖两界追毙红衣雪妖(徐若瑄饰),我就想,在螃蟹壳里被困上千年的法大和尚这回终于也获得解放了。
你看他,即使是站在冰川林立的妖界,依然阳气十足,对妩媚动人的红衣雪妖根本无动于衷,辣手摧花虽未免残忍,但更符合一个蹲在硬壳里窝囊了上千年大男人的个性,当然,这一开场就把观感造到极致的方式也更符合商业电影的规律,更妙的是它和情节破为契合,假如没有一开场法海对雪妖的狠辣手段,他之后面对千年修行的蛇精白素素时的犹豫和踌躇,就会被理解成软弱跟没本事。
看过《白蛇传说》,我知道程小东要表的是这天下没有绝对坏人,即使是妖界的练家子们,也并非十恶不赦,他们只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罢了,挺励志的。
紧接着,白蛇(黄圣依饰)和青蛇(阿S)的出场就更加温馨了,两个身材性感的美女蛇,绝没有印象里千年老妖的歹毒,表情欢快地在大谈个人理想,看这段,甚至你都会妒忌那即将上场的许仙,此生若被这样灵秀、性感的美女蛇勾引一回――其实话更该这么说,此生若不被这样灵秀、性感的美女蛇勾引一回,才真是枉做了男人也。
电影出乎意料地将原来的世家子许仙改变身份,一出场这个许仙(林峰饰)就跟着一群弟兄们攀悬崖采草药,印象里,杭州附近应该没有这样一座又是悬崖又是深渊的所在吧。
许仙在攀山采药过程中被不谙世事的小青吓得屁滚尿流掉下深渊,险些送了小命,多亏好心的白娘子入水相救,电影在此处展现了它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从前这个故事里的风花雪月都被一扫而空,白娘子跳进水里解救旱鸭子许仙,居然情不自禁地亲吻起这个美男子,二人一吻定江山,并生生死死不再分开。
这一吻,正是创作者的会意与会神,《白蛇传说》出人意料地将白许二人的爱情从传统的郎才女貌、夫唱妇随变成了完全听从于更原始性冲动,我也看到有评论说这一次白娘子与许仙的姻缘是“裸婚时代”,其实何止婚姻是裸的,他们的一见钟情也是赤裸裸来去无挂碍的,就是:一个从来未试娘们儿的爷们儿遇到一个更是从来未试爷们儿的娘们儿,这种基于原始冲动的爱火花之所以可以最后沸腾燃烧得如水漫金山一样愤怒滔天,皆在于这是一对真正的爷们儿和娘们儿的爱冲动。
还有,本片中电脑特技之出色,会让你有另一份错觉,原来,2012的那场大洪水是白娘子发动的?
不幸的是,这部电影生在中国,官方不让,民间不许――其实白娘了与许仙本该有几场更为激情的激情戏,那看着才过瘾,不过,我看到人性上一张白纸一样未事渲染的白素素为了自己的爷们儿受困跟一肚子形而上理念和道德的法海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还真是有点儿热泪盈眶的冲动。
什么是爱呢?
爱,就是冲动!
苦大仇深的法海禅师和他的得意弟子能忍,都有一份解救众生出水火的大慈悲,但一开始,他们的大慈悲里却浸满了杀戮和执着,所谓佛妖不两立,多亏了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的出现,渐渐软化了这对法力无比又铁石心肠的师徒,不过电影却取一条殊为特出的方式,一面让白蛇与许仙的浪漫感化着观众,一边让能忍心大师挨了蝙蝠妖的怒噬,渐渐长出獠牙和双翅――这其实是对佛家太过执念的杀妖除魔事业无情的嘲弄,更是用深情的事实一点一点教育了薄情的法海。
文章饰演的能忍是他演出的电影角色里最为出彩的一个,之前无论是《走着瞧》里的马杰还是《海洋天堂》里的大福,他都是在演别人,这一回,我倒觉得这个能忍演的是他自己,如果你看过他当年演出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那个有情有义的卓越,也会大大认同。
这个曾经做梦都想当金山寺大住持,并偶尔做梦盼师父早点儿归天的能忍大师最后还是愉快地接受了命运给自己的新安排,也只因他心里也多了那个字:爱。
《白蛇传说》的另一处高明,在于结尾处的音乐与故事实现了巧妙的嫁接,那首叫《许诺》的主题曲在雷峰塔困住白娘子,而观众的情绪膨胀到无法渲泄之时精准地奏起,大有当年《满城尽带黄金甲》结尾《菊花台》的妙用,为你而活是我的许诺,失去你还怕失去什么……高潮一波接一波,就是余下那一小撮未被这个故事感动的观众到此也得彻底缴枪投降。
一部拍摄时无比上心的电影,观看时令人赏心悦目自是理所应当,作为极其标准的商业电影,《白蛇传说》用煽情的剧情、讨喜的对白、完整的表演以及高超的特技,为那些准备在它面前一直紧绷着就是不缴枪的观众预设了一波又一波感化的潮流,后浪推着前浪,一浪高过一浪,直到电影终场,沙滩上那些矫情的抵抗者们已经被大浪拍得片甲不留灰飞烟灭。
最后,却放出这哀怨恼人的《许诺》,给遍体鳞伤的你们再来一点儿小伤心,像给新割的伤口上洒点小盐粒,观众就是这么贱,越疼越爱你。
我们中国人看电影,最爱钻牛角尖地找点儿意义出来的,但这一个爷们一个娘们儿基于两情相悦的原始冲动却受到无由打扰而奋起还击的爱情故事,似乎根本就不让你找什么意义,而只让你体验到愉悦感和愤怒感那各自不同的感召力。
我倒觉得,看这部电影时,旁观者在某时某刻人人都变成了法海,所以,电影到最后,可能是我们跟着法海一起受到爱的感化罢。
现在,正是江南蟹肥之季,估计又有一在批上海人在贱贱地掀开一个又一个硬壳在找他们的法海,其实还用找吗,他们嘴上吃着法海,而人人心里都坐着法海,其实,每个男人都他妈想有这样的生活,心里有个法海撑着,身边有个美女蛇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