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让子弹飞姜文喜剧司马平邦娱乐 |
分类: 笑话:逗一下玩一下 |
三评《让子弹飞》:
又高又硬的中国式全能喜剧之王
司马平邦
导演姜文对《让子弹飞》打造之精心,成功处在于他没有让电影处在自娱自乐的“文艺”层面上,而是让它更托底,更落地,让这部132分钟的电影首先看起来――好玩,而且是好玩之极。
所以,乐过之后,当突然想给它的喜感、幽默和爆笑效果归纳一下“乐的原理”的时候,才会更觉得它真的“又高又硬”。
最主要的,《让子弹飞》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语言幽默作品,台词劲爆且节奏频密,这种频密在于人物台词大段大段的都是你来我往的对话,而不是大段的个人读白,一句接一句谁也不能把话掉地上,许多段落会让人想到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和叶京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说实话,这确是京派喜剧的典型而经典的特点。
比如“鸿门宴”一场,一套360度全轨道拍摄动作加上周润发(饰黄四郎)、葛优(饰老汤)和姜文(饰张牧之)连串爆笑的台词――请允许我不能透露太多,观众一边为他们对话的内容紧张,一边为他们对话中的喜剧效果发笑,搞得上气不接下气。
而三大主演,葛优、周润发和姜文亦被赋予了最合适的喜剧表演方式,这其实是编剧和导演的双重成功,因为葛优是最传统正宗的喜剧演员,他的戏就是先要逗人笑,但周润发和姜文不逗人笑久矣,不过,有《让子弹飞》编剧的精心创作,他们3人其实是被给予了不同的但却是一样合适的喜感台词。
葛优,还是葛氏的喜感,纯式京派的,他是全片喜感的正中心,只要镜头一对着葛优,电影的节奏都会一下子慢下来,完全为葛大爷的喜感营造或者让路,所以,哪怕是葛优只对着周韵(饰花姐)说的“AB型”3个字,大家都能听出里面的意思,都不忍俊不禁。
周润发,已经好久没看到他演出的喜剧了,青年之后的中年周润发,润了发了之后,大概是从1990年代开始吧,在如《纵横四海》和《赌神》里,他曾将喜剧表演自成风格,那风格的本质就是老顽童和不正经,这次在《让子弹飞》里,周润发在导演和剧情的调动下,似乎觉得只用身体语言还不足够,有限的眼睛、鼻子、眉毛和嘴巴的动作都奉献给无限的喜感事业中,这是极为典型的港式喜剧风格;加之,电影又为黄四郎“配备”了一个替身,李逵跟李鬼对打,更是增加了爆笑效果,比如周润发和替身的开篇对戏,还有周润发敲打着姚橹说“比喻!比喻!这是比喻!”,除他之外,谁还能把这样简单的字节搞得喜感十足呢?
再者,就是姜文,姜文的喜感――这是本片给我最大的惊喜。
因为姜文在这部剧中本来就不担负爆笑表演的任务,所以,表面上看,凡是姜文的戏,无论是画面还是语言,其节奏还一律是按着既有的快速进行,但往往他说出的那些话实际上又是非常搞笑的,比如真假张麻子之战,葛优乱吹口哨,传布“大哥死了”,姜文一边很认真很酷地射击着,一边让兄弟口哨回话说他还活着,而且一定要加一句“放你娘的屁”,语言的逗趣松弛与画面的紧绷火药味形成对比,其实观众也无暇笑出来,因为情节里的姜文很危险,这种喜感里你只能脸绷着,在心里痒着――我们说这就是最地道的黑色幽默,或者叫冷幽默。
其实,最有冷幽默特质的还是姜文按着刘嘉玲的乳房说的那段“只同床不入身”――典型的土匪流氓逻辑,为了效果,观众还是自己进电影院体会吧。
葛、周、姜3人的表演,无论是多么深刻,亦同时都有一个华丽的喜感表层,然后才是它们要表演的内容,这是《让子弹飞》能“飞”起来的主因。
除了葛、周、姜的个人表演丰富着喜感之外,电影还为诸多大段大段的“群戏”创造了强大的喜剧效果,所以,有人看过它会觉得它像《无耻混蛋》,也有人觉得它像《革命往事》,还有人觉得它像《两杆老烟枪》――反正,这都是洋范儿,是《让子弹飞》最为国际化和时尚化的一面,在这一面上,这部电影可谓独步武林,叹为观止。
张牧之的义子小六子(张默饰)与胡万(陈坤饰)“比恶”自己干掉了自己,张牧之等六兄弟墓前送别,就是这么一段本该凄凉悲惨的群戏也被这向个兄弟用黑色幽默演“抡”起来,一人一句,一句比一句劲爆,每一句都“身怀绝技”,有的还互为侧应,最后,当他们外表严肃地向六爷致哀时,观众都搞不清自己该哭还是该笑――这就是纷乱时世和自由人生,而这样的趣味又夫复何求。
还有一大段如此的洋范儿式幽默,就是“谁是强奸犯”,葛优以歇斯底里的喊叫淡出画面,接下来就兄弟几个人人以“大哥你是知道我的……”跟张牧之面前表忠心,这本是一段极没营养的对话,却被兄弟几个的几句台词“抡”出了多层意思,有人爱自摸,有人还是处男,有人玩断臂,电影既常的节奏在这里像拐进了一处小避风港,观众得到的体验是,笑,和把玩。
其实,一个土匪假冒县长上任,智斗当地恶霸,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喜感十足,姜文赢在没有将那种传统的英雄主义覆压在所有人身上,而只是自己(张牧文)一个人当英雄,他从始至终是个英雄,但其他的人却各有各的性格、情趣和志向,最典型的是那个只想当县长夫人而不管县长是谁的女人(刘嘉玲饰),还有那个被穷父母卖进妓院而后又向往上海或者浦东的花姐;甚至剧中所有的演员,都被剧情添染上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张牧之带着暴民革命成功,前清武举人武智深(姜武饰)带着群众冲击碉楼,而本来想狙击之的胡千(姚橹饰)马上掉转枪口跟着武智深去抓黄四郎,更没想他跑了几步就被武智深打晕在地,这样的大剧情和小剧情的起承转合里细节丛然,乐意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