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轶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

(2010-05-19 23:02:07)
标签:

我要拍电影

韩轶

司马平邦

文化

分类: 人话:关于某一个人的话

韩轶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

司马平邦

韩轶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
韩轶舌战李承鹏

昨天,在湖南计划生育委员会大院遇到几个熟人,谭飞、李承鹏、金依萌,李大眼很吃惊地问:左派也来这地方?

靠,来这地方还分左派右派!

只是参加湖南卫视的《我要拍电影》节目的录制而已,谭飞、李承鹏、金依萌都是来当金牌评委的。

录的是10进9的第一场,第一次知道在导演界还有这么一号人物,韩轶。

韩轶,女,1983年生,籍贯南京,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职业自由导演,她更高的一顶帽子是田壮壮的亲传研究生,哇噻,《猎场扎撒》之后田壮壮带博士后研究生我都没意见,《狼灾记》之后我看他老也该回回炉从小学学起了。

显然,韩轶是《猎场扎撒》之后那伙的。

昨天的比赛是由阿齐带领的A组与韩轶带领的B组,各拍一部短片,其实B组原是李春啸当组长,不知怎么就让韩轶组夺了权,所以,我相信当时不如直接架个摄像机把夺权的过程录下来,剪辑成电影,一定比什么都精彩――不过,在我看来韩轶夺权不在于她有多强势,而在于同组的以李春啸为首的几个大男人太弱势,这就让B组出来的作品《Happy Deathday》比A组作品《Happy Birthday》明显分裂,一个较高级的创意被完成得七零八落,而《Happy Birthday》讲的是一个想把自己做成生日礼物的中国小丑师在送货过程中巧遇韩国女孩,两个生日庆祝,一个高兴一个悲伤,躲雨间歇互相安慰,最后小丑师被再次送上邮车,但不幸的是装他的邮包又从车上滚落路边。

《Happy Deathday》讲的是一个酒后驾车的故事,一个胖子,可能是那种有点儿款的,酒后开车拉着家人,路上朦胧一睡,寓示着未来可能咣当一撞。

我个人觉得,《Happy Deathday》其实可以有两个修改方向,一个是把故事改成人鬼两分,酒后驾车肇事的胖子撞死后在阴间醒来,忽然看到自己是如何来到阴间的;另一个是,活着时有一个天天吵闹的老婆的胖子,夫妻不和,致酒驾撞车,死后,老公成了阴间的病人,老婆成了体贴的护士,两人感慨,只要有爱情,不在乎生与死。

当然,我的思维方式B组的几个男生当然不具备,具备了他们也不会被韩轶夺权,所以,被夺权因之聪明还不够。

或者,我觉得A、B两组的作品可以直接剪辑成一个,当那个小丑“居住”的邮包再次从邮车上滚落时(中国邮政有多落后和不负责呀),正好,一个酒驾的胖子开车辗过来,在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之后制造了一场血淋淋的车祸。

B组的作品缺少A组的完整性,况且惊悚片本身就不如喜剧片更讨好,但《Happy Birthday》里用的桥段实在算不上独创,奈何大众就是喜欢这样的不独创和没有个性,当然,还有一点,在中国人眼里,一个有那么点儿霸道的女人,更是不讨好的,所以,在观众发言阶段,一个黑黑大大的男的第一个跳出来言语痛扁韩轶,意为她的气势压制了其他人的发挥,而席间几位评委,除刘索拉之外,都对韩轶有微词,李承鹏干脆把微词换成宏词,连带韩轶的老师田壮壮一块损,使《我要拍电影》现场变成了对中国电影发泄的气场,韩轶哪能不吃亏的。

这时,我是看不下去,就发言说了下面的意思:

《Happy Deathday》,虽然作品不如A组的,但A组的并不比《Happy Deathday》强哪儿去,况且,作品失败了,但导演韩轶是成功的,如果韩轶有失误,也全是赛制的失误,赛制要求固定的5个人合作,必须在1天24小时之内搞定一切,这只是比赛,在现实中,导演可以行使权利依自己的意志换助理,韩轶就可以找到更配合的组合,时间也是弹性的,相信那时拍出的作品一定很好。

之外,我又讲了一段在《东风雨》研讨会上说过的话,当时用来支持柳云龙,现在用来支持韩轶――电影说到底是个性的艺术,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个性化的,如果不能保证导演在电影里表现个性,那么剧组的团结将是无意义,团结与个性之间一定要保持平衡,但这种平衡肯定要倾向于展现创作个性更多一些,韩轶所在的B组,5个人里,4个人没个性,当然最有个性的那个就突出出来,她最想表达,最想负责任,所以,要追究错误也在于没有个性和不负责任的其他4个。

但。

但,《我要拍电影》4位评委最后还是把韩轶和刘佳源送上了PK台,“香港金牌大导演”黄百鸣最后出场,吭哧瘪肚一番最后把刘佳源淘汰掉了。

韩轶险胜,让人想到去年快女的曾轶,她们两个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轶”字。

难道叫“轶”的女孩儿都合我的胃口?

《我要拍电影》的现场或者就是中国电影整个气场的浓缩――观众们容易被忽悠,导演的创作个性容易被埋没,评价体系里更容不得真正的个性创造力,所以,现在的中国电影,人人都有兴趣骂它,但人人都不会为它做出过太多建设性的贡献。

不过,我因此而更挺韩轶,一个女孩,一个被电影学院教化了那么多年的学生,还有这么锐气的创作欲望,还有如此担当的处世力量,这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

经昨天一场10进9之争,韩轶已经被《我要拍电影》打造成另一个极具争议的“电影版曾轶可”,话题价值也让湖南卫视不会轻易淘汰她。

现在惟一缺的就是韩轶需要在下一阶段参拿出一部好作品。

要争气。

选秀的魅力在于赌,我赌韩轶,就像本届世界杯,我还是赌德国,德国赔了巴拉克,让这场未开的赌局更有味道。

不,我赌韩轶赢,且,赌德国赢,赌个双赢。

老天保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