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地道的火锅店

标签:
祥域斋火锅司马平邦美食 |
分类: 京话:北京生活和北京评论 |
北京最地道的火锅店
司马平邦
祥域斋的牌子已经“怀旧”了
靠窗的位子,吃起来最有滋味,像回到老北京时代
在北京西城区旧鼓楼大街双寺胡同1号院,说是院,其实是临街,一间小店,叫祥域斋,有伊斯兰味道的火锅店――但说它是京味火锅更合适。
新年前后去了两次,特美而价廉。
中国的火锅,据说源于忽必烈行军时为了应付疾来疾去的战事,满载的牛羊肉只须切成片用水一煮,再和上小料就鲜美可口,不过现在流行全国的四川火锅早就把最早的火锅味道搅成了麻辣风格,麻辣不是不好,但全国麻辣,全年麻辣,再耐辣的人也架不住常吃上火,拉屎时都辣得屁股生疼,来北京3年,吃辣火锅多了,就想尝一尝那种地道清汤的京式味儿。
其实,京味火锅与东北人的火锅吃法差不多,只是小料要变成麻酱,着实让我受不了,这也证明北京人在吃的方面并不是太讲求,一碗麻酱就能对付一锅鲜羊肉实在可惜,好在现在如祥域斋这样的传统北京火锅店里你可以自己兑料,我的方法是酱油、醋、辣椒油、葱、蒜、香菜俱全。
重要的是,小料是复合的,而涮出来的肉是新鲜的原味的,这正是享受祥域斋的妙处。
祥域斋的羊肉很好,估计是有清真来源,选料讲究。
小店的老板是个50多岁的先生,老板带跑堂的,而且全家齐上阵,天天应付人满为患的场面,据说这门生意是传自他的祖父辈,店里还挂着许多由一位马姓老者写的书法条幅,署名八十叟,或者与上一代经营者有渊源罢。来这里吃火锅的大多是回头客,整日价把店堂挤得不堪,不过店主的热情能让第一次来的人宾至如归,两次三次之后更就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两个人,每次花百元以里吃个尽兴,这在北京,在二环以里算是个奇迹。
如果是个周末,登一天的野长城,累极了,来这里美美地吃上一顿,真是想起来都让流口水呀。
我最喜欢靠窗户的两张桌子,边吃边看着窗外的路面,老北京新北京的印迹都有,华灯初上之后,还会有路上挨冻的行人悄悄朝温暖明亮的店窗里望上几眼,让店里的吃客顿觉自己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