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再用那两只小王八侮辱季羡林了

(2009-07-21 08:41:34)
标签:

季羡林

葬礼

文化

分类: 京话:北京生活和北京评论

别再用那两只小王八侮辱季羡林了

司马平邦

别再用那两只小王八侮辱季羡林了

这个标有点儿损,好像把“小王八”和刚刚仙逝的季羡林老先生放在一起,听起来总是不好听,不过,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就在7月19日上午,季羡林先生的送葬仪式结束,只听一个女声尖叫道:“不能让他把东西带走,快追上他。”就见几个男女从东大厅门前的台阶上飞快跑来,挡在一个手捧一瓷盆的男子面前,伸手夺过瓷盆,嘴里还嚷着:“你们不能现在就抢财产啊,这是我们给季老拿来的。”那名男子也没怎么争辩,就把瓷盆交了出来,只是嘴里说着:“我不知道情况,我是季老的亲戚。”

季老的亲戚在抢季老的乌龟。

这时,现场众多记者和送别群众马上围拢过来,只见地上放着的一个墨绿色的精致瓷盆中,两只小乌龟正在紧张地上下爬动着。一位戴着眼镜、学生模样的姑娘指着瓷盆说:“这是季老养的两只小乌龟,跟季老感情很深,今天早上我们专门拿来给季老送行的,没想到追悼会刚结束他们就想偷走。”

这又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现代中国尊师重教万仪图啊。

相传孔子死前7天,子贡来看他,却不觉先生大限将至,故而没有赶上先生咽气时在身边,“十六年壬戌、四月己丑,孔子卒,年七十三,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心丧三年而去,惟子贡庐于冢上。”子贡因此成为世代学生的典范,我在一首诗里也写赞诵过孔子与子贡的这么一段,曰:

颜回子路死,夫子丧祝愁。

子贡守北泗,结庐六春秋。

吾闻此师道,犹有泪长流。

现在读到子贡为老师守陵的往事真的让人感动――不过,即在当日,在子贡第一天开始为老师结庐守孝的第一天、第一月、第一年或者第六个年头结束,是不是世人也如现在的人一样一提到子贡为孔子守墓这事儿大家就感动得不得了?

孔丘是什么时候成为孔圣人的?大概这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也和宋明理学将孔子之儒固化为天纲地常有关,反正,即在他真的蹬腿咽气的那一天,孔丘还远不是孔圣人,有子贡这样为老师守孝6年的不假,但这件事成为做学生的的典范,却绝不是当时的事,否则就有孔子的学生会为老师守孝一辈子以成清誉可以流传千古。

所以,其实,斯时孔子的死,在鲁国,在周朝,也不过是一个有学问的老师死了,他有不少学生,悲哀只是他的家人和学生的事,与旁人无干;在这一点上,孔夫子显然和季羡林先生没法相比,据说,7月19日参加季羡林先生葬礼的人巨多,而之前去北京大学设置的灵堂悼念季老的社会人士一样成千上万,如果按死后的葬礼规模比较孔丘和季羡林,孔子在2000多年后还是中华圣人,依此,则季老在两万年后也一样可以当更大不圣人。

能吗?

子贡以北泗6年结庐为老师守孝(注意:他并不是为什么国学大师守孝,因为斯时孔子还没有得到那么高的声誉),至少在孔子死后6年最先验证了孔子的学问和人格的伟大,而之后又是用了2000多年中国人才用对这位孔圣人的尊崇进一步证明了子贡对老师的怀念和崇拜名至实归。

但从7月11日以7月17日,短短6天时间,神州大地,冠盖京华的无数所谓当过季羡林学生的、见过季羡林的、和季羡林有这样那样沾边的以及那些读过季羡林书的,甚至是根本没读过书,或者可能只有在季羡林仙逝之日才知这个名字的他的“大师”身份的,无数人,用他们乌泱乌泱的纪念、怀念和想念似乎在证明,在季羡林老先生归天之日,他已经成为中人们心目中的一位圣人,一尊神。

于是,就发生了7月19日季老葬礼刚刚结束人们保护和偷窃季老生前养的两只小乌龟的事――有想像力的人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从高空中俯视之,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现代中国尊师重教万仪图啊,当险些被“偷走”的季老生前养的两只小乌龟终于被那些“忠于”季老的人保护下来时,几十人的脑袋围成了一个圈,圈里是一个瓷盆,瓷盆里是两中小王八紧张地爬行着,这可不是一般的小王八,而是国学大师生前养过的小王八,有可能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小王八,它们是王八中的文魁星下凡啊,现在季老不在了,这两只小王八也要被供起来。

我想,如果一只普通的王八是1元钱1斤,那么现在这两只小王八起码要1万元钱1斤。

季老一去,遗产之争浮出水面,许多是把老先生的这两只宠物也当成宝贝了,不知道这两只小王八――这两个小家伙知不知道它们因为被一位叫季羡林的老先生饲养而一时成为人间灵物,有人想像盗走慈禧太后的夜明珠一样盗走它们,也有人会挺身而出甘愿倾尽一腔热血去保卫它们。

两只小乌龟也算财产!?

它们被带到季老的葬礼上跟它们的主人做最后的诀别,它们绿豆一样的小眼睛是不是能看懂前来送葬的人们的大眼珠子里滚动的到底是什么内容?难道季羡林饲养的小乌龟因为被季老养了就一定要对季先生的死表示哀悼吗?难道那些趁着季老爷子死去出来做眼泪秀的人、大学和媒体一定要把狗屁不懂的两只小乌龟也逼得像他们一样泪肯婆娑才能体现季老生如泰山北斗高山仰止死若大厦将倾举世同悲的学术地位?

建议那些真正敬重季老师念季老的人,不如来点真的,学学子贡,到八宝山的旁边盖个草棚,不用守孝6年,守6个月就行了。

而那两只小王八,你们还是放了吧,那位姓季的老先生只是它们一时的饲养者,他死了,它们很自然该找到下一家最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而不是适合用它们来寄托哀思的去处,这两只小王八和季老其实根本就没关系,它们和季老的相处,不过是地球上一只叫人的生物和另两只叫乌龟的生物的偶然相遇罢了。

现代人矫情若此,我真怕那两只小王八会眯着两只小眼儿看你们的笑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