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马平邦
司马平邦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872
  • 关注人气:190,2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维基:给中国一个超过美国的机会

(2009-07-14 07:46:13)
标签:

维基

互动百科

互联网实验室

司马平邦

it

分类: 蓝话:理想一直为我所爱

维基:给中国一个超过美国的机会

司马平邦

中文互联网的博客江湖(Blog)从2002年博客中国网站诞生以来,只用了短短的7年时间就成为Web2.0时代“第一阶级”,适用于展现个人影响力的博客甚至成为Web2.0的另一个代名词――我不只是说它是中文互联网Web2.0时代的代名词,更是全球互联网Web2.0时代的代名词,中文博客的风生水起之最大意义不但是给了许多中国人以实现私媒体梦想的机会,它是伴着中文互联网用户成长为全球最大群体的过程同步,是推动中文互联网这一虚拟地域性概念成为全球最大的虚拟地域概念的动力,中文博客的成功在全球几乎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中文互联网用户的巨量性和较高文化程度在全球当然是不可复制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互联网的博客平台已经超过了美国。

然而,博客其实并不是Web2.0的全部。

这其实也是中文互联网Web2.0时代的一个发展瓶颈,即完全指望依凭巨大的中文博客用户和异常活跃的中文博客发布平台就能把中文互联网推动为全球最大的地域性虚拟王国,现在看来还为时且早,因为――维基。

据互联网实验室最新发布的《2009年中国维基发展报告》,维基社会(Wiki)打破了信息社会中的孤岛问题,正在以全球扩张的势头,迅猛的向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群渗透,其中,以Wikipedia(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维基网站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绩,不到9年,Wikipedia已经拥有了266个语言版本,超过1300万个词条(数据至2009年6月)。

继Wikipedia中文版2002年创建之后,一批中文维基网站也相应问世,如网络天书、维库、互动百科(http://www.hudong.com)等,这些网站都是以集中某类知识为主,其中又以互动百科和中文维基百科最为突出,在词条质量保证方面具有较为完善的编辑规则、版权声明等旨在形成高质量、中立性的词条知识体系。其中,互动百科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维基网站,由全球103万位网民共同编写而成,共计310万词条,33.2亿文字(数据至2009年5月)。

在Web2.0时代,以专业标准为维度建设的维基社会比以个性标准为维度建设的博客江湖有着更尖端的知识影响力。现在,以英文为主体的Wikipedia已经形成一种更强势的全球知识,支撑Wikipedia发展的是一种正在全球扩张的英文教导文明。最大的中文维基网站互动百科和最大的英文维基网站Wikipedia 31比130的词条总量之比(310万词条/1300万词条),足以看出目前在维基社会中,中文全球知识对英文全球知识仍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而这个比例也与中文互联网用户和中文博客用户的巨大量形成反差。斯时斯景,中文维基与英文维基目前词条总量的差距,也让人联想起10年前刚刚起步阶段时的中文互联网Web2.0的苍白与尴尬。而差距将造就潜力,维基或将造就中文Web2.0继博客大放异彩之后的又一处引爆点或增长点。

我想,所谓的互联网上中国超越美国,也应在此处。

世界上使用语言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人口超过13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8%多。显然,以中国为代表的本土知识完全具备成为一种强势本土知识的广泛基础。

万事俱备,就欠东风。

虽然目前全球有超过40款的维基开源软件,虽然大多数的维基软件支持多语言环境,但是由于软件开发目标并非旨于适用中文用户,因此能够支持中文版本的维基软件的中文功能也并不完善,所以,如HDWiki这样专为中文用户开发的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中文维基建站系统将成为或者悠关中文互联网Web2.0前途的重要软件,它是互动百科开发的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维基建站系统,完全依从于中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表达习惯,并曾被《站长》杂志评为2008年10大优秀建站系统之一。

《维基经济学》一书指出“只有善用大众协同合作的网站,才能存活”。维基社会建设与博客江湖建设看似走在两股道上,前者需要集体主义精神,后者需要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目前,有中文博客蓬勃发展的势头可以证明,在互联网上,中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蔚然成风,但31比130的令人尴尬的中英文维基社会影响力比例又在寓示着我们正面对什么样的困境,互动百科不远的将来能不能如当年的新浪博客一样在Web2.0时代一骑决尘突围而出,其所树立的启蒙社会协作意识、以信用体系强化的激励机制、多元化的商业探索、务求平衡当前参与者的价值观以及力促本土知识结构化等维基原则能不能成为未来维基社会强势中文知识的最终标准……这些都足够值得期待。

因为谁赢了维基,谁就赢了互联网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