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电视购物陷阱
(2009-02-15 09:57:08)
标签:
电视购物淘宝网司马平邦it |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
谨防电视购物陷阱
司马平邦
在去年的第14届上海电视节期间,上海电视节组委会与CSM媒介研究共同发布《中国电视购物发展报告2008-2009》,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电视购物产业规模已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相关电视购物节目年度播出量达到近10万小时。但报告的撰写者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静也同时在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当前电视购物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假货太多,据他讲,电视购物产品中假冒伪劣产品最多时达到了50%以上。曾静认为,行业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从业者无品牌意识,太注重当前利益。
而关于电视购物之所以在一半假货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大行其道,业内知情人说,虽然电视购物上当受骗后也有消费者积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但往往由于无法提供有效购物票据及经销商详细地址,给查处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目前国内电视购物频道中,国家只批准了10家,而实际上经营电视购物的频道多达140家。一些不良的电视购物经销商钻监管的空子,他们行踪无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换一个牌子,使不少消费者蒙受损失。
说白了一句话,在电视购物的现实环境下,想让占总量一半的假货完全消息,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所谓的消费者维权更是无从谈起。
我认为,假货太多以及打假不利正严重威胁着整个电视购物行业的生与死。
而2009年新年刚过,在山东等地由淘宝网提倡的“7天无理由退换货”等消费者维权规范已被相关立法所采纳,堂而皇之地成为法定的网络购物保护措施。而与此同时,在传统状态的消费环境中“7天无理由退换货”却只能作为个别商业企业用于促销的一种有限手段使用。
互联网上所实现的网络购物――买方和卖方及价格全方位透明的呈现方式,是在充分的“信誉”体验下进行购物,用户选择才可能也更多,“一日阅尽扬州花”的理想在网上实现了,但我也担心这种方式反过来可能更挤兑现在的线下交易越来越成为假货和山寨货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