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陀山的悲悯如何留下

(2008-10-21 06:00:23)
标签:

任铁生

海陀山

司马平邦

休闲

分类: 京话:北京生活和北京评论

铁陀山的悲悯如何留下

司马平邦

北京五中退体教师任铁生铁陀山失踪后牵动北京驴友的大搜救已经进入第三个10天,一件参与搜救的驴友不幸掉崖受伤事件又添悲壮色彩,我也是个经常参与户外活动的驴友,虽然没有参与此次搜救,但对自愿投身其中的朋友,以及为此而受伤的朋友无怨无悔的心情颇为了解。

对于那些旁观者,他们当然可以冷眼相看,其实,在任铁生失踪10天左右,如果他还身在山中,谁都生还希望早已渺茫。

任铁生曾在迷途中为搜救者留下蛛丝马迹,这亦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的最大动力。在所有参与的山友看来,其实,搜救任铁生的行动除了之于他人有益,也是大家在自发维持一种驴友间的道德――此时他人被救,彼时就可能是自己被救,如人人都能体会孤零零被扔在野山上的恐惧与无助,对身在安全的人来说这最能激发普遍的同情心和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

这不是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稀缺的吗?

搜救早晚是要落下帷幕的,但我们将如何留下这一段满含真情和力量患难相助休戚与共的悲悯呢?

我觉得至少通过这一次大规模的自发救援(虽然以几家户外网站牵头,但组织形式还处在自发阶段),政府的公共安全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广大驴友们自己应力促完全民间的专业户外救援NGO组织产生(官方救援在此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因救援活动的太大特殊性而显得力量有限),其实,这次大规模的救援当是汶川大地震志愿精神的再延续,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给它找一个更合适的容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