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君入川:难吾难以及人之难

(2008-05-27 10:44:49)
标签:

地震

志愿者

司马平邦

杂谈

分类: 人话:关于某一个人的话

陈君入川:难吾难以及人之难

司马平邦

-5月24日-

前同事陈君先生和其它12个朋友,共3男10女,坐两辆面包车,正行驶在四川广元到德阳的路上。

昨天上午6点多,他们从北京出发,经西安过秦岭,14小时到达四川,很快,但他们的目的地是灾情严重的德阳。

他们中间有两个心理医生,还有两位护士,这可能是灾区最最需要的人吧。

两辆车带了几万元的物资,妇女儿童用品一应俱全,到德阳之后的每一件事肯定是要把所带物资分发出去。

当初陈君决定结伴去四川,我问过他原因,他终于告诉我,自己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那年他才5岁,家里亦有亲人埋没在那场浩劫里。

昨天从网上看到一个消息,一个大企业家,在一个公共捐款现场他先是为四川汶川地震灾民捐了3000万,后来,又加捐了7000万,主持人问他为什么一下子加了这么多,他说自己也是一个唐山大地震的幸运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难吾难以及人之难。

地球上所发生的各种天灾,据科学家讲要在45亿年之后才能停止,不知那时还有没有人类了。不过人类但存一天,就逃不了天灾的侵害。

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救助汶川大地震的苦难者。

我相信未来,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也会救助其它的天灾受难者。

这样的天灾断不了,这样的救助也断不了,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是为人。

-5月25日-

陈君先生和他的12个朋友,入川之前经过缅县。

中国移动公司在入川的许多重要关口设立了服务站点。

途中会在许多关口看到向灾区人民、救援军队以及医务人员致敬的条幅,语言感人,但遗憾的是很少看到向那些自发奔向灾区的志愿者致敬的口号,而一路之上自发赶往灾区的志愿者又是如此之多。

不过沿途的加油站对救车队大加关照,既使油料再怎样紧张,听说你是前去四川救灾的,一定优先加油。

-5月27日-

上午,陈君又电话我。

四川几个主要受灾城市的捐助物资已经接近饱和,建议捐助者不要再向成都、绵阳这样的大城市发送物资,尤其是水、食品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倒是如妇女卫生用品等仍然缺物。

而向如什邡市这样的中等以下市镇发送的救灾物资倒是最能发挥效用,建议志愿者和捐赠者把目标锁定这类地方。

陈君他们现在每天要花两个多小时,徒步向什邡市周边的山村里背送救灾物资,在山里乡村,仍然是救灾神经的末梢所有,有的地方仍然需要大量的援助,那里什么都缺,缺少志愿者的服务。

灾区现在说法奇多,有关于堰塞湖的,有关于余震的,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还算安定,只是灾区的天气预报最近格外出格,预报有雨一定是晴好天气,预报晴天,很可能就有雨,不知是不是受到地震的影响,还是当地预报天气能力大打折扣。

陈君还说,如果有入川愿望的志愿者,最好具足以下条件:

一,要自备帐篷,灾区帐篷奇缺,来的人如果没有帐篷,很可能不能帮忙还会添乱。这里的天气对帐篷要求不高,但必须有。

二,最好结伴入川者能自驾车,自己有车,为灾区服务很方便,有效率。

三,胃病患者最好慎入川,因为当前的饮食问题也是志愿者遇到的大问题,陈君他们来川几日,一直吃冷食,再来救灾的人最好自带炊具。

因为地震,山村的居民生活受到了严重破坏,许多人家没有炊具,后去的人连找一又筷子都成了难题,所以有条件的话,可以向灾区捐送锅碗瓢盆,以解当下之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