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右》的选择国人永远都要面对

(2008-04-08 07:35:42)
标签:

左右

王小帅

司马平邦

杂谈

分类: 白话:全是大实话

《左右》的选择国人永远都要面对

司马平邦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otj693vm-1206929157.jpg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7dxcaq97-1206929157.jpg

上图为电影中的患难母女,下图为现实中的患难母子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09wx5uxp-1206929157.jpg

我们中国电影里的故事,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它在外国人和外国评委们眼里,或者会成为一种代表一个13亿民族的某些共同的情感、道德或者现实的指向,一种个体的选择会被陡然放大成颇具现实意义的巨大集体的选择,一旦这种说法成立时,这个电影的成功就会很吓人。

当然,中国人自己对电影的感觉也差不多,比如《色,戒》和《苹果》,它们的故事,如果被当成个体指向,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两部电影玩到最后,都被人们放大到民族象征和群体选择的层次,最后就都被“禁”掉了,搞得人哭笑不得。

但你有办法让观众每一次理解任何一部中国电影的时候都要强制自己地说:“这只是一个故事,不代表任何”吗?

很难。

《左右》的故事来源,在330日的一篇新闻里被曝光:

2002年,已有两个儿子的成都女人闫英与丈夫秦德强离婚;2003年,闫英的大儿子秦新发被确诊为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这是一种与白血病同样严重的血液病。闫英听说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救儿子,她毅然作出决定:和已经离异的前夫再生一个孩子,用脐带血救儿子。闫英找到了前夫秦德强,在她的再三乞求下,秦德强答应再和前妻生一个孩子。20069月,闫英在成都市妇产科医院剖腹产下一男婴,小家川诞生后,四川脐血干细胞库全力加班配型,但奇迹没有出现———家川和大哥秦新发只有1个位点相合,不能进行脐血移植手术,秦新发最后还是离开人世。

这个或者这类故事,其实早在多年前就被拍成流行电视剧,而且也颇引起一些轰动,但直到《左右》出世,它才真正被放大。

你看,这就是电影的力量。

或者,你得承认,王小帅的这个片名想得很好,阿木的一篇博客里这样评论道:

《伟大母爱向左,自私人性向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dadc701008int.html

但在我看来,一件造人救人的普通人事被推衍到“左右”的高度,或多或少都要沾点哲学意味的解释,才说得过去:

首先,在行为层次上,“左”代表现在,“右”代表过去。

电影中刘威葳因女儿患特殊的血液病,不得不面对过去和现在的两任丈夫需要做出一个选择,或者坚守一个做妻子的本分(现在),放弃女儿,或者出离婚姻的羁绊,与前夫再度造人(过去),最事她选择了过去,是这种宿命让她不得不回到过去。

在道德层次上,“左”代表冲破,“左”代表保守。

刘威葳在电影中最后不得不选择与前夫张嘉译上床,这或者只理解为一次生理性的造人过程,但不管怎样,她都要面对道德上的最大压力,往“左”一点就是打破压力,往“右”一点就是循守底线,当然,现在中国社会的“异化”发展让这样的底线变得似乎很模糊了,这也是我对《左右》能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担心――但无论如何,对片中的刘威葳来说,她冲破婚姻道德底线是经历过一番痛苦挣扎的,而且最终也获得了来自现夫、前夫以及另一个女人(余男)的支持,这样的支持无疑也具有中国社会的普通意义。

再次,在哲学层次上,“左”代表生存,“左”代表伦理。

这或是《左右》的故事能打动柏林电影电影节(获得最佳编剧银熊奖)的主要原因,当片中的刘威葳知道女儿需要自己为她再造一个同胞弟妹的时候,她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存”而放弃了“道德”,而通篇电影也是她说服其它剧中人和所有观众放弃传统的伦理,共同支持另一个生命到来的过程,电影的官方海报上,大红锦被之下的半裸女主角,双手仍然紧紧拉严被子,我对王小帅导演一定要把那床锦被面选择成大红色颇为赞成,这样一种有强烈冲击的色彩,强化了棉被之下主人公在生存和伦理之间游移的痛苦与无奈。

或者,这红色里也带有一点点他们敢于打破伦理的愉悦。

但,我亦怀疑,现在的中国现实社会里,这样的禁忌实在已经被打破过无数回(艳照横飞、滥交流行、同性恋也不算丑闻了),这只电影里红锦被面还会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刺激效果了。

出离艺术和理念之后,这将成为对电影票房的最大考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