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柏林电影节前瞻:东方过年,西方血战

(2008-01-16 14:24:32)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柏林电影节

左右

文雀

血色将至

司马平邦

娱乐

分类: 蓝话:理想一直为我所爱

柏林电影节前瞻并祝福王小帅和刘威葳吧

司马平邦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y2f21wp1-1200464707.jpg

刘威葳在《左右》里饰演母亲,她的演技将成为这部片子的关键看点之一

http://vip.bokee.com/authorEdit/userimg/smpb/gpms6aly-1200464707.jpg

成泰燊在《左右》中以普通中年男人现身

200827日,华人世界的新春佳节。

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十,又有一批中国电影人拖家带口去亚欧大陆的那一半参加电影节了。

有王小帅和他的《左右》剧组。

有杜琪峰和他的《文雀》剧组。

如果,参加这次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只有上面两部中国电影,那我一定会选《左右》胜出――杜琪峰电影拍得不是不好,但他的电影太过城市化和技术化的痕迹,历来非欧洲电影节的稀罕和钟爱,《文雀》2005年夏天老杜就已拍了一半,时断时续地拍,故事的联结忽紧忽密,虽然相当有风骨,但我很怀疑欧洲评委和观众们有多在乎“杜琪峰”这三个字的威慑,而且,如果把老杜的电影和历来在柏林电影节胜出的电影放在一起,它们简直就不是一类东西,惟一相同的就是他们都印在胶片上。

现在我倒有点为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惋惜,如果能忍上半年,他粗犷夸张的电影语言似乎更适合北欧人的审美口味,比如1988年张艺谋的处女电影《红高梁》曾捧得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

因为,似乎柏林电影节从来就是狂放与惋约的较量。

现在公布的参加金熊奖最佳影片单元角逐的,最狂放的当数美国电影《血色将至》,主演是《纽约黑帮》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一部一看名字就让人神往的电影,但欧洲似乎对好莱坞式的史诗化主题(这回是以一个石油大亨的生活隐喻中东政治)并不太感冒,尤其是那些有过度怀抱嫌疑的片子。倒是德国电影《心火》的视角可能会引起好感,它讲述了一个德国女兵在非洲小国厄立特里亚内战中的经历,这让人想起2006年的金熊奖电影奥地利的《格巴维察》。

不过,年近八旬的山田洋次不服老式的加入搅局似乎又给了本次电影节一个最大的变数。76岁高龄的山田洋次曾凭借《城市英雄》(1989)、《黄昏清兵卫》(2003)、《隐剑鬼爪》(2005)三度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他让人想起多次参赛却终于在2006年捧到奥斯卡奖的马丁·西科塞斯,山田的电影仍然固执地印刻着日本传统文化的惋约背景,这样的电影,对于任何能够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看完场的观众来说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但与更有朝气的新锐电影如王小帅的《左右》和更年轻的面孔刘威葳相比,60岁的吉永小百合作为第一主角显然给这部电影增加了不少观众众接受障碍。

更何况日本电影如今在国际影坛已不能和中国电影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我想,如果给那些著名的国际电影节都安上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明,威尼斯可以用“美”,戛纳可以用“笑”,但到柏林就需要用一个“真”字,尤其是近年的柏林电影节在欧洲电影不断试图抗衡好莱坞标准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金熊奖电影铺平了“真”的主题:2003年的最佳影片《尘世之间》描写了两个阿富汗难民背井离乡逃往英国寻求新的人生的艰难路程,反映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心理带来的灾难;2006年的波斯尼亚导演亚斯米拉·茲巴尼克长片处女作《格巴维察》讲述了在巴干尔战争中,一对母女在骚乱中惨遭强奸后的悲苦命运;而2005年的最佳影片南非的《卡雅利沙的卡门》为了追求真实的电影风格,对话通篇使用当地班图语。

从“真”的角度上品味,在2008年参加竞赛单元的17部候选片中,当首推波兰电影《卡廷惨案》,它以二战期间苏联军队为了甩掉2万名波兰战俘的大包袱分期分批在卡廷森林枪杀其中1万名的骇人事件为原型,这样的现实题材,理所当然地会为电影赢得支持。

而我个人,更看好王小帅的《左右》:一方面可能来自对《十七岁的单车》的情结,另一方面--

《左右》里写的事,看似事件微小得不能再微小,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妻,分手后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必须面对重做夫妻再造一个孩子的尴尬境况――事件虽小,一来因为它来自四川的真实事件,二来因为它带着现行中国婚育伦理价值体系上的深层矛盾(这种价值观上的深层矛盾早已不孤立于中国,亦随中国的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的强势输出而影响着世界),在“真”的层面上《左右》一样有理由有所作为。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刚刚被那个北京女主播引用的来自一位法国政要的话:“中国在不能输出价值观之前还不能成为有影响的大国。”《左右》,在银幕色情泛滥伦理背驰的时候恰恰要“输出”的正是中国最市井阶层最真实的价值观。

况且,欧洲电影节向来乐于倾斜小成本和小题材,和女性主义电影。

《心火》讲述了一个德国女兵在非洲小国厄立特里亚内战中的经历;《朱莉娅》,英国著名女演员蒂尔达·斯温顿在片中扮演一名被勒索的女人;《简女士》,一听名字就一定知道它的第一主角是个女人;《母亲》讲述日美战争背景下,母亲一个人保护着孩子,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坚强地活了下来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夜花园》,一个小女孩在8岁时被诱拐离家,9年之后只能在街头上混生活,但她需要被人爱;《左右》,刘威葳饰演的离异女人为了孩子需要重新面对与前夫造人的尴尬和困惑――这是再清楚不过的指向,2008年的柏林电影节将再一次给全世界的女人提前过三八节,上至60岁的吉永小百合,下到8岁的《夜花园》小主角,从白皮肤到黄皮肤,数位女主角的表演,一定会成为中国农历大年初一到初十期间柏林电影院里最热的话题。

而且,不论是哪部电影胜出都是女人们的胜利。

我现,这些电影中的女性悲剧之所以更容易牵动最近中国人的心思,或多或少来自胡紫薇、姜岩和跟教授发生冲突的政法大学女学生魏欢欢的不同却又相同的现实困境,电影中那些女人的命运一定会对中国观众的现实有某种“勾起”(何东老师的发明)。

当然,电影还是电影。

刘威葳身上的确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沉静美,这种东方女性的美不靠暴露的性感和夸张的表现一样可以慑人,让人难忘的是她的《征服》,她的压抑沉静与孙红雷的乖张霸道相映成趣,但凡在欧洲电影节上能得到好结果的中国女演员,从巩俐到章子怡再到张静初和余男,身上都有超乎她形象之上的独特气质征服力,而中国美女们的东方美在柏林的幸运已经不是一届两届的事了,哈哈,这回该轮到刘威葳了。

王小帅说刘威葳能够出演《左右》在于她可以填补3040岁中国演技派女演员的空白。我想,这应是刘威葳出演了大量的电视剧,演技有过太多历练的结果,这亦是我看好刘威葳的另一个方面。

如果一定要让我为这届金熊奖赌上一回,一定会押在刘威葳和《左右》上的。

217日,中国电影能否再次捧回一只金熊,拭目以待吧。

在新春来临之际,写下这些文字祝所有的中国电影Good Luc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