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春雷珠峰作秀流行音乐司马平邦 |
分类: 人话:关于某一个人的话 |
阿弥陀佛,乞求春雷珠峰唱响
司马平邦
如果不算上梁羽生小说里那次珠峰之巅的决杀,人类征服这座世界最高峰的历史也有百年的历史了吧(鸿水的博客中提到是1921年开始,我记忆里好像更早,有更早的登山家上了峰顶却死在回来的路上),但在珠穆玛峰上高歌一曲却绝不仅有,不用说人唱歌,就是一般的摄录器材,到得珠峰之上可能也得歇菜。
物质,而不只是人,在如此高寒乏氧的条件上,鲜有保持着原来的存在状态的,因为珠峰之路,表面上是探险之路,其实质是人类拓展生存体验的最极端目的地,是内心的召唤。
每年都有许多的人带着许多的目的攀登这世界最高峰,明年4月,春雷将带着他的音乐梦想触及珠峰的冰雪和圣洁,他只是那许多人里的一个。
不要因为他是一个歌手,就把一个歌手登珠峰行为看成做秀或炒作。
春雷说过一段让我深有感触的话(凭记忆):“我登雪山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服,不是为了表现我自己,我是带着崇拜的心去朝圣,那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属于雪山的。”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衣食无忧,为懒惰生活和逃避艰难提供了无数的可能,于是价值的天平也过多向此倾斜,似乎奋斗因为好战,探险因为做秀,就是春雷登珠峰这件事,也有人持有音乐才华何必要雪山求证的疑问,其实,生活和沉浸在安逸的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如果不走出去,是无法体验春雷说的“我觉得自己是属于雪山的”的愉快和归属感的。
阿弥陀佛,为这个梦想与珠峰拥抱的歌手预先双掌合什吧!
第一,祝福他登顶成功。
去过珠峰的人回来说,登顶之路上常见僵尸,但其实许多死者是一些极端体验者,如多年前哈尔滨大学教师闫庚华,他死在登顶成功返回的路上,他是惟一一个独自登峰的人,但这个荣誉也取了他的命。我相信一个爱惜自己音乐才华的歌手不会如此极端从事的,而且,我也知道,春雷有雄厚的后援保障。
第二,人类在珠峰做过无数次科学实验,但还没有人在珠峰之巅做发音的实验,而且,在相当缺氧的状态下,高声讲话是危险的,但对一个肺量充足的男高音来说,只要条件允许,或许可以展现一下高空创造音乐犹存在可能,就像百米纪录一次次被打破而不会穷尽一样。
第三,在今年10月,春雷已经成功登峰了一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喜孜峰,可喜的是他又成功于此处高声歌唱,这已让他成为可以在6000多米唱歌的歌手,说不定,这已经是个创纪录的行为了。建议春雷于珠峰6000米以上,在设定的几个海拔高度上,亦在不妨碍生存和攀登的条件下,尽力歌唱,录音,然后放在专辑里,我们不是要听真正的天籁吗?春雷给你带来了,可以想见,每上升一段,歌唱的难度会加大,甚至到不能歌唱而只能哼唱的程度,也可以想见那歌声可能会变到难听或难以接受,但我相信理解这种歌唱的听众,一定会在那呕哑的音色时听到真诚,听到勇气,听至落泪的,是一个人在用生命实现着音乐。
那时已无关物理的声音,而有关神秘的天谕。
第四,以下的情景是意料中的,我相信,登得珠峰,定会有更多的奇遇妙合,不去的人永远不知道的。
最后,实在走不动了,登不上去了,还有三十六计走为上,所谓英雄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谓歌坛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会有时。
人在珠峰,天高氧稀;
勇气可嘉,安全第一。
http://ad.zanox.com/ppv/?6740894C206655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