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楷临习之读书笔记暨心得体会

(2013-12-29 12:58:42)
标签:

休闲

分类: 国画

小楷临习之读书笔记暨心得体会

 

按:前些日子,很喜欢钟繇的小楷《荐季直表》,于是就临了几天,现结合 2013927日《今晚经济周报》一篇文章、对照前段时间临的《曹全碑》,将心得体会整理为文,以备后用。

宋体三号和下划线的字为该周报上的文章仿宋三号绿色字体为齐樗的体会;字的截图来自网络和书法字典网站。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以钟繇《荐季直表》为例,下同。该表的横画侧入、中端提笔而行、顿收且提,因中端提笔而行导致横画中端细、两头稍粗,其横画长而细是其一大特色,如季直表的“言”字http://s15/small/001wNQAzty6FmXJrGLcae&690的两点,明显的有牵丝。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苏东坡论书又有“大字难于紧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钟繇《季直表》的横画多是尖峰、侧锋,如“徒”字http://s8/small/001wNQAzty6FmXVKFXVe7&690

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此处也是小楷的讲笔法)

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钟太傅真是高手,笔笔不同也导致了整篇中字字不同,例如好几个“侯”字都有差别,不再赘列),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穿,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这也许就是沃兴华老师说的那样:碑、帖两家在整篇章法上有很大区别。帖学让整篇中的每个字都歪歪扭扭、失去重心,这歪歪扭扭失去重心的单个字,必须让整篇的行气贯通之,必须让歪歪扭扭纳入整体的章法中,才使整篇浑然一体;而碑学则不是这样子。——见沃兴华在超星上的书法讲座)。

 

另,钟繇《荐季直表》几个字词的解释,整理如下:

1.忝,tiǎn,常见字义为“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例:忝列门墙、忝在知交。季直表中为“忝列腹心”,如图http://s6/mw690/001wNQAzty6FmXXz325c5&690

2. 爰,yuán,个人感觉应训为“曰,为(wéi)”,如《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稼穑”;此“曰”感觉又可为语气助词、无义,例《诗经》“曰归曰归”、“昊天曰明”等句。若释为“于是”也讲得通。季直表中为“爰自建安之初”。

3.得人,用人得当。季直表中为“先帝神略奇计,委任得人”。

4.克期,能够如期。克,能够,例如《易经》“子克家”之句。季直表中为“克期成事”,如图http://s13/mw690/001wNQAzty6FmY0VKAk3c&690。 

5. ,即剧郡(政务繁剧之郡)。剧,巨,大,如《荀子·十二子》“材剧志大,闻见杂博”,又如:剧贼(大盗;强贼);剧寇(剧贼);剧恶(大恶);剧虏(势力强大的敌寇)。季直表中为“授以剧郡”。

6.黄初,曹丕称帝后,改元黄初。

 

三个疑问:

1.钟繇《季直表》有可能借鉴了《曹全碑》的写法、特别是横、竖画、长撇、长捺的写法?《曹全碑》比《季直表》早35年。前者是东汉中平二年,即185年。中平元年即184年,张角起义,此事《曹全碑》上有记载;后者写于曹丕黄初二年,即220年。

钟繇生于151年、卒于230年,也就是《曹全碑》刻碑的当年,他正34岁、年轻力壮、博闻广记,且他为曹操朝中重臣,当时他很可能与写《曹全碑》的那位大书法家是同事。

2.钟繇《季直表》中为什么那么多减省字,是避讳吗?如果是避讳的话,避讳谁?例:忝、饷、民、胆。

3.忘记第三个疑问了,待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3年12月26日
后一篇:BOOKLIS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