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绢,也称手帕,曾经风靡一时。家家必备!
手绢很小,四四方方,边角碎料,或别在孩子衣服上,或叠起来放入衣兜,清洗方便,同时它又价格低廉,用途广泛,无论贫富,家家都有,数量也不会少。
手绢小孩用,哪时节,家家户户很少用手纸,手绢是孩子随身的不二之选,擦哈喇子、涕,收拾饭后脸上残渣,手绢大有用武之地。
手绢还是孩童们游戏之物,小小手绢四四方方,在幼儿园孩子们人手多块,我小时候,老师刘教我们叠手绢,一会的功夫,手绢变成孩子们手中一只只的小老鼠。
孩子们的劳动观念大都从洗手绢开始养成,手绢是最好劳动对象,水龙头下,一块手绢是孩子们最能接受的劳动课教育。
《丢手绢》是一首著名儿童歌曲,那个年代的孩子,有谁没玩过丢手绢的游戏,孩子们围在一圈,一条手绢带来无限欢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女儿出生,那时已有白毛巾手绢,女儿有一个特点,每天晚上入睡前,只要把毛巾手绢放在她的手上,她就会放脸上,或者到嘴中叼着,很快入睡,成了我家催眠神器。
早些年坐火车,长途硬座旅行,不像现在有眼罩,一块手绢罩在姑娘脸上,营造一个私密空间,省去许多麻烦
手绢材质多样,用途广泛,十分适合姑娘们的二次加工,礼轻情意重,贫穷年代,我家一位长辈的定情之物甚至就是一块绣花手绢。
上周参观中国民航博物馆时,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航赠送旅客的“登机纪念品”就有不少带包装的真丝手绢,联想老爸那是出差,带回家并保存的正是这一方方的念想,久久也舍不得用。
如今,生活改善,手绢使用场所越来越少,也逐渐被小小方形毛巾及一次性卫生用品取代,手绢差不多也沦落成回忆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