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在北京北郊的一所中学学习。学校离家大约3里路,15分钟的路程。
大约是在高中阶段,那时学校已是全日制教学,上午四节课,下午2节课,大约3点左右可以放学回家。
这天下午放学后,在学校由于等外班晚下课的同学,我破例在学校停留一会儿,大约在下午4点左右回到家。
放下书包,只用15分钟完成作业,推开家门,准备出门找同学玩……。
就在这个时候,楼下有人喊我,恰与我走个碰头,这也是一位高年级的同学,我们平时并不来往,最多算是认识。
他说:“你是某某吧?”
我点头:“有什么事吗?”
他说:“快回学校,有事,XX老师找你?”
XX老师是高年级的物理老师,并不教我,应该也不认识我,他找我什么事?
见我疑惑,这位同学也只是解释到:“你去学校就明白了!”
得,我还得重回学校。
当年,我所在这所郊区中学,整个校区被划分成教学区和教工区两部分。
教学区自然是以教室为主,三排平房紧密相邻。
教工区紧邻教学区,最早是炮兵部队用于接待家属的招待所,七十年代初期,有不少部队子女在这所学校学习,出于支教的目的,无偿划给这所农村中学,也因此拥有一个独立的院落。
教工区有当年招待所接收下来的教研备课办公室和其他办公机构,此外还有教工宿舍、图书室、校办工厂,甚至还有一个很大的职工食堂。宽大的食堂中间放有一座乒乓球台,周围有一些餐椅。
走进校门,校门口有人把我直接领进这间食堂。
一进门,便看到房间巨大乒乓球台坐着两位老师,周围还有不少各年级的学生,在场同学大约有30位左右,气氛很怪,十分安静。
我被直接引到乒乓球台前的两位老师旁边,其中就有那位XX老师,见我进来,他皱了一下眉,开门见山,直接问到:“下午放学时,你来过这里吗?”
我想起来,可不是嘛,放学时,我在等同学时,无聊时进来过一次,当时看见打乒乓球的正是这位老师,当时人很多,我几乎没有停留,第一时间便出去了。
我点头:“来过。”
XX老师又问:“你当时都呆在那里了?尽可能说一下经过。”
事后我才知道,下午放学时,这位老师和同学打球时,一时打得兴起,摘下手表,放在乒乓球台的一个位置(?)上,全力以赴,专心打球。
谁知,就这会功夫,一盘球下来,老师发现,自己手表不见了?
那个年代,丢失手表可是天大的事!半年工资也未必买回这块手表!
所以,不知是谁决定,彻查此事。
时间停滞。
方法很简单:复盘!
所有下午去过现场的同学、老师都要回到现场,复位。
得,这不,有人记起我去过,于是就有了开始的经过,把我也叫回学校。
轮到我了,我一时呆住了,满屋老师同学都看着我,我头脑一片空白,众目睽睽之下,我一时也乱了分寸。
放学时,我是进过这里,可我只是消磨时间,只是好奇,别说手表的影子,就是打球的同学,我也没有注意。
可我一时竟无话可说,呆若木鸡!
此时,幸好一位邻居、也是一位高年级L姓同学为我解脱:我一直在场,不可能是他,他根本没接近乒乓球台。
现场一片寂静,无人有异议。
XX老师看了我,摇摇手,你可以走了!
我痒痒出门,似乎当场啥也没说,就这样解脱了?!
做贼心虚,未必!
【番外】
【之一】
第二天,我进一步了解到,除了XX老师,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嫌疑,我之所以离开,正是因为XX老师也认定,我不可能接触到手表。
当天的彻查无解,这块丢失的手表成为疑案。
【之二】大约半年后,此案告破,还真是当时在场的一位同学所为,事后隐藏在暗处。经过数月,他认为事情早已平息,遂将手表戴在手上,被人发现。
至于这人是谁,方校并未通报,不了了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