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市有个“杜工部巷”

(2009-05-06 14:25:42)
标签:

李行德

湖北荆州

街头摄影

杜工部巷

诗圣杜甫

文化

分类: 人在旅途

    早就知道沙市有个杜工部巷,但不知道这个长不到200米、宽约2米的不起眼的小巷子,居然与诗圣杜甫有关。1994年荆州、沙市刚合并那会,报社在沙市园林路33号,每次到位于中山路的章华宾馆开会,我们都是从便河上胜利街,从杜工部巷穿过去。

    前天在网友博客上看到,位于中山路与胜利街之间的这条小巷子,还真是杜甫在沙市住过的地方,子美曾任工部待郎,所以这个巷子就叫杜工部巷。今天上午,老李乘车到江汉南路,自中山路步行街东口进入,折入胜利街,由东往西寻访,终于找到这条小巷子。

沙市有个“杜工部巷”

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小巷子,连接胜利街和中山路。

小巷两旁都是些古老而陈旧的房子,据说有的已有百年历史。

往事越千年,不知道当年杜甫老先生究竟住在哪里?

沙市有个“杜工部巷”

巷子里的最南边因兴建中山路步行街拆除不少老房,

巷子已经变得很短,仅有100米左右。

斑驳的石灰墙、凸凹不平的石板路、古老的木板房,

让人仿佛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沙市有个“杜工部巷”

巷子中段有《歇气口》与《回首望》人造小景,

让匆匆的过客忍不住要驻足一下,

回头再望望这简陋的小巷。  

沙市有个“杜工部巷”

巷子北边巷铭牌上写着“杜工部巷”。

据说旧时当地居民称这里叫豆腐巷,估计是杜甫巷之讹。

沙市有个“杜工部巷”

而在南边中山路出口处这有标志叫“杜工巷”。 

沙市有个“杜工部巷”

巷中一院门口,还留有“东方红公社杜工巷居委会三号院管理委员会”

的牌子,显然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留下的遗迹。

    《沙市志略》“杜工部巷在三府街。旧名杜甫巷,今更正”。《杜甫年谱》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戊申正月去夔出峡,三月至江陵,秋移居公安,冬晚之岳州。流寓旧迹门巷以名,俗讹称都府巷”。闻一多《唐诗人研究》亦说,大历年间“公五十七岁。正月中旬,去夔出峡,三月,至江陵。时卫伯玉为节度使,杜位在幕中。李之芳、郑审并在江陵,留江陵数月,颇不得意”。有《乘雨入行军六弟宅》一诗可证,六弟即杜位。杜诗《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云:“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也是在这里写的。在《沙市志》上,还可查到杜甫所写游沙市白小潭的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取义如何。”可见诗人的确在之中,曾在这里居陋巷,食银鱼,会朋友,然后带着全家又踏上颠沛流离、作客他乡的行程。
  

附:杜诗《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
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鸣螀随泛梗,别燕赴秋菰。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寂寥相喣沫,浩荡报恩珠。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