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单双号限行的第一周由于LG出差,我为了上班方便所以回老爸老妈家住了一周,老爸老妈家离公司很近也就一站多地,这样不仅可以睡懒觉,避免挤公交,下班还可以吃现成的饭。
真正体验公交还是从这周(7月28日)开始。
车站等车的人很多,没见有人排队(营慧站、四通桥东站),公交车也很多而且每一辆车上都挤满了人,空调车也很少。车站有停车指标牌,地上也有指示,但我还是没搞清楚每一路公交车在那个位置停,因为大多数司机并没有按指示位置停车。
下班时站在车站等了15分钟也没等到我要坐的那一路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可我根本就挤不上去了,只能眼睁睁的看来车慢慢出站。这可是我乘公交的第一天,总不能第一天就受不了打车回家吧?后来只能选择其它的车然后再转一次回家了。
上了公交车,有人站有人坐,和谐文明的是有老人孩子上车后有人主动让坐;轻声的聊天安静的开书,不文明的是听MP3不带出耳机却使用扬声器,玩游戏不并效果音……
这时LG打电话来问“你在那接我呀?”
“啊?大叔我也在公交车上呀!,怎么接你?”
“哈!哈!我忘了,那就回家见吧!”平时LG坐地铁上下班,我开车到地铁站接送他。
一天下来,给我的体会是,等车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空调车少,挤车的人多,车里又热又挤又味,现在是单双号不堵车还好些,要是平常的日子又堵车,这一路下来可真够受的了,北京又大去哪都需要个把小时,这也难怪北京私车越来越多。虽然路越来越堵,油价越来越高,但买车的人还是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虽然北京的公交系统有了长足发展,但依然不能满足需要,还不完善,还不便捷。当时俺家买车这是因为,LG心疼俺希望我每天多睡一会,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我家的车就是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很少开着它出去玩。
说到乘公交,与大家分享一个笑话吧(转载):
公车司机的blog:今天,我照常上班。车到了省医院,上来一个老头儿。我播放 了一下车载广播:"请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可没过一会儿,后边就乱成一锅粥了,许多年轻人对老大爷拉拉扯扯,坚持要给他让座。我就纳闷儿了:这大爷长得也不像李嘉诚啊?我开了十几年车,这样豪华的让座阵容我还从没见过……
中年女人的blog:今天一如往常,坐公车去上班;一如往常,还是没座。现在的年轻人素质真是差,一个老大爷上车,广播里号召大家让个座位,满车的小青年呀,竟都装作没听见。谁都会有上年纪的那一天,怎么就不能将心比心呢?最后,竟是一 个外国人主动站了起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跟这帮小青年说:"我们的传统美德哪儿去了?满车人让一个外宾让座,这不是抽咱五千年文明的脸吗?"这句话还真管用,许多小青年都站起来了。
业务青年的blog:累呀,昨天又跑了一天。干我们这行,整天在城市里穿梭,公车又挤得要命,往往一站就是一整天。今天好不容易有个座儿,却上来一个老大爷。 他一上车就盯着我们看,显然想找个座位。真不是我不懂得尊老爱幼,我们整天东奔西跑,腿都快跑折了,再年轻也知道累啊。他们老年人可好,每天跑很远去公园晨练,在单杠上一吊就是一上午。我特别不明白的是:你们在公园吊着都不觉得累,在车上多站一会儿又怎么了?那大爷只是头发白了,看脸色比我还红润呢。但后来,有 一个外国人要让座,我们就坐不住了,不能输给外国人呀。于是,我让大爷坐我的座位,虽然累了一些,但我觉得值,至少为民族的尊严做了一点儿贡献嘛。
外国留学生的blog:(原文是英文,我试着翻译一下)今天,我坐公车去学校,上来一位老大爷。在我们国家是不能给男人让座的,因为年纪再大,也是男子汉,尊严上不能受这种侵犯。快到学校了,我站起来准备下车,没想到一个女人向大家说了些什么,一下子就过来几个年轻人按住了我,死活不让我下去。过了好几站,我看没人注意我了,才偷偷溜掉,顶着太阳又往回走了三站多。我现在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那位女士的钱包丢了吗?怎么不让人下车呢?
发如雪的blog:今天,新染了头发。上了公车,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人们的反应。可车上的人一个个装作没看见我。后来,一个外国人站了起来,接着几乎全车人都站了起来,非要我坐下不可,怎么解释都不听。天哪,我才十八岁呀,以后再也不染成这么前卫的头发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