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阳小肠经2:少冲穴至养老穴

标签:
中医针灸小肠经 |
分类: 中医 |
小肠经一共有十九个穴道,用到地方非常多。像我自己在肩膀痛的时候经常用小海穴和后溪穴。
少泽穴
少泽穴在小指指甲的外侧,小肠是阳经,它的井荣俞经合是金水木火土。所以第一个少泽穴是井穴,属性是金。
前谷穴
手握拳,这个横纹头就是前谷穴。后一个横纹头是后溪穴。
下针的时候呢,要压一下肉,尽量下在骨和肉的中间,不要贴在骨边下,如果紧贴着肉或紧贴着骨边下都很痛,不但穴道没有下到,而且很痛。我们所谓的巧手是下针进去没有痛,刚好在骨和肉中间。这个横纹头就是前谷穴,直针下进去。下针时也是手握拳,但叫病人不要握太紧。
前谷穴和后溪穴都是要握手取,像二间、三间也是。
前谷穴是荣穴,穴性是水,用在很多的地方,像妇人奶水不够,用前谷穴。针灸的导引术,奶水不足时,我们要找谷出来,水都在山谷里面,在奶水不够的时候可以用前谷穴。
荣穴也可以用在时症,下午一点到三点可以用。扎前谷穴比较痛,所以我们常用在俞穴后溪上治。
后溪穴
后溪穴是个大穴,后溪主督脉,任脉是列缺在管。奇经八脉,每一个奇经都有一个穴道在管。
后溪本身是小肠经的俞穴,它属木,小肠经是火经,木生火,所以后溪穴是小肠经的母穴,小肠经的虚症在这里治疗。所以当病人说整个脊椎骨痛,一看是督脉的痛就下后溪。小肠经的虚症,肩膀痛,一看是小肠经的经络,同样下后溪。
后溪管整个督脉,而小肠经有绕过后面的肩膀,所以肩、项有问题,大部分都是后溪。针督脉的时候没有虚实,但小肠经就有虚实。如果是小肠经的初痛,用小肠经的子穴,久病就用它的母穴。
腕骨穴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凹陷处,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手握拳,手这边有个骨头叫小天星骨,腕骨穴就在小天星骨跟第五掌骨中间。
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原穴无所谓实症、虚症两个都可以治。
一般来说,心主汗,心脏有问题的人出汗不正常。有的一年都不出汗,心脏没有办法把汗发到身上,我们在治疗病人的时候,病人出汗恢复正常就表示心脏的力量恢复了,由这即可以看出病人是在进步还是退步。去年帮母亲调理身体的时候,她心脏不好,不仅睡眠很差
,睡不实,平时出汗也不正常,随便动一下大汗淋漓,取了心经的少府、神门、少海,还有心脏的俞募穴(巨阙、心俞),下针几次后睡眠开始改善,出汗也恢复正常了。
阳谷穴
阳谷穴是小肠经的经穴,属火,所以阳谷是小肠经的本穴。
阳谷怎么找呢,手握拳,这个骨头跟掌骨的中间有个大筋,从这个筋的下方下针,从下方下针进去就是阳谷穴。它既不是在筋上,也不是在骨头上,是在关节和筋的中间。
阳谷穴要下很浅,一寸针。这阳谷穴就是小肠经的本穴,本穴就是属性相同的穴。
养老穴
养老穴:以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在尺骨背面,尺骨茎突上方,尺侧腕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间。
养老穴只有一个角度才有养老穴,手要翻转过来才有养老穴。转过来后,这个骨头会有凹裂开,这个骨缝就叫养老穴。
养老穴 可以治老年人眼睛不好,可以治视物不明,白内障、近视眼都可以。养老穴要下浅,用一寸针,半寸就下到。
养老穴本身是小肠经的郄穴。有个很有名的“养老透间使”,用透穴的方法,专治手肘扭伤,手不能扭毛巾。
手指头先按到间使,用三寸针把针提起来这个角度,从里面穿刺到间使穴。手指头按着间使,会感觉到针尖到这边来了,不要透出来,感觉针到了就是。针穿刺过去后,左右捻捻,平补平泻。平补平泻完了后,不留针,针马上抽出来。
前一篇:手太阳小肠经1:概论
后一篇:手太阳小肠经3:支正穴至听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