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bmiddle/537ea558tbf2fdb9158b7&690Turque、慕林 la Mauline和兰多妮La Landonne" TITLE="罗帝坡三杰--杜克La Turque、慕林 la Mauline和兰多妮La Landonne" />
罗纳河谷(La Vallee du Rhone)位于法国东南边。这个古老的葡萄酒产区从里昂市(法国第三大城市)的南边城市维也纳市(Vienne)向地中海方向一直顺着罗纳河流延伸至美丽的亚维农市(Avignon)。
Cote Rotie是罗纳河谷最偏北的法定产区(也就是最靠近维也纳市)。法文“Cote Rotie”的“Cote”是“山坡 / 丘坡”的意思,而“Rotie”可翻译成“烘烤”。从字面上看,我们不难想象这个被称为“烘烤山坡”的产区气候会有什么特点:这里的葡萄树都种在朝南的、非常陡峭的山坡上(其斜度可达到60度),而这种地貌正有利于充分吸收光线。夏天,如果你想晒黑,在这里躺一会保证事半功倍!其实,这种地形是罗地丘能够产出优质葡萄酒的主要原因——如果地面一马平川,寒冷的西北“密史脱拉风”(Mistral)会导致这里无法栽培喜欢晒太阳的西拉葡萄(Syrah)。
罗地丘的特殊地形使得水土流失是这里最大的挑战!为了避免丘顶的土壤逐渐积累在丘脚,这里的葡萄农早就搭建了各种石墙,把葡萄园塑造成一层一层的梯田风景。同样,强有力的密史脱拉风使得所有的葡萄藤都必须配有一条木柱来支撑。由于这种特殊环境,所以葡萄农在采摘葡萄的时候必须是手工采摘,他们不可以使用拖拉机采摘。
罗地丘最原始的葡萄园都树立在昂皮村(Ampuis)后面、俯瞰着罗纳河的山坡上。这里有两个很有名的山坡:金色坡(Cote Blonde)以及棕色坡(Cote Brune)。偏北的棕色坡土壤颜色比较深,主要由含铁矿的片岩土(schist)构成的,而偏南一点的金色坡则由浅色的花岗岩和石灰石组成的。其实,除了土色以外,这两座小山丘的名字来源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传说16世纪有位本地侯爵把这两地葡萄园分给了两闺女做嫁妆,一个金头发的和一个棕头发的,以至于今天有了金色坡和棕色坡之分。有人说这两个女孩子性格有天壤之别,就像产自这两个地方的葡萄酒一样——用金色坡的葡萄酿出来的葡萄酒比较柔和、优雅、单宁不太高,而产自棕色坡的葡萄酒则更饱满、单宁比较厚重、适合存放。实际上,Cote Rotie的葡萄酒很少有单一葡萄园的酒,通常葡萄农们会把两个地方的葡萄酒混合在一起。
罗地丘法定产区只生产红葡萄酒,但这里的葡萄种植户也允许种植一种叫做维尤尼(Viognier)的白葡萄。既然只生产红葡萄酒,为什么要栽培白葡萄品种呢?这是因为根据Cote Rotie法定产区的生产规定,酿酒师可以在发酵时增加高达20%的维尤尼。除了历史原因以外,添加维尤尼可以增加芬芳的花卉香,使得葡萄酒更优雅;有的人说添加白葡萄品种有助于从红葡萄中提取更多颜色;也有人说维尤尼比较容易成熟,可以弥补西拉否则缺乏的酒精度。无论原因是什么,现在大多数Cote Rotie的葡萄酒是由100%的西拉酿成的。
葡萄酒发酵完以后,基本上都会经过橡木桶陈酿(法定产区明确规定这里不能使用木屑来代替橡木桶),而且培养时间通常不短(吉佳乐世家把他的顶级酒款在橡木桶中陈放40个月)。
特殊地形导致的劳动成本、比较低的产量(平均产量为3400升/公顷)、橡木桶的培养,加上葡萄酒爱好者的追捧等,使得这里的葡萄酒没有便宜的!
虽然Cote Rotie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但是它真正地吸引了葡萄酒爱好者的关注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的成名归功于本地酒商吉佳乐世家(E. Guigal)以及美国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吉佳乐从棕色坡的葡萄园生产两款多次被罗伯特·帕克给予满分(100分)的葡萄酒:La Landonne 和 La Turque。同样,产自于金色坡的La Mouline同样得到了美国品酒师的一律好评(我在下面表格中罗列了罗伯特·帕克几年来给这三款葡萄酒的评分)。
罗地丘葡萄酒通常带有比较浓的果香味(蓝莓、黑莓)、特殊的培根味、一些花香(紫罗兰)、橄榄以及典型的胡椒味。它们通常适合久存——有的可以储存15年以上。搭配湖南的熏肉或者腊肉应该不错!
罗伯特·帕克对吉佳乐以上三款葡萄酒的评分:
http://s5/bmiddle/537ea558tbf2fe054c884&690Turque、慕林 la Mauline和兰多妮La Landonne" TITLE="罗帝坡三杰--杜克La Turque、慕林 la Mauline和兰多妮La Landonne" />
所以选择C ote-R
otie的酒,葡萄园必须是位于热炙的山丘上,那里葡萄园小而挤在悬崖的山丘上,葡萄为了生存,在养分被瓜分的情况下,必定向地底顽强地伸展下去,葡萄的味道又怎能不甜,怎能不香浓?相反亦有葡萄园建在同区平坦的土地上,相比之下,葡萄质素明显是逊色一点。因此这被誉为悬崖上的美味。
整个隆河区最珍贵的红酒,当推杜克酒。占地150公顷的罗帝地区已有2600年的历史,当波尔多区还是一片原始森林时,希腊人就在罗帝地区种植葡萄树、酿酒。罗马人接踵而至,也在此地酿酒且在附近东边坡下兴建一个“维恩”(Vienne)的小城,此城至今尚存,只不过远不及罗马人后来在奥地利成立的另一个城市“维恩”来得响亮,这个奥地利的“维恩”即是现在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出于罗帝坡是法国最早开辟的葡萄园区域,所种植的多半是颜色深紫、涩味极重的Syrah(席拉)种葡萄。
杜克园原本隶属于德伏-卡杰先生所有。20世纪初他去世后,酒园由儿子小德伏-卡杰继承。由于新园主不善应对官场,杜克酒园不论在土地或葡萄园的收成等事项上,都会被官方找麻烦,搞得小德伏-卡杰终于精神错乱,在精神病院中度过人生的最后40年。这段悲剧使杜克酒从1928年起在市场上消失,直到半个世纪后才复出。杜克园在园主发疯后,因无人照料而荒芜,终于因积欠税款过久,在1970年被拍卖给维达-福利家族。新东家雇佣了一位“善酿师”积架先生任总管。在1981年全园的葡萄重新种植成功,1984年开始收成,在1984年夏秋之交,葡萄树已成长得十分茂盛,但谁也不知将来结果如何,园主维达-福利家族便将杜克园转卖给吉佳乐世家。杜克园在出厂前会在全新的木桶中醇化18个月,同时具有较高的酒精度,细腻但极稳定的品质。一般需要至少10年以上的时间,才会使杜克趋向成熟圆满。杜克重出的时间刚满10年,这几乎是世界名酒中资历最浅的一支,自然引起酒坛的重视。加上酒园仅有一公顷,每年8000瓶的产量,理当供不应求。不过这也是杜克酒吃亏的地方,除非行家,一般人对杜克都极为陌生。不仅投机客尚未染指该酒,就连葡萄酒的专业书籍也鲜有介绍,杜克的价钱因此还未飙升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对于爱酒人士也算是一个佳音吧。杜克酒唯一显著的特点,恐怕要算是其酒标的设计,乍看之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摆在超市里的廉价佐餐酒。
吉佳乐世家酒园共有12公顷,另外还向其它葡萄园购买了40公顷的园地生产葡萄酿酒,酿造的酒共有四个品牌,其中高级酒除杜克之外,还有两支。第一支名叫Cote
Rotie la Mauline(慕林),该酒的葡萄园地有1公顷多,年产只有6000瓶,成为杜克酒第二;另一支名叫La
Landonne(兰多妮)是由杜克园位于褐坡上仅有的1。5公顷园地所产,每年也是6000瓶,也成为各方搜寻的对象,并且价钱也同前两支酒一样。这一门三杰的酒性差异不大,都有熟透的梅子、咖啡、巧克力和橡木的味道,中庸的单宁,除了兰多妮比较生涩外,另外两支的实力在伯仲之间。在国内的售价都将近5000元。至于积架的另一支“量贩酒”只标明“罗帝坡”(Cote
Rotie),年产24万瓶,味道平平,温和、中庸、稍带甜味,每年的新酒在美国的平均售价为30美元左右。
http://s3/middle/537ea558tbf30117dc6b2&690Turque、慕林 la Mauline和兰多妮La Landonne" TITLE="罗帝坡三杰--杜克La Turque、慕林 la Mauline和兰多妮La Landonne"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