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德鲁克《已经发生的未来》

(2017-04-04 19:22:00)
标签:

德鲁克

已经发生的未来

分类: 管理
德鲁克有一个奇妙的比喻:我们永远不可成为莫扎特,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象莫扎特那样去拉琴呢?!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正确的模仿、学习、消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新世界观 现代西方的世界观可被称作笛卡儿式世界观。“只要我能度量,便算我已知晓”,“整体即部分之和”。
要想实现很好的沟通,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所要传达的全部信息,还需要辨别沟通对象的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需要辨别沟通环境及文化氛围。
现代的真实情况:部分寓于整体之中。所有的变化都是不可逆的。
不要担心找不到正确答案,真正重要的是给出正确的问题。
2 从进步到创新 创新是系统化、有组织的“向未知世界跃进”。我们能从中预见到新的图景,并以此获得新的动力。
从创新的角度看,变革乃是加以控制的、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的人类活动。
在多数历史时期,变革总被视为灾难,而恒定才是人类组织活动的目标,人类社会制度一直在阻止和延缓变革。
销售以说服消费者接受企业生产的产品为目标
营销则包含2项工作:为企业产品创造客户和市场;让产品不断适应客户和市场需要
科学教科书强调门捷列夫准确预测当时未知的29种元素,实际上他是基于未知元素对已知的63种元素进行排序。
创新可以分为2类:在自然界中构建人造世界;对人类社会自身的创新。
过去那种资源和最终产品相互决定的传统已经终结,代之而起的是对资源和最终产品有意识的规划。
创新的风险:被创新击垮;创新失败;创新成功导致预期之外的变化
当创新成为一项深受推崇且必不可少的活动之后,中央计划便不再可行了。
3 超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管理者的地位建立于他在工作中要达成的目标之上,其权威则源自他掌握的知识和所实现的目标。
组织、管理者和专家,三方各自构成一个权力中心。
除了让个体成员变得更有创造性、更具责任感而自然而然赢得忠诚外,不能认定个人应该对组织保持忠诚和拥戴
任何组织都无权让其成员为了工作而牺牲作为一名父亲、公民、教众和会员的职责。
组织都为特定目的而存在,可以设立也可以撤销。卢梭:“退出权是防范暴政的最后措施”。
管理者与专业人员的三项职责:确保下属在工作时发挥最高效率;对整个组织负责;对不存在上下级关系、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工作但受其信息、建议、观点、咨询影响的人负责。
马克思曾预言,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将出现大批被剥削的无产阶级和少数剥削者,导致资本主义消亡。实际上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迅速崛起的阶级并非资本家或工人,而是受雇的专业管理人员和专家型人才。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个体成员越像“人”,越不像“机器”,组织就越强大。
4 新领域 学术领域,一个“知识性社会”已现雏形;经济领域,经济发展“向贫困宣战”;政治领域,我们需要构建维持新型社会秩序的新制度;文化领域,非西方文化及文明的衰退,制造了一个真空地带。
5 知识型社会 在知识型社会,大众均需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个社会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甚至是生存的基础。
作为一项先进的投资形式,教育投资也有着最高的生产率。
在知识型社会,生产率的提升的主要受益者并不是带来提升的受教育人才,而是普通工人,尤其是半技术工人。
受教育者应将教育视作一项责任,而非权利。教育者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6 向贫困宣战 美国之所以受世人称道,并不是这个国家的富人如何生活,而是在这个国家,穷人如何体面的生活。
存在于国家内部的收入失衡与经济对立已经迅速演变为国家间、种族间的失衡与对立。
渐进式的进步不会带来经济发展,必须要有飞跃才行,经济学家称此为“起飞危机”。他们认为,要促成经济发展,就必须实行“自给自足的连锁反应”,相当于物理学中的“临界状态点”。
供养一户城市家庭所需的农民数量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及经济增长能力的标志。
通货膨胀会引发资本错配,将资本投资引向生产率较低的领域。
7 绝境中的现代政府 现代政府的特征:1.有组织的权力独家垄断在政府手中;2.现代政府对自身权力范围有着自我限定;3.现代政府拥有有限的权力;4.主权国家政府是国际社会的构成单位。
如果只能征收实物赋税,军队只能在本地实现武装并须以种地为生,那么政府的权力范围只能维持在很小的区域内
地方事务必须由地方政府处理。如果由“上层”处置,可能会被赋予政治含义,不一定能顺利解决。
正是由于工业化社会的中央政府必须强势,所以,它必须从涉及地方知识、地方决策、地方行动的繁杂事务中脱身。否则会造成中央政府的无能低效。
各地政府变得越来越臃肿,却依然无法有效制定和执行政策。
如今,政府能胜任的工作越来越少,而控制欲却越来越强。
政治多元主义是指在法律框架下,通过权力制衡构建政府,这是美国的原创。
8 变化中的东方 日本的经验证明,非欧国家掌握西方工业及军事技术的能力,远比西方人假定的强得多。
在西方,东方(或非西方)观点影响力越来越强,也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9 未竟之业 我们处于致命危险中,并非因为我们软弱,而是因为我们集中力量去解决昨天的问题,不断重复昨天的标语。
国家的政策必须围绕新领域的挑战展开,必须满足新现实的需求。
新任务的完成需要多方参与,但政治力量要占主导地位。
10 人类今日之境遇 任何政府拥有毁灭性的权力都是不可接受的、违法的,无论这政府是世界的,还是国家的。
社会需要向精神价值回归,这并非为了削弱物质的势力,而是为使其更具生产力。
个人需要向精神价值回归,一个人能够拥有健全的精神世界,这一事实便证明了极权者的知识是虚假的、无用的
我们必须抛弃“知识即真理,权力皆腐败”的观点,并且接受“知识即权力,权力即责任”的新设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