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第一部分 产业大势
大势汤汤,顺昌逆亡。产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已经不是一城一地的争夺。土地、人力、技术、资本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甚至需要追随“数据资产”,重新进行优化配置。数据成为推动行业融合兼并、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性资产。不同产业围绕“数据资产”展开的争夺,将重新定义产业的生态环境和竞争格局!
第一章 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是“在多样的或者大量的数据中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作者
提要
1.大数据是信息科技与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枢纽,是信息科技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影响力超越信息产业,将引起社会、经济、学术、科研、国防、军事等领域的深刻变革。
2.大数据认知框架是全面理解、掌握、运用大数据的重要工具,对产业界确立公司战略、资本市场确定投资方向、以及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数据科学应运而生。数据科学是衔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的兴起既可以推动数学、计算机科学、 统计学、天体信息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又是产业界升级转型的基石。而企事业沉淀的数据资产,则成为数据科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最佳演练场。
4.需要在宏观尺度拓宽大数据视野、建立完整的大数据思维;正视普遍存在的三大数据治理问题(数据割据、数据孤岛和数据质量)及人才短缺的现状。
引子(1)
大数据总统奥巴马
2012 年8 月份,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出人意料的是,奥巴马总统的数据团队要求他去一家叫Reddit 的闻网站去回答问题。对许多人来讲,Reddit 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总统的高级助手们也不例外。但是来自数据团队的回答却非常简单:“因为我们需要动员的一些人,经常在Reddit 上。”
这仅仅是选战过程中一件毫不起眼的数据决策案例。事实上,奥巴马的数据团队非常神秘,低调,但其触角又无处不在,他们被内部人士戏称为“核编码”。他们创建了单一的巨大系统,可以从民调专家、筹款人、选战一线员工、消费者数据库、以及“摇摆州”民主党主要选民档案的社会化媒体联系人与手机联系人那里得到的所有数据都聚合到一块。这个组合起来的巨大数据并不仅仅让竞选团队能够发现选民并获取他们的注意,还能让数据处理团队去做一些测试,看哪些类型的人有可能被某种特定的事情所打动或说服。
这个数据库帮助奥巴马在筹集资金、广告投放、活动安排等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以筹集资金为例,在12 年8 月份,所有人都认为无法完成筹集10 亿美元的目标。但是数据团队发现参与了“快速捐献”计划的人,捐出资金是其他捐献者的4 倍。于是该计划被大规模推广,达成了10 亿美元的目标。
与其依赖于外部媒体顾问来决定广告应该在哪里出现,数据团队觉得不如将他的购买决策建立在内部大数据库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真的很复杂的模型,精准定位选民。比如说,迈阿密戴德35 岁以下的女性选民,如何定位?”一个官员说。结果是,竞选团队买了一些非传统类剧集(如《混乱之子》、《行尸走肉》、《23 号公寓的坏女孩》)之间的广告时间,而回避了跟地方新闻挨着的广告时间。奥巴马团队2012 年的广告购买比2008 年高了多少呢?芝加哥方面有一个数字:电视广告效率提高了14%。
数据团队每天晚上都在运行66000 次选举,次日清晨,数据处理结果告诉竞选团队赢得这些州的机会在哪,从而合理调配资源。基于大数据的模拟竞选,可以推算出奥巴马在每个“摇摆州”的胜算,进而采取相对应的活动。
“决策者们坐在一间密室里,一边抽雪茄,一边说:‘我们总是会在《60 分钟》节目上投广告。’”的时代已经结束。在政治领域,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瓶茅台酒的旅程
消费者最头疼的恐怕还不是茅台酒的价格,而是能否买到货真价实的茅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茅台历来的防假手段,除了推高茅台酒瓶的回收价格以外,似乎并没有真正让消费者放心。
为每一瓶茅台建立“档案”,消费者可以轻松方便的查询到任何一瓶茅台酒的档案材料,是防假的终极解决之道。每一瓶酒都有一个独立的“身份证号”,铭刻到酒瓶上,在信息系统中,记录下从灌装到出厂、运输、批发、零售所有环节的信息。人们只要把“身份证号”传输到网站一查,真伪立辩。这个办法看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实施,我们立刻会被淹没在大量的数据之中。
不仅仅是茅台,中国目前所有食品面临“安全、卫生”的大难题。如果能把茅台酒的做法推而广之,无疑是全民之福。但是这些海量的数据记录,对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茅台的故事,其实可以演绎出管理理念的变化。这是管理日益精细化的具体体现。原来“茅台们”的管理都是按照生产批次,通常认为同一个生产批次的产品,是没有差别的。现在的管理理念则不同,要求对每一件单品实行差别化管理。
城市治理中,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小到每一个下水道井盖都被仔细编号,追踪。这当然另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产业界首先需要应对的则是大数据的挑战。
大数据,事关国计民生、产业兴衰、公司存亡,不可不察。
信息科技经过60 余年的发展,数据(信息)已经渗透到国家治理、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经济活动中很大一部分都与数据的创造、传输和使用有关。2012 年3 月,奥巴马公布了美国《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①,标志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解释、运用数据的能力;国家数字主权①体现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数字主权将是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另一个大国博弈的空间②。没有数据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
华为、中兴开拓美国市场受挫,就是非常明显和清晰的信号。美国政府对自家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不能让任何外国信息基础设施产品供应商染指的地步。华为此前一直希望通过竞标和并购等方式进入北美市场,多年来未能如愿。2008 年,华为与贝恩资本联合竞购3COM 公司,却因美国政府阻挠未能成行;2011 年,华为被迫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建议,撤消收购3Leaf 公司特殊资产的申请;同样是在2011 年,美国商务部阻止华为参与国家应急网络项目招标。
再看美国国防部立项的几个大数据项目③:多尺度异常检测(ADAMS)项目,解决大规模数据集的异常检测和特征识别的问题;网络内部威胁(CINDER)计划,旨在开发新的方法来检测军事计算机网络与网络间谍活动,提高对网络威胁检测的精准度和速度;Insight 计划,主要解决目前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不足,进行网络威胁的自动识别和非常规的战争行为。……参见附录四。其他部门包括国土安全部、能源部、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国家航天总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地质调查局纷纷推出大数据项目。奥巴马指出:“通过提高我们从大型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知识和观点的能力,加快科学与工程前进步伐,改变教学研究,加强国家安全。”
产业层面,大数据技术虽然发源于信息科技,但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信息行业。数据已经存在于全球经济中的每一个部门,就如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一样,如果没有它许多现代经济活动就不会发生。笔者观察到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利用新技术大规模地收集数据,预判客户行为,然后在不同的行业纵横捭阖。他们剑锋所指,现代服务业无不受其锋芒所迫,或随波逐流,或奋起反击,但缺少数据资产、缺少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这类公司无疑处在被颠覆的边缘。另一方面,也看到传统行业的公司,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积累当时被视作“废料”的数据,现在回头审视这些数字化的资产,居然一跃成为人类的宝库。凭借独一无二的“数据资产④”,公司进入相关行业,易如反掌。
我们回头审视产业的起起伏伏时,就会发现决定产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已经不是一城一地的争夺了。土地、人力、技术、资本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甚至需要追随“数据资产”重新进行优化配置。封建时代,往往是裂土封王,权贵都是大地主;工业革命后,制造业巨子成为偶像;资本市场化后,受到追捧的是拥有大量钱财的投资家;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拥有大量数据资产的人,已经成为美国总统的座上宾。
产业的分分合合,一直是资本市场非常喜欢的故事。不管是分拆也好,整合也罢,资本市场都有钱赚。以往产业的整合基本围绕产业链展开,要么向上游扩展,要么向下游兼并。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看到的商业图景是围绕“数据资产”拉开产业并购的大幕。谷歌所有的收购或者推出的新产品,都是为了增加数据资产的“维度”和“活性①”。所有观察公司发展、产业未来的机构或者个人,如果忽略“数据资产”,或者对“数据资产”认知肤浅,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大数据将是决定产业未来的战略性资产。未来产业间的整合并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围绕“数据资产”展开争夺。
企业家、投资人、咨询顾问、分析师,必须要从战略层面思考大数据对产业、对公司的影响。2012 年初,笔者曾经和恒安国际的董事会一道交流大数据对制造业的影响。会上许连捷总裁②说:“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收集数据,研究消费者行为,推出新的产品、改善供应链,降低库存。一句话就是把大数据融入到经营中去,也许有可能把库存降到近乎‘零’的水平。所以,我们谈大数据,首先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要建立全面、系统的大数据意识,其次才是落实到公司战略。大数据对公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组织、文化、流程、技术等”。本书第八章将详细论述大数据对公司组织结构的影响,在此不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