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花絮:美军击溃日本海军的秘密武器
http://hiphotos.baidu.com/331435699/abpic/item/135676e7df053702b83820df.jpg 昭和17(1942)年4月,侵略新加坡的日本军队在战场上占领了英军的一个雷达阵地。从燃烧的焚烧炉中偶然获得了一本笔记。首页写着雷达技师纽曼下士的签名。里面记有详细的笔记。这没准儿是雷达方面的手册?笔记本马上被技术班翻译后秘密
地运到日本国内,兵器本部的技师长官们都期待着从这本小册子里获取敌人的无线电武器方面的资料,瞪大眼睛贪婪地翻阅着。
但是,
纽曼的笔记中频繁地出现YAGI一词的含义,谁都不明白。比如:发信天线YAGI的空中排列决定着受信4个YAGI的方向。到底是指天线以什么形式设置?单词YAGI到底怎样发音?
之后,从新加坡的战俘营里,日军终于找出了纽曼下士。当问到YAGI是什么意思时, 纽曼一脸茫然。"你们真的不知道那个词的意思吗?
YAGI是发明这种天线的日本人的名字"。发问的日军技术将校张口结舌。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词,居然是当时日本电气通信工程第一人,时任东京工业大学校长的著名八木博士的姓!
http://hiphotos.baidu.com/331435699/abpic/item/646db323443ab968ac34deaa.jpg人们将发信和受信的天线前放一个略短于半个波长的导体后,其指向性增加,即确认了导波现象。这个现象引起了八木的关注,他利用各种条件进行反复实验,终于把超短波的送受信方法进行了理论阐明。根据该理论,指向性天线申请了专利,并在《电气学会杂志》上发表。但是,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学术界视而不见。
3年后,八木在纽约召开的IRE(美国无线电技术协会)年会上发表了指向性天线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日本学术界难以置信的高度评价。当时八木的演讲稿刊登在1928年6月号上,给世界电气通信者留下了终于迎来梦幻般超短波时代的深刻印象。
http://hiphotos.baidu.com/331435699/abpic/item/f098500ea41acfe67acbe1b4.jpg
于是正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发达国家,运用八木的指向性天线原理,很快开发出了雷达。但是,那时的日本政府却根本不能理解其重要性。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敌人面前发射电波无异于在黑夜里提灯告诉敌人自己的位置。偷袭珍珠港后,把奇袭作为我们特长的日本军队不需要它!"从而根本不去研究。甚至在昭和16年,对八木提出的延长指向性天线专利有效时间的申请,给出答复居然是:难以证明是重要的发明,专利无效。
翌年,在新加坡发现了纽曼的笔记。事后,痛感雷达重要性的日军头目立即着手开发雷达。但是,为时已晚。发现笔记的4个月后,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莫名其妙地被打败,日军大势已去。当时炸毁日本四艘http://hiphotos.baidu.com/331435699/abpic/item/62fcd01f13e5734ff724e4b7.jpg航空母舰的美军杜雷斯的轰炸机上搭载的就是八木天线,这是战后日本人才得知的。
战后,利用超短波进行电视广播的时代到来了。八木天线再度登上世界舞台。昭和27年,八木天线株式会社成立,八木秀次就任首届社长。翌年2月,NHK东京电视台,9月,日本电视台先后成立并开始播出,日本国民便开始沉浸在力道山、铁臂阿童木的世界中。
经过战后恢复,迎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日本,竖在各家屋顶,进而林立在世界各地街道上的八木天线成为了20世纪日本的发明象征。
http://hiphotos.baidu.com/331435699/abpic/item/b8ac2b24ecf78f07d50742b1.jpg
图为拿着八木天线的八木博士。八木秀次发明的超短波指向性天线,由英美军队雷达手命名为「八木天线」。最初是由11根导体棒组成的,后来经过简化,在主导体棒前后设置2-3根反射器和导波器而形成今天的样子。
右图为用两个八木天线进行目标定位的示意图。http://hiphotos.baidu.com/331435699/abpic/item/95408d510a2eaca38d5430b3.jpg埋伏在礁岛的美军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发现了正在调动中的日本联合舰队,立即出动轰炸机将山本五十六的四艘航空母舰全部击沉,使日本海军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