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先介绍一下七叔,比爸爸小两岁,出生在抗日战争前夕。爸爸的兄弟几个思想都很老套,觉得专心读书,在学术上有成就是最最重要的,最令人尊敬的。
这位叔叔极富书卷气,按妈妈他们说是一个标准的书呆子。他不担心自己的儿子是否有钱,但是总在担心他能够在技术上有啥发展。大伯也是,上次去医院看他,他还谈起这个事情,担心自己的侄子学化学却在水利单位工作,以后评职称等等怎么办。想想都觉得好笑。
七叔是爸爸兄弟里相对幸运的人,大伯该上大学的时候赶上天津沦陷,偷跑到非沦陷区继续读书,后因经济拮据,在收到西南和西北联大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只能选择相对近的西北联大。而大学毕业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投笔从戎。爸爸该上大学的时候赶上抗美援朝,没能去学医。
七叔在解放后,考上了清华,学习水利。清华毕业相应国家号召,到山西工作,直至退休。这位叔叔极富书卷气,按妈妈他们说是一个标准的书呆子。
在爸爸去世前,七叔找人帮忙把自己毕生的科研成果印刷成论文集,本想出版之后分送给两位哥哥,把自己的喜悦、成就与他们分享。不巧,爸爸去世。
书印好了,七叔送了一本给我。这是一本我无论如何看不懂的书,那些数学推演我看了就头疼。七叔很早就开始用计算机,不是上网而是为了计算水利上的数据,演算他做的水利数学模型,那些东西我更不敢看,简直超级惭愧。
书的后记和开篇的小诗写得真不错,记下来激励自己吧
开篇他引用了一首小诗: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袁牧
后记
前一篇:语不惊人死不休(1)
后一篇:吃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