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让任正非们做信息产业部头头

(2007-08-03 12:48:31)
标签:

it/科技

电信

it

    刚刚写了篇博文纪念中国最早的“信息产业部”部长王诤,他是中国军事通信、民用通信和电子工业的奠基人。今天和朋友聊天突发奇想,为什么我们国家不让任正非这样的人做信息产业部部长呢?过去老的电子、邮电部领导都是来自国有企业、研究所,让这些从业者牵头制定国家在这个行业的发展策略,在计划经济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什么不能让任正非这样的企业人才,担任整个产业管理部门的领导人呢?
    何来如此想法?要追溯到迈普公司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发布会。迈普发布了该公司的75系列路由器,于是希望找些人评判一下说些好话,有专家去了,但是咱不敢说是专家,恰逢有事儿,本想让我们一个记者去,显然对方不领情。老实讲,从网络世界走出的记者,各个都是专业的,不让去,很让我生气,这和瞧不起我一样。多说一句,让我夸他们的东西好,还真难说出口,我不是啥专家,所以自然不顾及自己和别人的面子。这个所谓采用ATCA技术的75路由器怎么能算先进呢?比起思科的75差了10多年,比起华为当年的类似产品差了少说5年。如果说先进,无疑就是采用了新的芯片,但是从设计理念上、指标上说赶上还差不多。对于迈普来说是个进步,国内除了华为以外,在从单一CPU路由器向模块化,分布式转发的大盒子迈进的时候,几乎都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迈普开发出小路由器的时间和华为差不了几年,但是到大家伙的时候真可谓难产,费了这么长时间才跨过这一步,如果说欢欣鼓舞,迈普人自己该高兴,但是对于整个产业界来说没啥,对于用户来说还要慎重,毕竟开发这种大盒子,分布式处理的盒子,不是说靠几个现成的技术架构就可以,那是很多经验积累出来的,人才积累出来的。
     看中大路由器开发的水平,被华为收购的港湾是国内做得最快的,2001年成立,到2002年高中低端交换机、路由器基本上开发完毕。很多产品比如PowerHammer、Nethammer、bighammer产品都超过了华为的产品,并保持了一年多的领先性。港湾在相当一段时间数据产品开发速度超过华为。从这个角度上说迈普无法望港湾之项背。为什么?因为华为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一个小公司摆脱很多束缚后,加上创业激情的催动,爆发出了更惊人的力量。我坚决不同意所谓抄袭说,但是我认为,如果有人说上帝给中国通信业送来了港湾,那这个上帝是华为,是华为培养的团队,为整个中国通信业带来了惊喜。
     可惜,华为收购了港湾。不仅仅是少了一个网络厂商的问题,我在以前的blog里提到过,华为在扼杀内部员工外部创业的激情。华为认为,有能力、有激情的员工应该在内部发挥作用,而不是出去创立公司动摇自己“父亲、师长”的根基。这是华为收购港湾的真正目的,只有华为出来的公司才会动摇华为的根基。而有李一男这样明星的人物,有华为培养的年轻、有活力和经验的骨干研发市场人员组成的团队,结合海外投资建立的企业,还是以失败告终,华为内部那些同样有活力的“无名小辈”自己也该掂量掂量了。
    应该说华为此举无可厚非,保卫自己的市场、果实,让自己生存下来,谁是任老板谁都会这样做,必然的。更何况这些人曾被任老板视作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平常无法直接接触到任老板,任老板也花了很大的心血去培养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做市场、做研发,像个战士一样面对挑战。谁又忍心看着他们回头挑战华为呢?我在以前的blog里提到,从这个角度上华为和任正非是自私的,但是说句良心话,在同样的位置上谁又会真的大公无私呢?
    但是,华为、中兴等公司培养的这些人才,如果有些人敢于出来自主创业,对整个产业贡献将是极为巨大的。还是回到路由器领域,看似很成熟的产品要想上个台阶还是非常难的,国内2000年之前开发路由器的厂家不少,但是真正能够做出了复杂软硬件架构的路由器厂商至今屈指可数。而质量稳定,开发速度快的更罕见。华为培养的人才,我觉得有几个特点,先说市场:做市场的销售能力强,市场观念强,能谋篇布局,有战略观,同时战术娴熟。再说技术开发人员,开发经验丰富,有做大系统的经验,再有就是管理能力强,有经营理念,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高效率的实现产品。这其实是很泛泛的,实际工作中,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更多,能力更强,但是这不是我一个没有开发背景的文人所说得出来的。
    中国IT产业我觉得还是缺这样的人,特别是研发高科技产品,并市场化的人才、团队。回想从2000年来,很多公司都希望能够具备自主的研发实力,真正转型为技术创新公司,比如很多老牌的知名系统集成商,很多PC产品制造商,但是仔细想想他们努力成功的少之又少。很多人转型了,但是成绩都很不理想。很多人都是走了一半,又回身自己的发家之本。要我说还是很佩服这些企业家,他们有理想,否则的话钱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多了,不做产品研发,维持原有的集成、分销、PC制造业务,余下的钱去股市捞点何乐而不为呢?他们的不成功还是和人才,以及自己的经营管理思路有关。
    港湾是做交换机路由器的,不过网络产业并非路由器交换机两种产品,范围非常广阔,随着应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市场机会出现,比如安全、内容加速、存储,产业巨大。把这些有经验的人和其他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我们整个产业将呈现更为蓬勃、繁荣的局面。赶超欧美,不仅仅要靠几个大公司,如果我们能像美国硅谷那样,有一批研发能力强,市场敏感度高,管理经营好的小公司,结合风险投资和合理的企业资本运作环境,中国IT产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将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大公司也是好事儿,比如华为也许可以靠收购掌握CDMA的关键技术,而不会因为当时的决策失误在CDMA和小灵通市场上失足。今天也许可以收购一家公司,而不是靠和赛门铁克合资,或者自己投资研发存储产品。说句实话自己投资新技术,风险太高。
    中国有句话,摆不上台面,叫屁股指挥脑袋,记得最早听到此话的时候是在成立信息产业部的时候,吴部长似乎说过。如果任老板还是华为的首脑,即使公司内部有不少优秀员工不甘于打工,希望创业,把华为的精神理念复制到自己的小公司,任老板未必会允许他们这样做。但是,假如任老板们能够做到整个产业主管部门的位置呢,我想情况就会有不同。如果任老板在战国时代的秦国,那么换了谁都会希望统一六国,而若放在周天子的位置上,可能会创造出哲学、文化空前活跃的盛事。
    我们应该造就一个有不仅仅有大华为、大中兴、大联想的IT产业,而是有更多多姿多彩、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构建的产业群。我们做媒体的广告客户才多,日子才好过啊。我的尾巴露出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