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2000年的时候,有次高斌来找我。他当时在大唐供职,记得好像是负责东北区或者是辽宁区的售后服务。他来的时候随口跟我讲了个事情,我至今印象深刻。
有一年,公司安排了一个任务,是去一个边远山村安装SP30的远端光模块(SP30曾经是中国通信界令人骄傲的一款程控交换机,是大唐电信扬名立万的家伙)。那是一次扶贫活动,电信局捐了一条光缆线路,而那个市机关的工作人员捐了这个远端模块。
高斌说那个地方还是相当遥远,在山区里。他去的时候光缆已经铺好了,他的任务就是架设SP30,这样村子里就可以通电话了。据说这个小山村很早之前有个摇把子电话,据老人讲是比较遥远的事情,电话基本上没人打,效果也不好。后来因为太穷,交不起电话费,就停掉了。而在我国通信业跨入光通信和程控通信时代,装电话更难了,那个地方离最近的程控交换局太远,加一路电话难,而放一个远端模块(当时还没有接入网,无线接入也不普及),由于村子里太穷,绝大多数人装不起也打不起电话,(不知道高总去的时候农话是否还很贵,我就不说啥了),所以电信局也不能因为一部电话铺设光缆和远端模块。如果没有扶贫活动,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小山村才能通电话。
高极为能谝,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天周末中午,我和他在自习室,本来是复习功课的,结果没成想这个家伙跟我喷了半天西安小吃,比如贾三的包子,樊记的夹馍。他说有次国宴要用樊记夹馍的肉,结果中央派了架飞机把樊记的肉锅、炉子一起空运到北京,火还没停,为的就是这百年老汤。真行,真能胡谝。当时说的我俩肚子咕咕叫,口水横流,终于忍不住,两个人各买了两个菜夹馍充饥。
高斌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极力渲染了一番。高的施工现场就在村的大队部。整个村子的人都围来看,大人小孩儿都爬在队部的玻璃床前看着他操作。这个封闭山村的人是不知道光缆干啥用,数字程控电话干啥用,没见过电脑,更没见过高总的笔记本电脑。按高的说法,他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的时候,就引起了屋内外一阵唏嘘声。他的每一个操作,周边的人都聚精会神地观瞧,比如接通电源,设备亮灯……当他调试完成,电话响起的时候,村子里都沸腾了。
高讲的这个故事估计是在90年代末。我起先并不理解,后来再想想,高去的不是旅游区,况且那时候也不兴民俗旅游。而那个时候别说边远山村没见过笔记本电脑,在很多城里,笔记本电脑也是稀罕东西。
昨天和另一个网助大使与网助组委会的人一同开了个电话会议,我特意问了我们的支教明星马天利,他说他所在的小学由于离最近的交换局比较远,暂时无法安装ADSL。电信局说如果村子里上网人多,可以考虑解决一下。他现在是用CDMA上网卡上网的。
可能此次网助计划所有的参与者一想就想到捐个电脑,但是偏远山村的学校能上网吗?总不能整日让小朋友们摩挲着捐来的电脑,顶多玩玩翻牌游戏,或者是看看早已过期的光盘吧。如果网助过程中,我能用最好的比如iPod给小朋友们换条Internet上网线路,或者是无线网络接入设备,我的工作就超级完美了。
我还想换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可能是个柴油或者别的油发电机,或者是太阳能电池系统。这两个我还真不知道好和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