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微论第22期:报纸会消失,新闻理想永存

我发现,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它更适合小众化、碎片化阅读。就目前而言,自媒体的出现仍替代不了专业媒体的内容生产。当然,这并不说明传统媒体人员就能够高枕无忧。信息传播工具的创新,也意味着人员、技术以及受众的转移。读者的眼球到哪里,广告也将随之而至。
这个世界还需要新闻,可一旦提供新闻与获取新闻的媒介变了,作为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你将往何处去?
进入传统媒体十年有余,回首不免感慨万千。不过才十来年,这个行业逐渐成为不那么受待见的职业。这对那些当年怀揣理想与热情踏入报社,没日没夜奋斗在新闻一线的同仁,不免怅然若失,还略带点悲壮感。聊以自慰的是,报纸会逐渐消失,但新闻理想永存。(时事观察员
魏英杰)
【海南幼女案】这事件目前呈信息混乱状态,家长与警方说法互相矛盾,警方自己前后说法不一,不信任感正在加剧,真相仍旧成迷。
我不想说警方在企图隐瞒什么,但当地的表现,却无不在说明警方办案水平的低下。让人惊讶的是,家长手里居然会有带精液污迹的短裤,警方竟然没有对现场证据进行固定和保护。这或者说明,当时他们并没有怎么把这案子当作什么大事。
还有,如果那个校长真的拿出安全套准备与女生上床,而警方却未掌握相关情况,或者明知这一情况仍以涉嫌猥亵罪提请批捕,那又说明,警方根本就没有尽到办案职责。(时事观察员
魏英杰)
【手撕书】汪丁丁教授序言遭手撕一事,经本人亲自“调查”,发现实情未必如其所说。很凑巧,我在得知手撕风波前,在浙大某校区附近书店购得一本《自由的界限》。我看到手头这边序言完整无缺,连被视为敏感的倒数第二段内容也仍保存。
这说明,书已出版并进入零售渠道,而且手撕可能只是作为象征性行为进行的。换句话说,实情可能是书出版后被有关部门看到,要求处理,而出版就做了这么一个“补救措施”。这么做,我认为真的已经尽力了。(时事观察员
魏英杰)
关注“时事微论”,获取时事鲜辣点评!
1、打开微信,在添加朋友中的搜号码输入:shishiweilun;
2、打开微信,在添加朋友中的查找微信公众帐号输入:时事微论
3、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前一篇:报纸会消失,但新闻理想永存
后一篇:时事微论第23期:诈弹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