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设交通委还购买新公车吗?

(2011-01-06 15:16: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新设交通委还购买新公车吗?

文/魏英杰

北京市机动车调控措施已开始施行,1月4日是16区县的对外办公窗口开放首日。

有两个情况值得注意:一是,相对于网上申报系统于17个小时内收到市民近6万份申请的“盛况”,当天各现场窗口合计仅收到市民近千件申请;二是,随着调控措施的开展,多个区县已经成立或即将成立交通委来负责办理摇号购车事宜。

令相关部门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区县原本用来应对“人潮汹涌”而搭建的大棚,如今因“门前冷落车马稀”随即面临废弃命运。实际上,这一点并非难以想象。按相关调控措施,全市每月放出2万台小客车指标,落到各区县平均下来也就一千多台,再平均一下,每天各区县也就数十台的放量。在这情况下,除了那些不熟悉网络的或者想亲自体验政府办公效率的市民,大概没多少人愿意到现场办理申请手续。事实也已证明了这一点。

反倒让人想不到的是,为了实施摇号购车措施,各区县如此高度重视,乃至于纷纷设立交通委来办理此事。照理说来,新设交通委是为方便市民办事,应当欢迎才是。可问题是,既然现场来办理摇号购车申请的人数如此之少,专门设立一个新部门是否还有必要?就算确有必要,这个新成立的部门准备安排多少工作人员、每年的相关经费预算多少,是不是也该向公众通报一下?

有句名言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道理用在这里也挺合适的。如果说,小汽车指标申报管理职能可以通过各区县的行政审批窗口来进行,增加交通委这个部门不免多此一举,徒增浪费。保不准有人会问:既然新设立了交通委这个部门,除了进人进编制安排预算,是不是也会给新部门配公务车啥的?如果每个区县配上几辆新车,虽则加起来顶多也就数十辆,可这毕竟也是给北京城添堵不是。倘若如此,这个新设立的部门难说不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为实施车辆调控而新设立的部门,结果反倒增加了城市道路的负担。

当然,这只是基于“常理”的假设。实际情况会不会这般演化,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何况我也知道,各区县成立交通委已是板上钉钉,绝无叫停可能。但在这里仍有必要强调一点,这个新设部门人员经费如何安排,又将如何来保障摇号申请程序的公开、公正,相关部门不仅自己要有个谱,而且也要让公众心理有个准数。这是因为,政府行政越公开化,才越能够赢得公众的肯定与支持。

把话说明白了,这事情还是要办得公开透明一些。毕竟,小汽车摇号申请措施万事尚在开头,不能因此开个不好的先例,或者埋下这样那样的隐患。政府新设立部门本非小事,更不用说这对北京机动车宏观调控的大局也有着重大影响。在这里真诚期望,各区县新设立的交通委开好局,走好第一步。

2011年1月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