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软禁”的代课教师情绪如何稳定
(2010-02-10 00:48: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遭“软禁”的代课教师情绪如何稳定
文/魏英杰
原先以为代课老师应该在乡村的多,城里少一些。没想到深圳如今至少还有6000多名代课教师。1月8日凌晨,代课老师张国军等三人向媒体求救,称被深圳南山区警方、教育局“软禁”。随后,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确认这一消息,却称这只是在“帮助老师们了解政策,稳定情绪”。
据称,这三名老师在日前当地组织的“转正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担心从此失去入编机会,因此“采取了不理性的行为”,在网上和Q群发表偏激言论,并表示要到省里有关部门上访。这就让人搞不懂了,在网上发表意见,找有关部门上访,犯了哪门子国法?担心这些言论“影响到节前社会的安定团结”,又是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先不提代课教师的总体现状,有人对政策不了解,有意见,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社会不可能到处一片和谐,那样的话肯定是个假象。有问题解决问题,既然人家有所不满,教育部门官员就该耐心解释,妥善解决,否则平时养你们这些官员干什么?现在把人家弄到一个地方去,几天了都不让回家,这不叫软禁又是什么?这还不说,就算为了开导、说服他们,有必要找警方介入吗?这样做难道就能让老师们口服心服?依我看,采取这种措施来稳定代课教师的情绪,实质就是借公权力打压个人,干涉个人自由,这才是万万要不得的违法行为。
我当然没有天真到这种地步,会认为当地教育局官员不懂得这种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老师们被带去“喝茶”,更有可能是因为官员们担心自己的乌纱帽落地。只不过,这种不无强悍的维稳思维和措施都是在败坏政府形象,最终受影响、受损害的也将是政府的整体公信力。
遗憾的是,并非一时一地存在类似思维和做法。上个月,有报道称国家将对数十万代课教师进行最后清退。主持人曾子墨在微博上透露,凤凰卫视采访到甘肃一名代课老师,节目后来却难以播出。这位老师给节目组打电话说,当地政府威胁他,假如接受电视台采访,他将立即被清退。他向节目组哀求道:“我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如果报道我只有死路一条。只想平淡了此残生,毕竟我还要生活在这个县,孩子还要上学。请一定帮我,看在我苦了一辈子的份上。”
看吧,这就是一些地方官员的嘴脸。他们对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代课老师不仅不感恩,而且连块“肉骨头”都不肯给,甚至还不许人家吼两嗓门出气!问题是,靠捂盖子让代课老师噤声能够捂多久呢?很显然,如果不从根本上妥善安置代课老师,依赖压制手段也许能让一任两任官员暂时躲开这块“烫手山芋”,但到最后这个问题仍然无法逃避,而且拖得越久越容易让人心凉,乃至于悲愤。到那时候,谁来为此负责?
实际上,只要政府部门拿出诚意,直面现实,以合理、公平的方式消化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分批转正或终止聘用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要做到合情合理、公正透明,千万不能良心被狗吃了,随便给个几百块钱就把老师们扫地出门。还不得不说,当国家教育部门不把代课老师真正当老师看待,而是称之为“代课人员”,有关部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上就已经错得十分离谱。在这背景下,深圳教育部门随意把代课老师们请出来“喝茶”,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我倒想看看,这回深圳教育部门会采取什么办法来稳定广大社会群众的情绪。
2010年2月9日
文/魏英杰
原先以为代课老师应该在乡村的多,城里少一些。没想到深圳如今至少还有6000多名代课教师。1月8日凌晨,代课老师张国军等三人向媒体求救,称被深圳南山区警方、教育局“软禁”。随后,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确认这一消息,却称这只是在“帮助老师们了解政策,稳定情绪”。
据称,这三名老师在日前当地组织的“转正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担心从此失去入编机会,因此“采取了不理性的行为”,在网上和Q群发表偏激言论,并表示要到省里有关部门上访。这就让人搞不懂了,在网上发表意见,找有关部门上访,犯了哪门子国法?担心这些言论“影响到节前社会的安定团结”,又是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先不提代课教师的总体现状,有人对政策不了解,有意见,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社会不可能到处一片和谐,那样的话肯定是个假象。有问题解决问题,既然人家有所不满,教育部门官员就该耐心解释,妥善解决,否则平时养你们这些官员干什么?现在把人家弄到一个地方去,几天了都不让回家,这不叫软禁又是什么?这还不说,就算为了开导、说服他们,有必要找警方介入吗?这样做难道就能让老师们口服心服?依我看,采取这种措施来稳定代课教师的情绪,实质就是借公权力打压个人,干涉个人自由,这才是万万要不得的违法行为。
我当然没有天真到这种地步,会认为当地教育局官员不懂得这种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老师们被带去“喝茶”,更有可能是因为官员们担心自己的乌纱帽落地。只不过,这种不无强悍的维稳思维和措施都是在败坏政府形象,最终受影响、受损害的也将是政府的整体公信力。
遗憾的是,并非一时一地存在类似思维和做法。上个月,有报道称国家将对数十万代课教师进行最后清退。主持人曾子墨在微博上透露,凤凰卫视采访到甘肃一名代课老师,节目后来却难以播出。这位老师给节目组打电话说,当地政府威胁他,假如接受电视台采访,他将立即被清退。他向节目组哀求道:“我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如果报道我只有死路一条。只想平淡了此残生,毕竟我还要生活在这个县,孩子还要上学。请一定帮我,看在我苦了一辈子的份上。”
看吧,这就是一些地方官员的嘴脸。他们对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代课老师不仅不感恩,而且连块“肉骨头”都不肯给,甚至还不许人家吼两嗓门出气!问题是,靠捂盖子让代课老师噤声能够捂多久呢?很显然,如果不从根本上妥善安置代课老师,依赖压制手段也许能让一任两任官员暂时躲开这块“烫手山芋”,但到最后这个问题仍然无法逃避,而且拖得越久越容易让人心凉,乃至于悲愤。到那时候,谁来为此负责?
实际上,只要政府部门拿出诚意,直面现实,以合理、公平的方式消化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分批转正或终止聘用也不是不行,关键是要做到合情合理、公正透明,千万不能良心被狗吃了,随便给个几百块钱就把老师们扫地出门。还不得不说,当国家教育部门不把代课老师真正当老师看待,而是称之为“代课人员”,有关部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上就已经错得十分离谱。在这背景下,深圳教育部门随意把代课老师们请出来“喝茶”,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我倒想看看,这回深圳教育部门会采取什么办法来稳定广大社会群众的情绪。
2010年2月9日
前一篇:电影很残酷,国货当自强
后一篇:一场角色错位的招商誓师大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