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是个Party,要让市民Happy

(2010-01-09 21:57: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世博是个Party,要让市民Happy

文/魏英杰

为了让公众充分了解世博会期间的交通组织保障工作,上海于1月8日至18日通过东方网等网站对《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进行全文公示。据悉,公示结束后,世博交通组还将组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媒体,详细解读相关内容,以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世博交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公示方式问策于民,自然是个好办法。不过,粗略看过方案全文,总的感觉还是有点晕。这倒不是说方案做的不好,其实各种措施看上去还是蛮合理的,只不过内容过于复杂,就怕一般市民没耐心看完,或者看了之后仍然莫名所以。看来,10天的公示时间还是稍嫌短暂,采取的公示手段也不够多样化。如果能够采用更多办法,比如通过3D效果及电视短片等形式,大概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从方案本身来看,无论是世博交通的总体思路,还是基本策略以及管控区、缓冲区、引导区的设置,都是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分成红、橙、黄三级的客流预警管理办法,更是方案的一大亮点。这样做体现了按不同的实时交通状况进行管理的需要,也有利于整体调度、合理分配交通资源。当然,预设方案和实际操作总会存在一定差距,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广泛征集民意后,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一个好预案就应当把不可预见的状况降低到最小程度,所以不必为了急着出台方案,而白白失去这个和公众进行良好沟通互动的时机。

特别是,方案的许多细节还有待于细化和规划,容不得半点马虎。比如说,世博期间交通保障的基本策略是倡导公交出行,均衡入园客流以及采取适当管理措施。毫无疑问,与倡导公交出行相适应的措施就是对私家车等交通工具进行限制。那么,这除了加大公共交通力度,还需要做好公交、地铁与民众出行的对接。不敢说“无缝对接”,但总不能这头限制出行,那边还让市民走大老远的路才能搭上公交车。此外,对于外来游客还需要设置相应的、便利的换乘枢纽中心,才能起到引导客流的目的。据称,北京奥运会期间,曾经发生大量人群从场馆出来后既打不到车,又要走老远路才能抵达地铁的情况。可见,类似这种细节性的纰漏,一旦被放大后很可能影响全局,不得不慎。

举办重大活动,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活动、生活两不误。不管这边活动搞得热火朝天,那边老百姓仍然可以安然地过自己的生活。但大家都明白,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尽管世博交通的总体原则是“整体保障、突出世博”,重点其实还是落在“突出世博”这四个字。世博会在上海举行,社会正常秩序难以避免地会受到一定影响,市民日常生活也不能不有所牺牲。对此,许多人都能够加以理解,乃至于无条件支持。只不过,在交通保障的天平向世博倾斜的同时,政府部门仍有必要尽最大可能地保障市民的日常生活。这也是赢得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和配合的一个前提。

这样想的话,不光相关交通方案要事先公之于众,但凡出台什么限制性措施,还有必要耐心向公众解释,并及时做好配套工作。比如北京奥运会实施按尾号限行,其配套措施就是公交车票实行大幅优惠。有的网友在公示方案后,也提出了类似建议。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主动作出表率,采取封存公车等措施减缓道路交通压力。如此的话,也才能够从心理和实质上补偿民众,让广大市民以更积极、热情的态度参与世博。

上海为迎接世博会的到来已经准备很多年,近年来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其中艰辛想来为广大民众所有目共睹。话说回来,世博会终究不过是个Party,举办世博会理当让所有人都感到Happy。大家也都知道,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所以,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的宗旨不仅在于保障交通顺畅,更在于保障市民日常生活不被打乱,从而让每一个生活、旅游在这座大都市的人都能感受到世博会的魅力!

2010年1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