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酸奶
那天在北京宛平城内一大妈的饮料摊前要了一罐北京老酸奶。
过去去北京出差,总喜欢喝那种白色罐装的酸奶,开始不习惯以为是吃进一已经是嗖了的东西,多喝了就习惯了,其实就是那个味,地道。这一次却感觉像是超市里卖的那种小盒装酸奶,掺入了太多的装饰味,原来的那股酸味不见了,很失望。
我问大妈:“怎么变得不是过去的味了?”大妈一句话把我呛着了:“现在连人都变了,还有什么不变?”
出去旅游,总想看看当地的土味,也是原味。但是现在很少看到了。我曾经在浙江镇海住过几年,那里的高墙、木屋,关门的咯吱声,走在木制地板上的吱嘎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美妙。但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了。过去的痕迹拆掉了,几百年的建筑荡平了,连城中的那条小河也不见了,整个看上去与中国任何一座城市一样,貌似高楼繁华,其实毫无味道。“爸爸在哪”节目有一次在浙江的一个小镇拍摄,那种旧式的民居立马吸引了游客的兴趣,据说现在那里已经是游客人满为患了。其实,回过去30年,浙江的小镇到处都是这样。
这种拆旧盖新在中国大地到处都是。上海外滩源有一座130多年历史的远东第一游泳池,同济大学阮仪山教授等专家竭力呼吁保留这座珍贵的历史建筑,但仍然被无情地敲成一堆碎砖,原址上被铺上了一层草皮,还有在原地树上一座不伦不类的门楼表示纪念。将这么一座百年历史建筑拆掉,难道仅仅是为了换上一层草皮?
北方的山西平遥古城保留得不错。只是“晋商”太会做生意,面粉料的菜点能要出肉价钱来。也难怪他们。租金沉重,一年只7、8个月的游客生意,不抓紧能行吗?相比之下,还是北京宛平城来得古朴。城门洞开进出无限制,城墙依旧,城内依然是过去的原样,县衙门大门紧闭,城墙封闭,则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的旅游资源白白浪费?当然,也有有变化的,那就是甜得发腻的“老酸奶”。
都说时间是把杀猪刀,岁月在旧物上刻上一道又一道痕迹。也正是因为这岁月的痕迹,才使得历史留给后人那么多回味和珍贵。
不得不联想到中国的足球,尽管这有点不合时宜。当年冲出亚洲走进世界杯的五里河体育场没有了,在原地耸立起一座座商业楼,而这个体育场建成才18年。在足球世界里,还没听说哪座体育场(足球场)仅建了18年就被拆。如果你行走在欧洲,随便走进一个咖啡馆,都是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中国足球,其实与五里河和苏州河畔的那座百年泳池一样,虽然改头换面成“超级”,但还是那罐变了味的酸奶,新式的职业外装下,透着的却是掩饰不住的官办的愚笨和自作聪明。
前一篇:中超,搞不定一块草皮吗?
后一篇:上海德比 竞登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