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大石山水作品三幅

(2012-03-09 15:18:23)
标签:

刘大石

山水

收藏

文化

分类: 家有古玩
http://s12/middle/537d9596gbaca46a5bcd3&690

长 :95cm    宽 :357cm    材质: 纸本     形式: 画心    


注:此拍品约为30.52平尺
完残状况:边有小口

http://s16/middle/537d9596gbaca36e999ff&690

长 :67cm    宽 :133cm    材质: 纸本     形式: 画心    


注:此拍品每幅约为8.02平尺,共两幅。
完残状况:边有小口

    刘大石,1963年生,河北泊头人。自幼受家庭熏淘酷爱绘画,1985年考入河北师大美术系,擅

山水。

    二十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并探索追求墨色变化丰富宁静自然的画风。

    作品多次被日本、台湾、香港及东南亚收藏家收藏,传略被《中国美术家名人录》,《中国当

代青年实力派画家名录》,《中国书画家名人录》收录,并在台湾新时代画廊、新加坡百盛与马来

西亚创价协会文化会馆举办个人画展。
    传统型中国画的生命活力,体现于它仍在流动和演进;但这种流动演进不采取突变、质变而采

取渐进的方式。它的内容、情感、具体程式、画法与风格都不断新变,但不改变由其基本语言方式

决定的传统(民族)风格。

    这一原则可借梅兰芳“移步不换形” 的戏曲改革主张来表述。依照吴小如先生的解释,“移

步”是有所前进,“不换形”是不改变它的基本特色。对中国画而言,不换形就是不改变它的笔墨

语言方式——包括它的材料工具和相应的程式性,对力感、节奏、韵致的要求,以及对道与技、心

与物、形与神、人格与风格和谐关系的追求等。以笔墨方法为主但又适当借鉴西法的“不变形”之

作,如李可染的山水画、张大千晚年泼彩泼墨作品,仍可列入此类——古代中国画,也并不绝对的

“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