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安全保底可转债转股价 |
分类: 可转债投资 |
※问:博汇纸业近期开会要下调转股价,是否有套利的机会?买正股好还是买转债好?
答:谢谢您的提问,您说的我们称之为“到期转股”,已经阐述过多次,不妨在这里再次明确一下。
“到期转股”,只有在以下两个前提下才能成立:
1、 转债存续期5、6年内市场和股价一直波动很小或单边下跌,股价一直没有上涨30%以上的机会,一直延续到转债快到期;(被动形成)
2、 公司可以非常精准地控制股价在5、6年时间不上涨30%以上,并精确控制股价在5、6年后的某一时间点(到期赎回前后)刚好超过到期赎回价。(主动操控)
但实际仔细品味,您会发现这几乎是废话。因为:
1、 大盘和个股股价波动不以上市公司的意志为转移,5、6年内出现一次30%以上的上涨是大概率的,而且一旦发生了,股价虽然是被动上涨,但上市公司估计不会“主动”拒绝这样的“好事”,反而去打压股价;
2、 公司“如果”能够做到“可以精准地控制股价5、6年一直波动很小不上30%+”,那么一定更加能够控制股价在5、6年内上涨一次30%+造成强赎,这样不但利益巨大,而且比“精准地控制股价5、6年一直波动很小不上30%+”其实更容易;
3、 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5、6年都没有上涨30%一次的可能”,本身就不值得持有。比如深机、中行转债就很有这样的潜力,也是我们一直承认其安全但不重点推荐持有的。
4、 博汇、新钢、唐钢转债其实都上过140元,两钢转债一度还上过170元。到最后1年、半年,才是应该提高警惕“到期转股”的可能的;从第一年就直接看到“到期转股”还是太武断了,哪怕是中行和深机,我们也是到第三年才提示这样的可能性。实际上,钢铁是个很低迷的行业,但低迷的行业不一定没有周期,更不一定没有波动。南山转2的199元、锡业的400元、美丰的188元、海化的465元、招行和招商地产的200多元,但一再说明反而是周期行业往往出牛债;
5、 为什么给高成长、多题材、小盘股给予更高的安全线,给大盘、无回售、惰性转债以更低的三条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和经验。
6、 “到期转股”这个名词是安道全团队首创的,虽然到目前还从未发生过,但从理论上是可能的。周报从去年即开始提示博汇和中行、工行的可能性。
7、 “到期转股”其实比到期还钱还难操作,而且只有到最后几个月才是一种选择。但惰性转债和优质大盘转债容易做到,因为股价一直缓慢上涨或走平,估值和PB很低,不容易下跌。两行和深机都是较好的例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分析转债还是立足于转债个体,并进行立体性分析。不能因为前面几个转债都“这样”(到期还钱)了,以后的转债就会也“这样”。反之亦然:前面几个转债都“那样”(强赎赎回)了,以后的就会也都“那样”。
实际上,在唐钢、新钢和博汇之间的时间段,还是有很多转债实现了强制赎回的,而且价格不低于140元乃至188元,如美丰、巨轮2、国投、中鼎等等;没有发生强制赎回的,也有很多上130元乃至200元,如重工、川投、海直、东华、华天、同仁堂等等。
人各不同如其面,债也如是。如果相亲先见到的是凤姐、芙蓉姐姐等,就放弃了对异性的梦想遁入空门(乃至更糟),那么多年以后有幸见到林志玲、刘亦菲或几位冰冰、几位日本老师,“老衲”们、“东方不败”们、“基友”们是会肝肠寸断的。
同样是女性,女人的差距是很大的;同样是转债,转债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显然,聪明的做法是:既不能饥不择食,也不能因噎废食。
答:谢谢您的提问,虽然您的逻辑和结论比较与众不同。
其次,如果排除了“债券崩盘”和“股票整盘”的假设前提,那么转债相比两者还是具有优势的。就数量而言,债券先后发了上千,发行资质审核宽松,债券主体素质参差不齐,而转债的发行条件严格得多,且数量历史上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只,风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条件是:
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7%,
募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负债率合理。可转债发行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可见,这个条件比纯债发行条件严格得很多,起码没有像湘鄂情、超日、华锐风电等等这样的危险企业。
相对股票来说,可转债有明确的到期赎回保底价,以及中间的利息,这是明文写入发行募集书和发行公告的,视同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凡事不可过度,又不可凭空想象风险和收益。将风险极度最大化,对于一个傻瓜来说是明智的,但对于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是傻瓜的。
当然,臆想过高的收益,也如是。
答:谢谢您的提问。海运和民生观点没有改变。如果有的话,是对久立、长青、川投、徐工(长线)、华天略有看好,对国金、中行近期价格略有看淡(期待建仓价),对未来上市的歌尔声学等充满期待,东华则更加不可测。谢谢~
《价值平均策略》13元半价
《低风险投资之路》低风险也能高收益
投资理财书籍 投资指南书籍 徐大为 著 正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