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0713周报选登【近期热点简答】

(2014-07-19 19:10:38)
标签:

股票

安全

保底

可转债

转股价

分类: 可转债投资

※问:博汇纸业近期开会要下调转股价,是否有套利的机会?买正股好还是买转债好?

  答:有不确定套利的机会,没有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如果有,可能在106附近买入转债勉强算吧:基本保底,可能有惊喜,也可能没有(到期还钱)。个人认为博汇转债无论强赎还是违约都是小概率,当然也不是0
      我们一般不建议最后半年或1年贸然重仓参与不确定性博弈。此外,不敢重仓的机会不是机会,不保底的机会不是机会,不确定的机会也不是机会。

  对于博汇来说,强赎是小概率,到期转股(正股在转股价的107%以上)概率稍大些,到923日前中间波动一下概率更大些,但最大的概率还是到期还钱。

  正股的收益和风险都大于转债,坚定买入的更多是预测和信仰,基本和绝对安全是另外的一条路。

  意见仅供参考,毕竟安道全只是一个人类的小团体,预测未来不是本职。保证安全,比偶尔错过些美好的事情更重要。

 

    ※问:如果博汇转债也到期还钱了,加上之前的新钢和唐钢转债,就有三个了。是不是以后的转债都会这样玩:不会被强赎,只是高于到期价上一点,逼持债人不得不转股?

答:谢谢您的提问,您说的我们称之为“到期转股”,已经阐述过多次,不妨在这里再次明确一下。

 

“到期转股”,只有在以下两个前提下才能成立:

1、 转债存续期56年内市场和股价一直波动很小或单边下跌,股价一直没有上涨30%以上的机会,一直延续到转债快到期;(被动形成)

2、 公司可以非常精准地控制股价在56年时间不上涨30%以上,并精确控制股价在56年后的某一时间点(到期赎回前后)刚好超过到期赎回价。(主动操控)

    

但实际仔细品味,您会发现这几乎是废话。因为:

1、 大盘和个股股价波动不以上市公司的意志为转移,56年内出现一次30%以上的上涨是大概率的,而且一旦发生了,股价虽然是被动上涨,但上市公司估计不会“主动”拒绝这样的“好事”,反而去打压股价;

2、 公司“如果”能够做到“可以精准地控制股价56年一直波动很小不上30%+”,那么一定更加能够控制股价在56年内上涨一次30%+造成强赎,这样不但利益巨大,而且比“精准地控制股价56年一直波动很小不上30%+”其实更容易;

3、 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56年都没有上涨30%一次的可能”,本身就不值得持有。比如深机、中行转债就很有这样的潜力,也是我们一直承认其安全但不重点推荐持有的。

4、 博汇、新钢、唐钢转债其实都上过140元,两钢转债一度还上过170元。到最后1年、半年,才是应该提高警惕“到期转股”的可能的;从第一年就直接看到“到期转股”还是太武断了,哪怕是中行和深机,我们也是到第三年才提示这样的可能性。实际上,钢铁是个很低迷的行业,但低迷的行业不一定没有周期,更不一定没有波动。南山转2199元、锡业的400元、美丰的188元、海化的465元、招行和招商地产的200多元,但一再说明反而是周期行业往往出牛债;

5、 为什么给高成长、多题材、小盘股给予更高的安全线,给大盘、无回售、惰性转债以更低的三条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和经验。

6、 “到期转股”这个名词是安道全团队首创的,虽然到目前还从未发生过,但从理论上是可能的。周报从去年即开始提示博汇和中行、工行的可能性。

7、 “到期转股”其实比到期还钱还难操作,而且只有到最后几个月才是一种选择。但惰性转债和优质大盘转债容易做到,因为股价一直缓慢上涨或走平,估值和PB很低,不容易下跌。两行和深机都是较好的例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分析转债还是立足于转债个体,并进行立体性分析。不能因为前面几个转债都“这样”(到期还钱)了,以后的转债就会也“这样”。反之亦然:前面几个转债都“那样”(强赎赎回)了,以后的就会也都“那样”。

实际上,在唐钢、新钢和博汇之间的时间段,还是有很多转债实现了强制赎回的,而且价格不低于140元乃至188元,如美丰、巨轮2、国投、中鼎等等;没有发生强制赎回的,也有很多上130元乃至200元,如重工、川投、海直、东华、华天、同仁堂等等。

 

人各不同如其面,债也如是。如果相亲先见到的是凤姐、芙蓉姐姐等,就放弃了对异性的梦想遁入空门(乃至更糟),那么多年以后有幸见到林志玲、刘亦菲或几位冰冰、几位日本老师,“老衲”们、“东方不败”们、“基友”们是会肝肠寸断的。

同样是女性,女人的差距是很大的;同样是转债,转债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显然,聪明的做法是:既不能饥不择食,也不能因噎废食。

 

 

    ※问:转债是一种债券,债券如果崩盘了,转债也会崩盘;转债又有转股价,是正股的影子,如果正股崩盘了,转债也会崩盘。所以其实转债的风险其实比纯债和股票还要大,等于双重风险是不是?怎么说转债的风险比两者还要小呢,我觉得反而是投资正股和纯债更安全,或者一样的安全,对么?

答:谢谢您的提问,虽然您的逻辑和结论比较与众不同。
    首先,您立足的基础是“债券崩盘”和“股票崩盘”,如果这两个“如果”成为事实,转债确实很可能也会“覆巢之下,并无完卵”,就像如果地球毁灭了,蚂蚁和大象的风险是一样的。但仅仅限于假设的“如果”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时候投资纯债和股票一样没有安全可言,现在您还打算投资正股和纯债,实际上已经默认否定了这种假设,否则就是在明知故犯了。

 

其次,如果排除了“债券崩盘”和“股票整盘”的假设前提,那么转债相比两者还是具有优势的。就数量而言,债券先后发了上千,发行资质审核宽松,债券主体素质参差不齐,而转债的发行条件严格得多,且数量历史上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只,风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条件是: 

最近3年连续盈利,且最近3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7%

募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负债率合理。可转债发行后,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可见,这个条件比纯债发行条件严格得很多,起码没有像湘鄂情、超日、华锐风电等等这样的危险企业。

 

相对股票来说,可转债有明确的到期赎回保底价,以及中间的利息,这是明文写入发行募集书和发行公告的,视同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凡事不可过度,又不可凭空想象风险和收益。将风险极度最大化,对于一个傻瓜来说是明智的,但对于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是傻瓜的。

当然,臆想过高的收益,也如是。

 

    ※问:请问最近对转债的看法是否有改变?尤其是海运和民生,还有东华?

答:谢谢您的提问。海运和民生观点没有改变。如果有的话,是对久立、长青、川投、徐工(长线)、华天略有看好,对国金、中行近期价格略有看淡(期待建仓价),对未来上市的歌尔声学等充满期待,东华则更加不可测。谢谢~


 天猫当当旗舰店:《可转债投资魔法书》http://t.cn/RvgUNvN

《价值平均策略》13元半价  有时有货 http://url.cn/OYAGDQ

《低风险投资之路》低风险也能高收益 投资理财书籍 投资指南书籍 徐大为 著 正版书籍  http://url.cn/K0gTD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