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钢不是无情物,当年亦是海上花:——可转债到期长短优劣辩20131215周报

(2013-12-24 22:35:48)
标签:

安道全

保本

到期收益率

股票

可转债

分类: 可转债投资

股市流行简单归纳学。

 

所谓简单归纳学,就是以前面一个、两个投资品的发展路径,直接去推测下一个投资品的结果。

 

比如,上次转债打新成功了,下次不加思索地再打,反之则裹足不前;

上次追涨停成功了,再次遇到后不加分辨地闯入,反之则宁死不往;

上次美丰转债最高188元,下次巨轮2、国投、重工等等最高14X元都觉得“没有完成任务”,“那下下次博汇起码一定要到140吧?实在不行130我也忍了”……反之,再往前推,同样一个投资者,上上次唐钢以112元到期赎回收尾,因此在110以上就开始卖,到130以前完全出清转债,这个名单包括美丰、巨轮、中鼎、国投、川投、海直等等等等。

 

股市不是简单的复制和黏贴,如果这样认识生活和战斗的地方,实在是小看了市场先生的“上帝之手”。人生也如是,即使霆锋和柏芝离婚了,我们还得坚信爱情。

本月我们会另有专文讨论更深层次的《股市流行庸俗归纳学》,请参阅。

 

回到本题。

自从新钢、唐钢以自然生命寿终正寝以来,不断有人问:

“是不是所有的转债都会到期赎回?”

或者,

“是不是面值-高价折扣法 对新钢转债这样的不起作用?

等等。

 

前一个问题,在新钢、唐钢转债结束以后,确实费尽唇舌解释多次,比如转债基本要素是不是还存在?大股东的意愿和利益是否改变?统计学上仍然是绝大概率问题等等等,但效果一般:

不怀疑的不会问,怀疑的还是半信半疑。

 

到了今年下半年,问得少了。

反过来一问,原来参加了或看到了美丰、巨轮2、国投、中鼎、重工、海直、川投等等的现身说法,在烟花下改变了看法,不管懂不懂,反正先信了。

简单归纳法也有这样的好处啊~

简单不一定成功,但一定很幸福。

起码作为我们,就幸福地轻松了几天,然后……依然沉重如故,轮回早晚会回来的……果然是,后来就是问“是不是以后所有的转债都会像工行转一样用折价促转股”了……

 

后一个问题,“是不是面值-高价折扣法 对新钢转债这样的不起作用?

可以请新钢转债自己来回答。

我们特地从某个地方把“过世”的新钢转债请回来,胆小的请让一让。

放心,没有贞子,只有历史,历史数据。

 

新钢不是无情物,当年亦是海上花:——可转债到期长短优劣辩20131215周报

 

从最后几年“面值-高价折扣法 ”持有新钢转债的人,确实没有赚到钱,但也没有真正亏损,肯定是在107、104以下买入的(三条安全线,可参阅历史周报),到期107+利息,无功无过,无惊无喜;

但从开始就投资新钢转债的来说,新钢转债有辉煌的战绩——最高170元!最极端的低价是89元,最高差价近90%多,以面值-高价折扣法 的实际操作方式而言,从100附近开始买(刚刚上市的建仓价不会在107,因到期时间长,年化太低。),到90元附近重仓,则平均价格在95-98之间,在170-10=160元卖出,基本上60%的收益是有的,50%的收益也是大概率。

 

平均下来,如果从头到尾持有新钢转债,5年下来,差不多可以拿到50-70%的收益(含中间的利息),年化一下10-14%左右,差强人意。

其中,新钢转在跌下170元以后,还有一次从106到122元的涨幅,不过这个按照纯粹的面值-高价折扣法 是应该无动于衷的,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如果有人做成功了,恭喜祝福+羡慕嫉妒不加恨,但不会效仿。能在122走的人,可能在170、160、150元走成功的概率比较低。

 

同样的情况,在唐钢转债上也类似。如下图:

新钢不是无情物,当年亦是海上花:——可转债到期长短优劣辩20131215周报

 

两者既是同行业的难兄难弟,自然心电图也如影随形。上面新钢转的分析,也基本适用之。

 

最后值得说一下的是,转债最后一年值不值得持有?

一般来说,答案是【不太】值得持有,因为确定性已经不是那么高,而留有的时间余地也不是那么充裕,尤其是当业绩不振、行业不景气、PB远低于1,外加公司对还钱不那么迫切的时候。

 

该问题可延伸为转债的到期时间长短优劣之辩。

从根本上讲,“面值-高价折扣法”的精髓在于,寻找一个保本的大概率必胜“赌局”:

 “某个转债,在长达5-6年的存续期内,上涨到转股价130%以上一次或几次的概率。”

 

应该说泛泛而论,这个赌局的胜率绝对是蛮大的。但具体到个股身上,就不一定。

首先就是快到期转债,上边的条件已经悄然变成了:

 “某个转债,在长达1年左右的存续期内,上涨到转股价130%以上一次或几次的概率。”

显然,在5、6年内发生一次的概率,要远远大于1年内发生的概率;而且一个转债已经存续了4-5年,居然还没有完成提前转股,本身就说明股性和波动性不是很强,必然质地上有一些问题。

 

其次,就是我们一贯喋喋不休的大转债。

大转债尤其是没有成长性的工行、中行、石化,其波动性很小,三五年在上下20%内波动的情况确实存在,即使考虑分红下调转股价的情况,突破30%的涨幅也不是必然的。

最令人担心的是没有回售,下调转股价也不积极(有的是低于净资产而不能,有的是完全没必要,见下面分析),虽然价格往往也跌不下去,但涨起来确实比小转债难。而且中行、工行很有可能在两年后将价格自然稳定在转股价的11X%~12X%,不到130%,但依然可以逼迫持有人转股:不转股,到期10X元赎回;转股,差不多相当于以11X-12X的转债价格套现(可能还要折价,因股本增多了),但总比10X高。

 

最后,就是那些毫无进取心和爆发题材的所谓“垃圾转债”。

以前的三大垃圾转债是中海、歌华和深机。

从数据上看,其共同特点是,到期时间长、到回售时间长(无动力下调转股价)、转股价非常高、溢价率非常高、股价长期萎靡等等;

从正股上看,就是业绩不振而且暂时没有好转的迹象、没有题材、股性较差、波动不大的绩差股或周期性不景气股。

再简而言之,就是相对来说:

 “某个转债,在长达5-6年的存续期内,上涨到转股价130%以上一次或几次的概率不太大。”

市场是聪明的,既然不太大,给出的价格就很低,以上三个转债就长期在90多元徘徊,很能说明问题。

 

当然,事物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以中海为例,以前曾经88元,虽然很便宜,但存续时间长达5年多,年化不过3-4%,离回售时间也长达三年,BDI指数只跌不升;现在虽然91元多,但到期时间已经缩短到3.6年,年化一度5+%,离回售时间不到两年,隐含回售率6-7%,BDI指数已经从最低点900多到2200多点。因此,不能以老眼光看扁一个转债一辈子,辩证法还是要在此闪耀一下人性光辉的。假设有一天,中海的价格可以到年化6-8%,剩余时间不过2-3年,BDI指数稳定或劲升的话,垃圾里也能生产出保底的金银首饰。

同样,歌华和深机也有一些变化,比如歌华PB大于1,有下调空间(虽然短期没有意愿),有“宽带中国”和“三网合一”题材;深机原来的PB远远低于1,现在也基本回升到1,而且T3航站楼提供了一些题材。但,向好不是马上变好,仍然需要观察是否真正从量变到质变的微妙转折(起码目前没有)。

再比如博汇,也是快一年到期了,是否一定会像新钢、唐钢转债一样的结局呢?

只能说概率比较大,但毕竟三者还是有区别的。唐钢是国企不缺钱+想用资产注入圈大钱,新钢是国资委不让操作,而作为民企的博汇就自由度大得多,对资金的渴求也大些。博汇的好处是每股净资产6.12元,每股未分配利润和每股资本公积金2.3元多,不是前两者能比的。如果善用人民币升值、土地流转、政策改革等等一些东风,搏一搏的机会要比唐钢、新钢显然要大一些。尽管如此,最后一年毕竟是“背水一战”,前有需要拉升股价30、50%+的高崖峭壁,后有无数套利大军的虎视眈眈,其确定性和上涨容易度远远不如还有几年时间那么充裕和从容。提前转股最好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才能兵不血刃解决问题;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大股东要干什么,已经不是盲点了,而是大盗基德的公开盗窃表演了,难度可想而知。不信,前者,如美丰、海直(虽然未成功,甚至不是主动的,但已经完成一半);后者,如重工、川投,无不说明“兵贵神速”和“悄悄进村、打枪不要”的好处。

 

总而言之,只能说可转债到期越长,出现质变和正向黑天鹅的可能性越大;时间越短,则概率越小(时间的发酵作用)。但必须同时考量可转债正股的爆发可能性。一个二师兄债,可能过了100年还是喜欢窝在高老庄圈里;一个大师兄债,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穿上小短裙马上还能上天入地。

因此,不要问长短,问优劣,只要自己不时地重新审视一下:

 “某个转债,在剩余时间的存续期内,上涨到转股价130%以上一次或几次的概率有多大?能有多高?”

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附1:兴全基金杨云对唐钢、新钢转最后一年的判断相当之老到,我们也获益良多,不妨参考之;

附2:新钢转债、博汇转债这样的快到期转债,100%保底而有可能中低收益,要么不做,要么重仓,否则对资产贡献不大,即使赢了只是娱乐而已;

附3:题目中“亦是当年海上花”,意味当新钢转170元前后,钢铁市场反弹情绪高涨,市场传言宝钢欲兼并新钢,武钢也有意插足,一女两家抢,新钢当年确实一步之遥嫁为“上海之花”。

 

收费和套餐情况请见书的234页,或者参看博客首页置顶文章blog.sina.com.cn/hj10n。谢谢!
2014年优惠和新价格请见最新周报的专文列表+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