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拟合沪深300指数

(2008-05-20 12:17:03)
标签:

基金

证券

etf

沪深300

拟合

分类: 指数基金投资

   为什么是沪深300指数?

   因为目前沪深300是跨越两市的最重要指数,所谓超越指数,主要就是指超越它。当然还有中证指数,可惜还不太被认可,而且跟踪他的指数基金几乎没有。此外,将来要出的指数期货也将使用的是沪深300,因此,目标就是它了。

 

   为什么要拟合它?

   对,买嘉实300、大成300、国泰300这些现成的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不好吗?

   不好!

   这些所谓的指数基金,是伪指数基金。他们收的管理费远远高于ETF指数,在国外是根本不会被划入到纯指数基金的,短期看没有什么,但是我们指数投资就是要长期的,因此长期的费用损耗极大。在中国,只有五个ETF可以算是真正的指数基金吧。关于这一点,之后我会有数据专文论述的。

   因此在没有300ETF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先拟合它,就是用购买ETF的方式模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

 

   为什么是上证50和深100ETF?

   因为中国当前只有5个ETF:华夏上证50ETF、华安上证180ETF、友邦华泰红利ETF、易方达深100ETF、华夏中小板ETF。红利ETF没有代表性,沪深300没有中小板,因此两个虽然我都很喜欢但是在此没有意义。剩下的华安180etf也不错,覆盖面更广,但是缺点是它的起始净值是2.99元,将来不好跟踪;其次如果长期持有的话感觉华安公司不如华夏(中信旗下啊)长久;然后就是它和沪深300的拟合度不如上证50ETF,请看下图:

用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拟合沪深300指数

 


   好的,现在开始了!

   先是50%的上证50ETF + 50%的深证100ETF。如图:

用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拟合沪深300指数

 

       喔!拟合度相当高!还微微战胜沪深300一点点。

 

       接下来是70%的上证50ETF + 30%的深100ETF,相对来说,这个的市值权重比前面一个要合理些(上海市值比深圳市场大得多)。如图:

用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拟合沪深300指数

     可见,这个的拟合度更高,基本重叠。(截至5月16日,沪市流通市值新报57916亿元;深市流通市值报23741亿元,流通市值比是:71%:29%)。

 

           以下是30%的50ETF + 70%的100ETF,意义不大,仅供参考。

用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拟合沪深300指数

 

     这次是组合战胜沪深300得更多一些。不过这个意义并不大,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逼真拟合沪深300,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收益。

     其实明眼人看出来了,深市的比重越大,战胜沪深300指数的幅度越大,呵呵,如是如是,请看下图上证50ETF、深100ETF和沪深300的走势比较图:

用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拟合沪深300指数

    奥妙就在这里:深100ETF战胜了沪深300,上证50ETF则略为落后于沪深300指数。因此,自然深100ETF的比重越大,其超越沪深就越多啦。

 

    不过,这个结论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在这里就是从2006年4月到2008年5月为止。为什么只选这段时间?因为2006年4月之前还没有深证100ETF基金,没有数据可比,有想法不能实现啊。

    因此你要是觉得:多买深100ETF指数+少买50ETF能更多战胜沪深300,我只能说不一定,因为深100ETF只是在2006年到现在这两年时间跑赢了沪深300,并不一定年年都跑赢;反之上证50ETF也不一定年年跑输沪深300,呵呵。

    不过,抛开数据不谈,以基本面而论,沪市50里面大多是蓝筹股,好多还是国家管制价格的,比如中石油和中石化,跑得臃肿些倒还真是;深市100多成长股,如万科、深发,跑得强劲些也在情理之中。按照这个思路,如果你坚信中国未来的市场是持续“东北偏北”的,多配些深100ETF倒不失为一条战胜沪深300的思路。

 

    结论:

  • 逼真拟合沪深300的最好组合是 70%的上证50ETF + 30%的深100ETF;
  • 偷懒的组合是  50%的上证50ETF + 50%的深100ETF,效果也很好。

   我在接下来“10年持有中国指数”的试验中,决定采用的是50%:50%的组合。

   我是一个懒人,呵呵;

   我还是一个相信中国的人,指数“东北偏北”不敢奢望,也不喜欢,“东北偏东”还是期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