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宫地顶1

(2024-05-23 15:39:47)
故宫地顶1

一、故宫的地

故宫时时都在修缮中,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与维修工人交谈得知故宫的地面的建成:平地六层砖,墙下一丈深。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经历了好几百年的沧桑,砖砌而成的地面仍然平平整整没有下陷或上凸但表面显得斑驳破损,经过维修,好看是好看了,但总觉得有用赝品去替换文物的感觉,地面精致倒是精致如游乐园地面了,可是本来彰显的厚重的历史味道呢?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故宫的殿堂内铺设的是“漫地金砖”。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漫地金砖”的烧造工艺已失传,据传从取泥到烧成须两年,工艺繁复,烧制费用不菲,古时一块砖贵过一两黄金故称金砖。(据说要用太湖的澄泥,光是烧就要烧制三次,每一次用不同的燃材烧三遍,其中有一遍是用稻壳闷烧,烧足130天,最后用桐油浸泡)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铺设时没有现代的水泥现代的胶,却平平整整,严丝合缝。漫地金砖的特点据称有四:坚如铁、色如墨、敲如磬、断无孔。第一条看来言过其实,太和殿正中门前的金砖经无数游人的践踏后,目测已然磨损了约有两寸,比铁的坚硬还是要差不少!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但想一想故宫现在是限流每天不超过8万游客这好几万游客几乎都必到太和殿门前转转,若人数打个对折,一年下来都有千万双脚底要在此处磨一磨,几十年累计有几亿次摩擦在此发生,每人哪怕只磨掉一纳米厚的砖屑,累积起来也了不得的,故宫无奈只好将正中的地面用栅栏隔离开来,禁止游人踏入。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禺人偶多次跑到故宫溜达,八十年代初去时不但可进太和殿,连龙椅下面高台的台阶踩在上面都没人管(当时我只上了两级台阶没敢造次登上最高处更没敢到龙椅上坐一坐,皆因目观龙座,龙气颇重,我这身板太小肯定压不住怕倒霉哟)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到1986年境外来拍电影“末代皇帝”居然还能被允许在故宫内实景拍摄(这么多电线灯光等等火情隐患想想都恐惧),后来就再也不准了;再后来游人也不准进太和殿堂了;再再后来游人也不准踏入太和殿门外正中了。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以前拍过一张“夕照太和门”,被雪花啤酒拿去在CCTV和凤凰TV打了一年广告,这是等到正确的日子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天气正确的光线下偶得,还想换个更好的镜头再去拍得更精致一些,这才发现:已经没有正确的地面了,原先的木地板已经改铺成黑色塑胶条纹地板,这种光影效果再也没有了。

综上结论:要想玩,得趁早,早一年比晚一年好,晚了就可能好东西一去不复还了。

二、故宫的顶

好多朋友从幼儿园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高大宏伟的天安门是国徽图案的组成部分是祖国的象征,其实在故宫建筑群中天安门的建筑级别并不算最高,建筑级别的标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屋顶,屋顶的最高级别是太和殿那种顶,称为“庑殿顶”。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从形象来看庑殿顶由于有五条屋脊、四面屋顶坡,又俗称五脊殿、四大坡。太和殿是有两重房檐的重檐庑殿顶,是最高规格了。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天安门的顶的主屋脊只有一条,属于重檐歇山顶,级别要低一点。

故宫内的庑殿顶建筑有好几座。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在皇上的房子中太和殿是最高等级的建筑吗?还不是,从屋顶来看,还有一处比太和殿还高级一点点的重檐庑殿顶建筑,那就是太庙(在现劳动人民文化宫内),从卫星地图来看,它的重檐庑殿顶比太和殿的还要大一点点。

按皇家的规矩,屋顶包括屋顶的琉璃瓦所用颜色是有等级的决不可越制(南朝鲜的“王宫”不敢用庑殿顶不敢用黄色琉璃瓦就是因为按制只是一个藩属国的王)。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大清完蛋了,大清的规矩当然滚一边去了,老子管它什么等级不等级,要修就修,任性。

1921年落成的协和医学堂的重檐庑殿顶楼房(此图片源自网络)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建于1936~1947年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庑殿顶(此图片源自网络),

故宫的地和故宫的顶

北京图书馆(此图片源自网络)

故宫地顶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故宫地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