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13/22/7694699_164114621.shtml
一目均衡表 的一般介绍和应用分析
要想在投资/投机市场上稳定获利,就要对其进行研究: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良好的心态
基本面分析决定市场的方向,由于市场炒作的焦点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化,一般投资者很难把握;技术分析则是一种有效的判断大市的走
向和走向的波动的工具,确定入场点
技术分析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 是K 线,移动平均线,形态,支撑和阻力,趋势线。其他的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找到一种适
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且严格执行交易纪律,才能在这个市场长期生存
本期就技术分析的
种方法
《一目均衡表》作 简单介绍,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买卖系统
第 讲:《一目均衡表》的 般介绍
. 《一目均衡表》的组成:
1. 一目均衡表的简单用法
2. 时间论(一般时间之窗,对等时间之窗)
3. 波动论(Ⅰ,V,N,S 波)
4. 价格量升幅度(对应波动论)
5. 酒田五法 (组合K 线)
1. 《一目均衡表》由一目山人(本名:细田吾 )将艾略特波动理论和江恩理论结合起来,经过20 年的研究,在1969
年开始相继发表7 部作
完成(1982)的
2. 优缺点
优点:单边市效果非常好
缺点:平衡市比较难判断方向,需要各人仔细研究和体会
3. 一目均衡表与波动理论
共同点:两者都是古典的分析方法,学问深奥,不乏有許多信仰者。一目均衡表和艾略特波动理论都研究时间和价格的关系,其规律来源于自
然界,少不了「悟性」。
不同点: 目均衡表基于市场过去的价格制作图表,将过去、现在、将来结合在
起通过想象来推测价格的波动;适合中长期分析。
艾略特波动理论从价格图表推测形成的波,并从波形中主观推定波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检验其正确性,且要不断地修正所推定的位置;
适合中短期分析
4. 其他
学习网站:http://www.mars.dti.ne.jp/~usr/ichi/toha.html
一目均衡表名称:Ichimoku
Kinko Hyo
软件:MT
MT 的官方网站是http://www.metaquotes.net/
二. 一目均衡表 (5 条线)简单说明:
1. 转换线(Tenkan-sen)(红线)
转换值= (包含今天的9 日的最高价+9 日的最低价)/2
2. 基准线 (Kijun-sen) (蓝线)
基准值= (包含今天的26
日的最高价+26 日最低价)/2
3. 先行上限1
(Span A) (转化值+基准值)/2
4. 先行上限2
(Span B)
(52 天的最高值+52 天的最低值)/2
云层由Span A
和Span B 组成
5. 延迟线
(Chinkou Span ) (绿线)
当天的收盘价作为26 天前的延迟线
于参数:9,26,52 的来源: 年52 周,每月26
个工作日
参数是可以改变的
----------------------- Page 2-----------------------
三. 一目均衡表 (5 条线)的简单用法:
1 基准线(最重要)
基准线的方向表示汇价的方向,基准线的上升是汇价的上升的必要条件;
汇价在基准线的上方为强势,此时基准线作为支撑;
汇价在基准线的下方为弱势,此时基准线作为阻力
2 转换线
转换线的方向表示汇价的短线方向,同基准线的用法 样,作为短期的支撑或阻力;
转换线从下向上穿越基准线,汇价转好;
转换线从上向下穿越基准线,汇价转弱
3 云层
汇价在云层的上方为强势,云层作为支撑;
汇价在云层的下方为弱势,云层作为阻力;
云层最弱的地方容易变盘
4.延迟线
延迟线的方向表示汇价的方向;
延迟线在汇价的上方为强势;延迟线在汇价的下方为弱势
第二讲:波动论
最有名的波动理论为艾略特波动理论;日本有三段高下论。
这里就《一目均衡表》的波动理论做一介绍
1. 波动理论的形式
----------------------- Page 3-----------------------
最基本的波动为Ⅰ、Ⅴ、Ν波,集中可以用Ν波 (1-2-3)表示;
Ρ、Y
波分别为缩小波、扩大波,基本上是中间波动
S 波同艾略特的推动5 波相同
----------------------- Page 4-----------------------
现
以CHF 的周线图加以说明:
A~B,C~D 等为Ⅰ波;
A~B ~C,I~J~k 等为Ⅴ波;
A~B ~C~D,C~D~E~F 等为Ν波
N~O~P~Q 为P 波
2. 波动论的量升目标
实际应用中NT 的目标较少;
V 的目标,N 的目标,E 的目标应用较多
V 的目标,E 的目标同徘徊区突破的目标相同
本人看法:应用徘徊区突破的目标:徘徊区的幅度或前期的高点/低点
也很好
----------------------- Page 5-----------------------
应用实例:见CHF 的周线图(上图)
C (1.8228)~D
(1.5668)~E (1.7237)~F
(1.4351)[H (1.3229)]
V
的目标=D
(E D)=1.5668
(1.7237 1.5668)=1.5668
N
的目标=E
(C D)=1.7237
(1.8228 1.5668)=1.4677
E
的目标=D
(C D)=1.5668
(1.8228 1.5668)=1.3108
NT
的目标=E
(C E)=1.7237
(1.8228 1.7237)=1.6246
CHF 日线
汇价在基准线,转化线之;且转化线方向向上,而基准线向上后横盘
这说明USDCHF 已反转,但要走单边市,需要突破前期高点和云层上限的压制
由上判断,下周有两种运行方法
1.
回头测试基准线(1.155
带),然后运行 段时间后,突破云层上限, 目标1.22-1.24(周图的云层下限)
2.向上测试云层上限(1.1993),甚至更高,然后小幅回调
目前是平衡市,比较难判断,需要个人体会
我的推测:第1 种可能性很大
近期在云层上下限运行的可能性机会较大,等待突破方向,向上的可能性很大
EUR 走势同CHF 相似
----------------------- Page 6-----------------------
瑞朗
要看行情的发展进行判断,USDCHF 能否突破长期趋势线和云层压制,才能决定
从周图来看,需要横盘几个月后才能决定是否突破云层压制. 目前看不出美圆周线的反转(长期反转)
第三讲:时间论
.一般介绍
1. 时间周期 (之窗)
有费波那奇(Fibonacci)和江恩(Gann)的时间周期,目前大家对费波那奇时间序列很清楚,而江恩的时间周期比较复杂;《
目均衡表》将两
者结合起来,通过市场统计,创建出自己的时间周期的看法
2. 时间之窗的含义
有三种 趋势反转日 (可能性高);趋势加速日;趋势延续日
时间之窗有可能会相差1-2 天
二. 时间论
《一目均衡表》将时间之窗分成两部分:基本数值和相等数值
1. 基本数值
9
(节),17 (二节),26
(三节为一期)是简单基本数值
33,42,65,76,129,172 等为复合基本数值
在这些基本数值前后发生反转变化的可能性很高,可能有 定的误差
----------------------- Page 7-----------------------
应用实例:CHF 周图
A
B
运行10 周 ,相差1 周
B
C
运行26 周
C
D
运行11 周,相差2 周
D
E
运行19 周,相差2 周
E
F
运行24 周,相差2 周
----------------------- Page 8-----------------------
F
G 运行9 周 等
其他自己分析
2 相等数值
从作为基准的高点/低点开始,算出到过去的高点/低点的日数
有三种基本计算日数的形式
1)一波动 (上升):高点到前期低点的日数
一波动 (下跌):低点点到前期高点的日数
2)二波动 (上升+下跌):低点到前期低点的日数
二波动 (下跌+上升):高点到前期高点的日数
3)三波动 (上升+下跌+上升):高点到前前期低点的日数
三波动 (下跌+上升+下跌):低点到前前期高点的日数
----------------------- Page 9-----------------------
----------------------- Page 10-----------------------
基本波动有Ⅰ、Ⅴ、Ν波。相等数值的组合如下:
Ⅰ(一波动)= Ⅰ(一波动);Ⅰ( 波动)=Ⅴ(二波动);Ⅰ(
波动)=Ν(三波动)
Ⅴ(二波动)= Ⅰ(一波动);Ⅴ(二波动)=Ⅴ(二波动);Ⅴ(二波动)=Ν(三波动)
Ν(三波动)= Ⅰ(一波动);Ν(三波动)=Ⅴ(二波动);Ν(三波动)=Ν(三波动)
我这里美元对瑞 的周图云层下限是1.26 附近。而天图上,美元对瑞 已经冲破了云层上限(1.1720
附近)的阻力。天图基准线则是在1.1588。
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没有差别.我说的周图云层下限目前确实是1.26 附近(1.2689),我推测经过 段时间后,会达到1.24;
云层上限目前是1.1993,可能是MT3.83 增加了几天,导致的结果不同;如果你设置的参数(9,26,52)发生变化,
结果也会发生变化;
天图基准线确实在1.1588.我是综合考虑基准线和云层下限(1.1561)的支撑,说1.155 带的.
对于云层的支撑(阻力)的强度应该如何判断。列如棒日,周图上在以2 根阳线冲破云层阻力之后,我以为会走得更远 些。
但是,实际上棒日只是在又拉了2 根阳线之后,便以连续的4 根阴线又跌破了云层。我想问的是:当汇价再次跌进云层之中时,
该依据什么来判断汇价是会在云层下限得到支撑之后继续上行, 是会就此跌破云层而继续下跌?
周图看:棒日是平衡市,关于云层的支撑(阻力)的强度要结合当时情况来决定;另外周图操作意义不大
建议通过日图来操作更好,综合考虑5
条线更好,尤其是基准线,转化线,
有延迟线来判断云层的层的支撑(阻力)的强度
效果更好
首先延迟线需要稳定,基准线横盘,才能决定获得初步支撑或阻力
买卖点的应用:
买点
----------------------- Page 11-----------------------
卖点:
平衡后再次买卖点
第四讲:酒田五法 (形态)
----------------------- Page 12-----------------------
一目均衡表分析的同时,考虑形态,效果更好
1 阳线:
连续5 连阳
连续5
连阳是上升的形态。特别是26 日以上下跌出现后,意味着极其强烈的买入势力出现。另外,5
天的幅度越小,上升的力量越强
其次是连续7 连阳,再其次是连续9 连阳,都是上升形态。
阴介入五阳:也是上升形态,强烈的买入力量出现,次于连续5 连阳
二阴介入九阳:也是上升形态
不顺5 连阳:5 连阳指实体和高低点都 致;不顺5 连阳指不是连续的高低点,是不 致的形态。
2 阴线:
连续5 连阴
连续5
连阴是下跌的形态。特别是26 日以上上升出现后,意味着极其强烈的卖出势力出现。另外,5
天的幅度越小,下跌的力量越强
其次是连续7 连阴,再其次是连续9 连阴,都是下跌形态。
阳介入五阴:也是下跌形态,强烈的卖出力量出现,次于连续5 连阴
二阳介入九阴:也是下跌形态
不顺5 连阴:5 连阴指实体和高低点都 致;不顺5 连阳指不是连续的高低点,是不 致的形态。
酒田五法
三山
三川
----------------------- Page 13-----------------------
三空
三兵
三法
暂且叫它:下放三法---急速上升后,大幅跳空低走;策略:休息--观望
上放三法----急速下跌后,大幅跳空高走;策略:休息--观望
一目均衡圖介绍
起源
一目均衡圖是日本投資界于60
年發明的圖表技術工具,主要是提供市場的走勢趨向,及作出入市出市的建議。四十年代技術分析仍處於萌芽期,
而且當時也沒有電腦等高新技術支援,因此 目均衡圖是當時獨立運作的技術分析工具。
----------------------- Page 14-----------------------
Ichimoku 一目譯作簡單,而Kinko 則 平衡之意,Hyo
則是日文圖表之意。Ichimoku Kinko Hyo 可以譯
利用圖表來透視平衡點,從而捕捉走
勢及入市時機。
計算方法
一目均衡圖由五組參數合成,與現在常用的移動平均線吻合。參數基於各個長短周期的高低點,提供 明確簡單的走勢圖。
五個參數如下:
1. 短軸快線
以9 日 短線周期 (周期長短可任意更改)
9 日內最高+
9 日內最低
2
2. 中軸慢線
以26 日 中線周期 (周期長短可任意調教)
26 日內最高+
26 日內最低
2
3. 後移指標
將是日收市價後移
中線周期
4. 前移指標A
短軸快線+
中軸慢線
2
前移
中線周期
5. 前移指標B
以52 日 長線周期 (長線周期可任意調教)
52 日內最高+ 52 日內最低
2
前移
長線周期
雲帶
前移指標A 及前移指標B 的空間
闡釋
一目均衡圖與現今技術分析的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十分相似。
買入訊號發出是依據短軸快線上穿中軸慢線,賣出訊號則相反。
一目均衡表最大的優點是能將買入、賣出訊號量化。若黃金交叉發生在雲帶上(下),則爲強勢訊號,以三個箭咀代表;若交叉發生在雲帶中,則
中性訊號,以兩個箭咀代表;若發生在雲帶相反方向,則
弱勢訊號,以單 箭咀代表。
一目均衡圖的雲帶可作支援及阻力點。若市況在雲帶上徘徊,則市況偏好;反之,則偏淡。
後移指標更能量化買入、賣出訊號。若交叉買點發生在後移指標之上,則主強勢;反之,則主弱勢。
參數
周期主要以三個時段區分:
短 = 9
日(1/2 周)
中= 26 日(1 月)
長 = 52 日(2 月)
四十年代,日本人每周工作六天,所以有上述周期的設立。
現如今每周只工作五天,所以相關周期是否應該改 8,
22, 44
呢?
留待用家考證。
----------------------- Page 15-----------------------
乾坤一目均衡圖
一目均衡圖是以高、低及收市價 基礎。
乾坤燭的參數,聚焦點便是針對市場高、低及收市價的缺點,與所有傳統技術分析工具相容。若以乾坤燭的參數代入一目均衡圖內,投資者便可
以從另 層面看這一技術圖表。
乾坤燭圖表更可讓用家自行擬定周期,應用于不同的金融 種去做測試,使這 日本百年前的發明更能溶入現代的金融 種。
一目均衡图公式原码(源码有几种,个人认为MT 的做的比较好)
{一目均衡图}
input:n1(8,2,100),n2(22,2,100),n3(44,2,100);
DRAWGBK(1,
COLORRGB(100,50,0), COLORRGB(100,100,0),0);
{阴柱}
STICKLINE(OPEN>=CLOSE
,HIGH ,LOW,0.2,0
),COLORFFCC00;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8,0
),ColorFF9F68;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7,0
),COLORff9900;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6,0
),COLORffaa11;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5,0
),COLORffbb11;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4,0
),COLORffcc22;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3,0
),COLORffdd22;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2,0
),COLORffee33;
STICKLINE(OPEN>=CLOSE
,CLOSE ,OPEN,1,0
),COLORffff33;
{红柱}
STICKLINE(CLOSE>OPEN,HIGH,LOW,0.2,0)
,COLOR0000FF;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8,0)
,COLOR0000CC;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7,0)
,COLOR3300CC;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6,0)
,COLOR0033CC;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5,0)
,COLOR6633CC;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4,0)
,COLOR3333FF;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3,0)
,COLOR6633FF;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2,0)
,COLOR3366FF;
STICKLINE(CLOSE>OPEN,CLOSE,OPEN,1,0)
,COLOR6666FF;
AA:=(HHV(HIGH,120)-LLV(LOW,120))/30,LINETHICK;
Var1:=(2*CLOSE+HIGH+LOW)/4;
转换线HHV(HIGH,n1)+LLV(LOW,n1))/2,PRECISION2,COLORMAGENTA,LINETHICK;
基准线HHV(HIGH,n2)+LLV(LOW,n2))/2,PRECISION2,COLORGREEN,LINETHICK;
延迟线:REFX(CLOSE,n2),PRECISION2,ColorA3D8DB;//
(未来涵数,仅供参考)可用来作止赢参考
云带A:=REF((转换线+基准线)/2,n2);
云带B:=REF((HHV(HIGH,n3)+LLV(LOW,n3))/2,n2),PRECISION2,color909090;
STICKLINE(云带A<云带B,云带A,云带B,0.1,0),COLOR339933;
STICKLINE(云带A>=云带B,云带A,云带B,0.1,0),COLOR0033CC;
POLYLINE(1,云带A),COLORGRAY;
POLYLINE(1,云带B),COLORGRAY;
POLYLINE(1,基准线),COLORGREEN;
POLYLINE(1,转换线),COLORMAGENTA;
DRAWTEXT(CROSS(转换线,基准线) AND Var1
DRAWTEXT(CROSS(转换线,基准线) AND
RANGE(Var1,MIN(云带A,云带B),MAX(云带A,云带B)),LOW*0.995,'▲\n▲'),COLORRED,ALIGN0;
DRAWTEXT(CROSS(转换线,基准线) AND
Var1>MAX(云带A,云带B),LOW-AA*0.5,'▲\n▲\n▲'),COLORRED,ALIGN0;
DRAWTEXT(CROSS(基准线,转换线) AND Var1
DRAWTEXT(CROSS(基准线,转换线) AND
RANGE(Var1,MIN(云带A,云带B),MAX(云带A,云带B)),MAX(基准线,HIGH)+AA,'▼\n▼'),COLORF
F9966,ALIGN0;
DRAWTEXT(CROSS(基准线,转换线) AND
Var1>MAX(云带A,云带B),MAX(基准线,HIGH)+AA,'▼'),COLORFF9966,ALIGN0;
----------------------- Page 16-----------------------
一目均衡表是日本的一目山人(真名:细田悟 )发明的市场走势分析方法。在日本的专 投资者中,就像20 年前的K 线
样,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但是,西方也好,中国的投资者也好,对一目均衡表的认识 处于朦胧阶段。想完整地理解 目均衡表,就像理解易经
样,不投身进去,
难以理解精髓。我对一目均衡表的理解也是 知半解,现仅就其表面的东西作 介绍。
一目均衡表实际分为两个部分。第
部分是通过图表本身,解读市场的信号;第二部分,是通过计算,预测市场的方向和位置。特别是第二
部分,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解读了周期理论、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的核心部分,有很强的适用性。因准备不是很充分,加之本人水平有限,
本期仅介绍第 部分。
一目均衡表由每日的K 线( 目均衡表中称日日线),5
条线及 个抵抗带(俗称云图)构成。通过几者间关系的解读,可了解市场的强弱,
并可得出买卖信号。因“运用此表,市场的趋势一目了然”,故称一目均衡表。
一目均衡表可分为“眼睛看得见的部分”和“眼睛看不见的部分”:“眼睛看得见的部分”的重点是转换线与基准线的关系、价格与迟行线的关系及
价格与云的关系。“眼睛看不见的部分”主要有时间论、波动论和值幅观测论。
构成要素
1、转换线
表示较短时间内的市场动向。另外也可以作为大势形成时的跌买高抛之目标值。
计算方法:
最近9
日(包括当天)的高值和低值的平均值=(Hm+Lm)*2 (记在当天的数值上)
Hm:过去9 天的最高值
Lm:过去9 天的最低值
2、基准线
一目均衡表中作为基准的线。也有市场中的基准的意思。基准线的方向就是市场的方向的可能性很高。
计算方法:
最近26
日(包括当天)的高值和低值的平均值=(Hn+Ln)*2 (记在当天的数值上)
Hn:过去26 天的最高值
Ln:过去26 天的最低值
3、先行线1
(期间线1)
----------------------- Page 17-----------------------
提前26 天
(包括当天)计算。基准线和转换线的平均值=
(基准线+转换线)*2 (记入26 天前)
4、先行线2
(期间线2)
提前26 天 (包括当天)计算。过去52
天的高值和低值的平均值= (Hx+Lx)*2 (记入26
天前)
Hx:过去52 天的最高值
Lx:过去52 天的最低值
5、迟行线
是一目山人重视的线。用现在的价格和26 日前的价格相比,由它的高低来确认市场走势的指标。
计算方法:当天的收盘价,左移记入26 天前
(含当天)。
6、云层(抵抗带):由先行线1 (期间线1)与先行线2
(期间线2)之间形成的区域
由先行线1
(期间线1)和先行线2
(期间线2)两根线组成。由这两根线的交叉和它们所形成的领域,来判断市场的动态。另外, 可以由
这两根线形成的领域的大小来判断市场的强弱。这个领域通常被称为云层或抵抗带。
使用方法
利用 目均衡表区分强弱市 (买卖信号):
升势 (买入信号):
1、日日线位于云的上方;
2、日日线在基准线之上推移(基准线成为下降阻力);
3、转换线在基准线的上方推移(超强势的情况下,日日线在转换线上方推移);
4、迟行线在日日线的上方 (迟行线=
日日线,如何在上方?)。
降势 (卖出信号):
1、日日线在云的下方;
2、日日线在基准线的下方推移(反弹只到转换线的位置,难以反弹到基准线);
3、转换线在基准线的下方推移(降势明显的情况下,日日线在转换线的下方推移);
4、迟行线在日日线的下方 (迟行线=
日日线,如何在下方?)。
调整期一目均衡表的特征
1、由上升转为下降的调整阶段,
目均衡表的表现:
①日日线开始由上方进入云层;
②日日线下穿基准线;
③转换线在基准线之下停留;
④迟行线开始下穿日日线。
----------------------- Page 18-----------------------
2、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调整阶段, 目均衡表的表现:
①日日线开始站在基准线的上方;
②转换线上穿基准线;
③迟行线上穿日日线;
④日日线由下方进入云层,最终上穿云层;
⑤迟行线由云的上方穿出。
一目均衡表的其它特征
1、市场呈强势之时,通常难以触及云的边线;
2、市场呈强势之时,通常不会穿透转换线,在穿透转换线时,一般意味着进入调整;
3、始终未穿透基准线的市势,当开始穿透基准线时,可能意味着较大调整的开始;
4、价位触及云的上边线后,未能上穿基准线,云层较易被穿透;
5、迟行线穿透日日线和云层的时候,容易出现暴跌;
6、在下降市中,通常难以触及基准线。
转换线与基准线的关系
·基准线,市场方向的基准。类似平均移动线,价格如果突破了,就有可能转势;但如果碰了 下就反转的话,可以判断走势 没有变。
·基准线作为支持线、阻力线。基本上可以判断:价格在基准线底下时,为弱势;上面时,为强势。基准线是判定转势的依据,价格从低下穿
越基准线时,走势将转为上升走势,反之为下降走势。
·基准线体现过去26
天买卖力量的平衡,与移动平均线有所不同。基准线指示的方向是重要的趋势信号。
·利用 目均衡表判断市势的强弱,转换线在基准线的上方
是下方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升势时,转换线在基准线上方是必要条件;降势时,
转换线在基准线下方是必要条件。
·上升市时,通常收市价维持在基准线之上。超强市时,转换线也可能成为支撑。基准线是上升趋势时反弹的支撑位,转换线是下降趋势时反
弹的阻力位。
·在价位始终维持在基准线之上的市势时,如果出现下穿基准线的情况,是出现调整的征兆。最终的判断标准是转换线是否下穿基准线。
·在强势的情况下,价位不会下穿转换线。大幅上升后,价位下穿基准线时,对于买方来说,是最危险的情况。
·转换线,作为短期支持线、阻力线;确定走势已形成时的低买高卖价位;判断走势强度。
·转换线和基准线相比,是较短时间的买卖平均值。也就是说,转换线是从大趋势中捕捉小的波浪,设定低进高抛的目标值。比基准线多出许
多的动荡。机会多的反面,也多出很多陷阱。
·在看转换线的同时,
定要参考基准线。如果在价格只是破掉转换线时,就判断转势的话,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在这个时候,不是去出
货或反手的时候,而应是看作补仓的机会。
·
有一种考虑方法:原本在价格接近或破掉转换线的时候,是该低买高卖的,但如果价格在转换线附近走动,如无法继续其走势的时候,就
可以判断:走势的余力已开始减少,已开始接近转势了。
·利用
目均衡表难以判断时,要借助其它判断手段。
----------------------- Page 19-----------------------
云的解读方法
·云是解读市场气氛的重要依据,走势方向的基准。作为支持带、抵抗带。云层的厚度可以理解为市场买单的数量。
·价格在云层上面,云层是支持带;价格在云层下面,云层是抵抗带;价格在云层中间走动时,云的上弦为抵抗线,下弦为支持线。
·中长期上升趋势时,价位上穿云层是必须条件;下降趋势时,价位下穿云层是必须条件。从中可以体现出市场气氛。
·在下降趋势时,当价位自下穿入云层时,表示市场气氛由卖转变为买。反之亦然。
·价位穿透云层,但迟行线仍未穿出云层,最终仍未形成升势的例子很多,要引起注意。
·日日线和迟行线未穿出云层,就难以证明转势。
·先行线1 与先行线2
之间交叉的地方应引起注意。云层是由两条线形成的:先行线1 和先行线2。这两条线相交叉的地方,叫“交叉点”,这
是云层的又 个参考点。当价格在经过此点的时候,一般来说,市场都会有较大的波动。
·云层变
的地方,说明买卖力量趋于均衡,市场易出现剧烈波动。
·抓住走势波动的大致最终价位。价格在云层的上面推移,就是上升走势;反之,则是下降走势。当然,破掉支持带,抵抗带,那就是说,走
势要转向了。 有 点一定要重视的就是云的厚度,云层宽的话,抵抗带和支持带是比较难破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行期间线的上下限会交叉,云层会变
。如果是上升市,在交叉之前必须保持上升势头,否则的话,在交叉的位置容易
出现暴跌。
·日日线下穿云层时,容易出现急剧下跌。下穿云层后,云的下限成为上升的阻力,可考虑沽出。
·基准线是攻防易手的第
信号,云层是最后的信号。当日日线进入云层时,攻防彻底转变的可能增大,应引起充分的注意。
·一目均衡表本来是不考虑月图的。以日图为中心,兼顾周图。但在实际分析时一目均衡表分析应按月、周、日的顺序进行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迟行线的解读方法
·一目均衡表的发明人--一目山人将迟行线称为
目均衡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作为 般的概念,在运用迟行线进行判断时,迟行线上穿日日
线是买入信号,迟行线下穿日日线是卖出信号 (这与移动平均线的用法相似)。
·迟行线应运用在长期趋势的判断上。
·和过去的价格相比,迟行线在价位的上方移动时为买方市场;迟行线在价位的下方移动时为卖方市场。
·现在的价格和26
天前相比较,高于的话,即迟行线在价格的上面移动,那就是上升走势;反之,就是下降走势。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和价
位交叉的时候,预示着走势的转换。如果迟行线只是轻微的碰到价格,或稍 交叉,又走回来的时候,那就说明走势并没有转换,
在继续。而
且,这种时候, 常常预示着会发生更强的走势。
下降市时迟行线的作用
·在日日线下穿基准线和云层的同时,迟行线下穿云层,是最好的卖出点。
·在下降市中,迟行线反弹
日日线位置是极佳的卖点。
·迟行线在日日线下方时,尽量避免作买单和不持有买单是合理的操作方式。
市势由降转升时迟行线的作用
·市势是否见底,要通过其它方式判别。一般来说,转换线上穿基准线,迟行线上穿日日线和日日线上穿云层称为“三点转强”,是较明显的转
强信号。
上升市时迟行线的作用
----------------------- Page 20-----------------------
·在强劲的上升市时,迟行线与日日线平行上升。如果迟行线与日日线开始接近,则表示市势转弱,进入调整期的可能较大,应引起注意。
·若市势保持上升势头,迟行线不下穿基准线是必要的条件。
一目均衡表的第 部分到这里就全部介绍完了。这
部分相对比较直观、易于理解,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解读, 需要在实践
中逐步摸索。第二部分,即时间论、波动论和值幅观测论由于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在不同的币种之间应用效果也不同,在此暂不介绍。
一目均衡表公式(主图):
基准线:(HHV(H,26)+LLV(l,26))/2,LINETHICK2,COLORRED;
转换线:(HHV(H,9)+LLV(L,9))/2,LINETHICK2,COLORGREEN;
Var1:=(转换线+基准线)/2;
Var2:=(HHV(H,52)+LLV(L,52))/2;
先行上限:REF(Var1,26);
先行下限:REF(Var2,26);
迟行线:REFX(CLOSE,26);
一目均衡图 (转自乾坤教室)
起源
一目均衡图是日本投资界于30
年代发明的图表技术工具,主要是提供市场的走势趋向,及作出入市出市的建议。四十年代技术分析仍处于
萌芽期,而且当时更未有计算器等科技支持,故此 目均衡图是独立运作的技术工具。
Ichimoku 一目译作简单,而Kinko
则为平衡之意,Hyo 则是日文图表之谓。Ichimoku
Kinko Hyo 可以译为利用图表来透视平衡点,从而捕
捉走势及入市时机。
计算方法
一目均衡图由五组参数合成,与现在常用的移动平均线吻合。参数建基于各个长短周期的高低点,提供 明确简单的走势图。五个参数如下:
1、短轴快线=
转换线= (9 日内最高+
9 日内最低)
/ 2,以9 日为 短线周期 (周期长短可任意更改)
2、中轴慢线=
基准线= (26
日内最高+ 26
日内最低) /
2,以26 日为 中线周期 (周期长短可任意调校)
3、后移指针=
迟行带=
将是日收市价后移
中线周期
4、前移指针A
= 先行带A
= (短轴快线 +
中轴慢线) / 2,前移
中线周期
5、前移指针B
= 先行带B = (52
日内最高+ 52 日内最低)
/ 2,前移 中线周期
云带= 前移指针A
及前移指针B 的空间
阐释
一目均衡图与现今技术分析的移动平均线黄金交叉十分相似。买入讯号发出,当短轴快线上跨中轴慢线,卖出讯号则相反。
一目均衡图最大的优点是能将买入、卖出讯号量化。若黄金交叉出现而价格发生在云带上(下),则为强势讯号,以三个箭咀代表;若黄金交
叉出现而价格发生在云带中,则为中性讯号,以两个箭咀代表;若黄金交叉出现而价格发生在云带相反方向,则为 弱势讯号,以单
箭咀代表。
一目均衡图的云带可作支持及阻力点。若市况在云带上徘徊,则市况偏好;反之,则偏淡。
后移指针更能量化买入、卖出讯号。若交叉买点发生在后移指针之上,则主强势;反之,则主弱势。
参数
----------------------- Page 21-----------------------
周期主要以三个时段区分:
短
= 9 日(1
周半)
中=
26 日(1 月)
长 = 52
日(2 月)
三十年代,日本人每周工作六天,故有上述周期的设立。现代每周只工作五天,故相关周期应否改为7,22,44
呢?
留待用家考证。
乾坤 目均衡图
一目均衡图是以高、低及收市价为基础。乾坤烛的参数,聚焦点便是针对市场高、低及收市价的缺点,与所有传统技术分析工具兼容。若以
乾坤烛的参数代入 目均衡图内,投资者便可以从另 层面看这一技术图表。
乾坤烛图表更可让用家自行拟定周期,应用于不同的财经工具,作 测试,使这 日本百年前的发明更能溶入现代的财经产 。
点评:
·其实,这一理论是将江恩理论和波浪理论结合起来形成的,包括时间,形态,量价目标,酒井战法(组合K 线),而图表上只看到3
条线和
云层 (为最基本部分)。适合中长线,而小时图可用于短线。在平衡市较难把握。
·用K 线,均线,BOLL
和一目均衡表结合起来判断,可以克服各自的缺陷,准确率达到90%,且买卖能接近高低点。
仿 目均衡公式
念佛人
所谓均衡者,自是求
中位,原作者一目山人在创作此公式时,距今可能已有十几年了,否则,也不会用此公式连续八年夺得冠军。十几年
前的股市,股 旦涨起来,可能半年的时间都在疯涨。因此可以说,单纯的用一均线系统,也照样可以斩获很大的利润。
原作者在公式中,巧妙的用到了迟行线,就这
点想法,可以说,山人的构思已相当的精辟。公式中的迟行线,也就是行情中的收盘价线。
只不过向前放在二十六天之前而已,目的只有 个,就是与二十六天前股价做 比较。来推测明日行情的发展。妙极妙极!
原作者,又巧妙的把五十二天前的最高,最低的平均当作了未来,利用飞狐函数SHIFT()与当前的收盘做
比较,来推论压力与支承。光这
一想法在十几年前,的的确确是一大超前呀。此公式,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虽是求
均衡,合乎佛道思想。孰不知,佛家真正的思想在内
求,外求者,当是 无所获也。
偶在读了此公式后,只是感叹山人的思想与精华,并为之深深的折服,一目君,当是 神人也。于是,偶在公式中,只是简简单单的用十
日作为过去和未来,直接与现在的收盘作 比较,发现竟有相似之处,而且如果不断的变化,又能生出很多新的东西。只用十 日,足
了。
山人的公式与偶的公式作用在股价上并未有奇特之处,只是这种思想,让人的心生起了美好了暇想。
仿一目公式:
阻力线:llv(llv(hhv(h,11),11),11),COLORGREEN,LINETHICK5;
重要转折线:hhv(hhv(llv(l,11),11),11),COLORBLUE,LINETHICK3;
十日高:hhv(high,10)*(1-5/100),COLORBLUE,linethick2;
重要支承:llv(low,10)*(1+5/100),,COLOR1199ff,linethick3;
llv(llv(hhv(h,11),11),11),COLORgreen,LINETHICK2;
llv(low,10)*(1+5/100),COLORGREEN,linethick1;
hhv(hhv(llv(l,11),11),11),COLORgreen,LINETHICK5;
hhv(hhv(llv(l,11),11),11),COLORf00ff0,LINETHICK4;
hhv(hhv(llv(l,11),11),11),COLORf00ff0,LINETHICK3;
hhv(hhv(llv(l,11),11),11),COLORgreen,LINETHICK2;
hhv(hhv(llv(l,11),11),11),COLORRED,LINETHICK1;
----------------------- Page 22-----------------------
一目小布尔:
llv(hhv(llv(l,11),11),5),COLORred,LINETHICK3;
hhv(llv(hhv(l,11),11),5),COLORyellow,LINETHICK3;
(llv(hhv(llv(l,11),11),5)+hhv(llv(hhv(l,11),11),5))/2,COLORwhite,LINETHICK3;
mt 上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