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荡的日子 |
5月27日,雨间晴。
6点半起床,徒步到离旅社不远的叠水河乡的老房区。这里居住的都是汉族,村寨的入口已经是现代的样式,虽说有些门楼上还有些老房的滴水檐样式,可是墙体、结构都早已不是往日的形式。延着水泥路面深入,一路都是如此的景象,路边偶然有些狭长小巷,光线昏暗中一些年月久远的门、楼、墙体脆弱的静静存在。
从旅舍房间就可以看见远山、炊烟,每天临晨都有鸟声啼鸣 |

穿过长长的街,就出了村子,到了田间地头。这里以水田为主,中间散落着高大的树木,不远处是植被完好的山,薄薄的雾气在山腰上缠绕。田间有一水塘,4、5村民早已垂杆其间,而一匹白脸的马儿却在不远处旁若无人的吃着早餐。树头,3、4种鸟儿的叫声错落交织,细细听辨,其中必有画眉的啼鸣……
顺着田间小路,延着村庄的外围探询村庄的深处,希望能从中找到些比较典型的往日痕迹。没多久,在新旧掺杂的巷道间,我就发现一座雕梁画栋的宅子。门楼上镂空着精美的图画,有牌楼,有影壁,墙头虽说杂草丛生,但是精巧的构造依然、丰富的图案隐约可见,门后不起眼处还残留着典雅的字画……这以前必然是个大家族所在,进入院内抬头张望,在弧形的旁门上“大夫第”三字赫然其上……由于常年的雨水,院落阴暗潮湿,长出了苔藓,停着摩托车却听不到人声动静。屋檐上雨滴不失时机的落下,掉进我的脖上,不由得一激灵,“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慨油然而生。
在村庄中游荡到8:30,往旅舍回返,途中寻到一个小店,学着当地人的样子要了碗“饵丝”。饵丝是滕冲的特产,用大米做浆,凝结成细长的粉丝状,白白的,煮熟后附与鲜汤、肉丁、葱花、香菜、辣椒面、调料等,吃到嘴里细软绵滑,鲜香可口。偌大一碗才1.5元银子,大碗也就两块,便宜之极。
回到旅社倒空相机,稍做休息出门打车。很快就找到一个出租,司机是位大姐,捷达车,谈好150元的包车价,直接杀奔国家火山地质公园(门票:30元),此时近10:00。路况不是很好,都是土路,并不算颠簸,而且一直在绿树环绕中前行,1个小时后抵达公园门口。
大空山火山,用黑色火山石铺设了两条游览通道 |
滕冲县周围散落着大大小小97座火山,从外表看就是一座座小型的山丘,山上树很少,但是遍布灌木杂草,绿色覆盖中实在看不出什么独特。不过平静的外表并不代表平凡,因为这里可不是火山的坟墓,每一座火山都是正当年的“活”着,貌似恬静的外表深处时时刻刻孕育着无数未知的蠢蠢欲动。
火山口分布很广,目前开发的只有两座大空山、小空山。由于火山山体、山石均为布满蜂窝的多空结构,在山体上行走,部分地区可以听闻空空回声,所以谓空。公园的道路、建筑,甚至整个滕冲范围的民居,基本都是火山石所建。爬上高高的火山口,在植物的掩盖下很难让人有一丝应有的恐惧,除了比较完美的圆形外,怎么看就是一个硕大的坑而已,实在不过尔尔、不过尔尔。兴许除了学地质的同志前来,谁也不会为此大呼小叫的。
大空山火山口,范围很大,即使用广角镜也无法拍全,注意左上角的小贩,你就知道他的实际大小了 |
从大空山俯瞰小空山,两山之间是很大的坝子,种满了梅子树 |
顺着火山口溜达了一圈,我就迅速的返回车中,继续前往火山公园的另两个景点——柱状节理、黑鱼河。近10公里距离,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火山口不断出现,路边生态环境非常好,不是密实的林区,就是大片的烟草地,以及成片的白色苇子。数量众多梅子树正值结果好时节,每棵枝条上都挂满了透着粉嫩的果子。结满红红黄黄果子的灌木,大约都只有1米5高,果子很小,也就是食指指头大小,水水的样貌可人。采摘一二放入口中,香甜可口,略带青涩,向司机求问,称此为:“猛子”。个人认为,虽非胜景,但这随性的路边风光倒是值得停车驻赏一番。
硕果累累的梅子树 |

路边的白苇子 |
(为了保证浏览速度,下接《滕冲游记-2(二)》,待续)
7,2006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