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闻淑女:一个令人敬仰的二奶

(2016-06-06 15:33:24)
分类: Q古代文学

闻淑女:一个令人敬仰的二奶

古代一夫多妻合理合法。由于社会、家庭等原因,一些人当二奶是顺理成章的。同其他身份的人一样,二奶也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其中有为人不齿者,也有令人敬仰者。闻淑女就是一个品德好、素质高的优秀二奶。

闻淑女是朝嘉靖年间刚直不阿的臣子沈炼长子沈襄的二奶。此时,奸相严嵩专权其子严世横行霸道,朝中有大丞相小丞相之称。严家父子结党营私,卖官鬻爵,万般皆下品,唯有奉承高。有作对的,轻则杖谪,重则杀戮一日公宴,严世蕃揪天性绝饮马给事的耳朵,用巨觥灌。沈揎袖而起,也揪了严世蕃的耳朵灌接着又写表章弹劾严家父子。结果被重打一百,发口外为民。沈炼叫人扎稻草人,奸相严嵩当成箭靶来射。严家父子派亲信杨顺、路楷诬陷沈炼里通外国,将他杀害,并害死了他的次子和三子。其时沈襄绍兴老家。杨顺、路楷为斩草除根,将沈襄定为钦犯,提来问罪。又吩咐心腹,中途定要将其杀害。

沈襄临行时,指着二奶闻淑女对妻子孟氏说:“我这一去,凶多吉少。这女子年纪幼小,无处着落,该让她改嫁。奈我三十无子,有两个半月的身孕,他日倘生得一男,也不绝了沈氏香烟。你看我夫妻面上,带他一起到丈人家去住,等待十月满足,生下或男或女,那时凭你发遣他去便了。话声未绝,闻淑女说道:官人说里话!你去数千里之外,没个亲人照顾,怎能让人?大娘自到孟家去,奴家情愿蓬首垢面,一路伏侍官人。一来官人免致寂寞,二来也替大娘分些忧沈襄道:得个亲人做伴,我非不欲;但此去多分不幸,累你同死他乡何益?淑女道:老爷在朝为官,官人一向在家,谁人不知?便诬陷老爷有些不是的勾当,家乡隔绝,岂是同谋?妾帮着官人到官申辩,决然罪不至死。就使官人下狱,还留贱妾在外,尚好照管。孟氏也放丈夫不下,听得闻氏说得有理,极力撺掇丈夫带淑女同去沈襄平日素爱淑女有才有智,又见孟氏苦劝,只得依允。闻氏换了一身布衣,将青布裹头,背着行李,跟着沈襄便走。

俗语说:夫妻好比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丈夫遭难时,大奶也要飞跑,况二奶乎?古代二奶地位低下,就是不遭难,也没有扬眉吐气的时候。遭了难,谁肯同去受难?所以树倒猢狲散。但闻淑女这个猢狲,眼看树倒了也不跑,甚至想把树扶起来,实在难能可贵!

一路行来,闻淑女与沈寸步不离,茶汤饭食,都亲自送。两个公差因得了闻淑女赠送的财物,初时还好言好语。过了扬子江,到徐州起旱变了脸,喝六,故意刁难。闻淑女看在眼里,私对丈夫说道:那两个泼差人,不怀好意。奴家女流之辈,不识路径,若前有荒僻旷野,须用心提防。虽然点头,心中半疑不信。又行了几日,闻淑女看到两个差人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又见他包裹中有倭刀一口,便进一步提醒丈夫注意。沈襄说:“明日是济宁府界上,过了府去,便是大行山、梁山泺,一路荒野。倘到彼处,他们动手,你也救不得我,我也救不得你,如何是好?淑女道:官人有何脱身之计,请自方便,留奴家在此,不怕那两个泼差人生吞了我。道:济宁府东门内,有个冯主事,因丧事在家。此人最有侠气,是我父亲极相厚的同年。我明日去投奔他,他必然相纳。只怕你妇人家,无法打发这两个泼差人,累你受苦,于心何安?你若有力量支持他,我去也放。不然与你同生同死,也是天命当然,死而无怨。淑女道:官人有路尽走,奴家自会摆布,不劳挂念。 沈襄说:“他怎肯放我去?”闻淑女说:“只说去索债,他们必然心动。”

有个成语叫见微知著。闻淑女从公差的态度觉察出其险恶用心,应该说是有敏锐的观察力的。沈襄担心一个弱女子对付不了两个如狼似虎的公差,而闻淑女却胸有成竹,可谓有胆有识。用利诱惑公差,是足智多谋的表现。

,沈公差前去济宁还有多少路?张千道:只四十里,半日就到了。道:济宁东门内冯主事,是我年伯。他先前在京师时,借过我父亲二百两银子,有文契在此。二公差听说有利可图,自然同意。淑女故意对丈夫道: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看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肯交还?不如吃了饭赶路为上。公差利,却一力撺掇该去。沈襄一走,淑女故意招同去的那个公差转来嘱付道:若冯家留饭坐得久时,千万劳你催促一声。等到这公差下阶时,沈已走了一段路了。这公差认为沈襄老婆行李都在店里,断然不会走失。又且济宁是他惯走的熟路,东门冯主事家,他也认得,所以大意。沈襄独自跑到冯主事家,冯主事将其隐藏起来。等公差来时,冯主事却说未见沈襄。公差无奈返回。

闻淑女故意阻拦丈夫索银,这是欲擒故纵,目的是彻底打消公差的疑惑,坚定其决心。同去的那个公差转来,是为让沈襄前边走,甩掉公差创造条件。   

淑女在店房里面听得差人声音,慌忙移步出来,问道:我官人如何不来?公差讲了情况,淑女噙着眼泪,一双手扯往两个公人叫道:还我丈夫来!公差道:你丈夫去拜什么年伯,我们好意容他去,不知走向那里去了,连累我们,在此着急。你问我要丈夫,难道我们藏了他?将衣袂掣开,气忿忿坐下。闻淑女走在外面,拦住出路,双足顿地,放声大哭,叫起屈来。老店主听得,忙来解劝。闻氏道:公公有所不知,我丈夫三十无子,娶奴为妾。奴家跟了他二年了,幸有三个多月身孕,我丈夫割舍不下,因此奴家千里相从。一路上寸步不离,昨日为盘缠缺少,要去见那年伯,是公差同去的。昨晚一夜不回,奴家已自疑心。今早他两个自回,一定将我丈夫谋害了。你老人家替我做主,还我丈夫便罢休!老店主道:小娘子休得急性,公差与你丈夫前日无怨,往日无仇,甚来由,要他性命?淑女哭声转哀道:公公,你不知道我丈夫是严阁老的仇人,他两个必定受了严府的嘱托来的,或是他要去严府请功。公公,他千乡万里,带着奴家到此,难道没半句说话,突然去了?就是他要走时,那同去的公差怎肯放他?你要奉承严府,害了我丈夫不打紧,奴家孤身女着何人?公公,这两个杀人的贼徒,烦公公带着奴家同他去官府处叫冤。公差想几句,没处插嘴。老店主听闻淑女说得有理,劝道:小娘子说便是这般说,你丈夫也不见得死,好歹再等候他一日。淑女道:依公公等候一日不打紧,那两个杀人的凶身,乘机走脱了,这干系却是谁当? 公差道:若果然谋害了你丈夫要走脱时,我弟兄两个又到这里甚?淑女道:你欺负我妇人家好骗。好好说,我丈夫的尸首在那里?官也要个明白。老店官见妇人口嘴利害,再不敢言语。店中一时间聚了四五十人,听说闻淑女如此苦切,人人恼恨那两个差人,都道:小娘子要去叫冤,我们引你到兵备道去。闻氏向着众人深深拜福,哭道:多承列位路见不平,可怜我落难孤身,指引则个。这两个凶徒,相烦列位,替奴家拿他同去,莫放他走了。众人道:不妨事,在我们身上。一头哭,一头走,众人拥着公差到兵备道前。

这是很精彩的一场戏。如果在舞台上演出,一定是舞台上大哭大叫,舞台下鼓掌大笑。

道里尚未开门。 那一日正是放告日期,闻淑女束了一条白布裙,径抢进栅门,看见大门上架着大鼓,鼓架上悬着槌儿。闻氏抢槌在手,向鼓上乱挝,挝得那鼓振天的响。差役一齐跑来,喝道:这妇人好大胆!淑女哭倒在地,口称泼天冤枉。只见门内喝之声,开了大门,王兵备坐堂,问击鼓者何人。中军官将妇人带进。闻氏且哭且诉,有枝有叶细说一遍。王兵备唤公差上来,问其缘故。公差说一句,淑女剪一句,淑女说得句句有理,公差抵搪不过。王兵备想:严府势大,私谋杀人之事,往往有之,此情难保其无。便差中军官押了三人,发去本州勘审。贺知州不敢怠慢,即时了店主人到来,听四人的口词。淑女一口咬定公差谋害丈夫十分哀切;公差却不肯招认。知州委决不下想了一回,将四人闭于空房,打轿去拜冯主事冯主事听见沈襄二字,惊慌万状。贺知州想:冯公如此惧怕严府,沈襄必然不在他家或者被公人所害;或者投冯公见拒,别走个相识人家去了。 回到州中,问闻淑女你丈夫除了冯主事,州中还认得有何人?淑女道:此地并无相识。一定是他二人害死了我丈夫。公差正要分辨,知州喝道:你做公差所干何事?若非用计谋死,必然得财买放,有何理说!喝教手下将公差重责三十,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公差只是不招。闻淑女一个劲儿哀哀痛哭知州便夹棍将两个公差夹起。一连上了两夹,只是不招。知州再要夹时,公差再三哀求:沈襄实未曾死,乞爷爷立个限期,差人押小的寻沈襄,还那闻氏便了。知州只得勉从其言。闻氏且发尼姑庵住下。差四名民壮,铁链锁公差,追寻沈襄,五日一。刚到五日,闻淑女就到到州里去啼哭,寻死觅活,知便打二公差。闻淑女五天去哭一回,公差就被打一回。公差死了一个,剩下的一个只得到尼姑庵拜求闻淑女实不曾害你丈夫。求小娘子去州里啼哭,完全狗命,便是阴德。淑女道:你说不曾害我丈夫,难以相信。既然如此说,奴家且不去禀官,容你从容查访。只是你们自家要上紧用心,休得怠慢。公差喏喏连声而去。闻淑女不去哭诉,这事放松了,那公差趁机逃跑,闻淑女倒利索了。

以攻为守,步步紧逼,显示出过人的勇气和智慧。

后,严党倒台。沈襄到尼姑庵访问淑女。夫妇相见,抱头而哭。儿子已十岁,淑女教他念书,《五经》皆已成诵。冯主事上京补官,沈襄同去讼理父冤沈襄恢复进一级。试想,若没有闻淑女做出的努力,恐怕不会有这种大团圆的结局,而只能追认荣誉了。

闻淑女的故事来源于江进之《明十六家小传·沈小霞妾》。当然,这是野史。不过,我们不能认为正史俱真(正史上说刘邦是他妈被龙强奸后生的,这不是忽悠人吗?),野史俱假(有的漏记,有的不方便记入正史。)。是真是假,需要分析。我觉得闻淑女其人其事是真实的。其一,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沈襄单身一人逃脱是不可能的。其二,《明十六家小传·沈小霞妾》的作者江进之代人,至少他听说过闻淑女的故事。如果事隔千年,再出现这样一个故事,那就可能是作者发挥想象,杜撰出来的。其三,凭空造出一个人物,并且再凭空为沈襄造出一个后代,这也是不可想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