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喻世明言之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2016-04-14 09:36:26)
标签:
文化 |
分类: Q古代文学 |
张古老种瓜娶文女
《喻世明言》第三十三卷
时间:南北朝梁朝,隋朝
内容:
1看中韦女:梁武帝时,谏议大夫韦恕因向皇帝进谏得罪,贬去管马,管的是御马,皇宫的马。梁武帝有一。一天早晨,饲养员跑来报告:“昨夜皇帝那匹心爱的白马丢了。”这可了不得啊。韦恕慌忙集合几个饲养员,商量办法。一个饲养员说:“不要紧,昨晚下了大雪,看这匹马雪中脚迹,便能找到。”韦恕就派了几个饲养员跟着马的脚印找。走了几里地,只见一座花园。众人上前敲门,一个白胡子老头出来。众人施礼问道:“昨夜我们丢了一匹白马。这匹白马是皇帝骑的御马,看足迹是来这里了,若收得,当相谢。”老头道:“马在家里。大家且坐,我请你们吃个东西。”众人坐定,老头扒开雪,从里面取出一个甜瓜,取一把刀,削了瓜皮,打开瓜顶,一阵香气喷人。众人吃了。老头又从雪中取出三个瓜,道:“这个送给谏议,就说张公送他。”
众人接了甜瓜。老头从后院牵出白马,众人回来见了韦恕,韦恕道:“奇怪!大雪中怎么能种甜瓜?”请出老婆和十七岁的女儿出来,打开瓜,合家大小吃了。过了两个月,春暖花开,景色清明。韦恕老婆道:“我们去谢那张公吧,他收得马,又送瓜。”韦恕叫做了准备,骑着马,老婆女儿坐两乘轿子,来到张公门前。老头连忙出来施礼。进到屋中,酒至三杯,韦恕老婆问张公:“大伯贵寿?”老头说:“八十岁。”韦恕老婆又问:“几口人?”老头道:“孑然一身。”韦恕老婆说:“大伯该找个老伴。”老头说:“没合适的。”韦恕老婆道:“找个七十来岁的。”老头道:“年纪太大了。”韦恕老婆道:“找个六十来岁的。”老头道:“太老了。”韦恕老婆道:“说个五十来岁的。”老头道:“太老了。”韦恕老婆忍不住,就想取笑他:“说个三十来岁的。”老头道:“太老了。”韦恕老婆说:“大伯,你想要多大的?”老头站起来,指着韦恕十八岁的女儿道:“我看中这个小妞了。”韦恕一听,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你这个种花儿老头,又不是科学家杨振宁,想娶年轻老婆?杨振宁娶的是二十八岁的,你想娶十八岁的,你比他还牛啊?要叫人来打那老头。韦恕老婆道:“使不得,特地来谢他,怎能打他?这老头年纪太大,糊涂了,别跟他一般见识。”收拾了东西回去了。
2送礼娶亲:张公一连三天不开门。这天有两个买花的敲门叫他,老头开了门,不住咳嗽,得了相思病。老头说:“要花就拿走,不要钱。烦你们两个办件事:寻两个媒婆,再赠二百钱,自买一杯酒吃。”
二人取了花,寻来两个媒婆。媒婆问:“大伯,说谁家的老太太?”张公道:“我喜欢上韦谏议的女儿了。”“多大年龄?”“一十八岁。先各与你们三两银子,若讨得回信,每人再给五两银子。说得成时,叫你两人奔小康。”
两个媒婆接了三两银子出去。走半里地,到一个土坡上,两人商量:“这老头儿又不是杨振宁,怎么给他说这个年轻老婆呢?”“做梦吃星星——心想呗。”“那咱咋去说呢?”“咱两人先买一杯酒吃,教脸上红扑扑地,去韦谏议门前走一遭,回去说给老头儿,只道说了,还没有回报。”话没说完,就听得叫道:“别去买酒!”
回头看时,是张公来了。张公说道:“我猜你们两个买一杯酒,吃得脸上红扑扑地,到韦谏议门前走一遭回来,没说说是说啦,对不对?不行,快到韦谏议家去,一定讨来回音。”
两个媒人只得去了。韦恕道:“你两人是来说亲吗?”
两个媒人光笑不说话。韦恕道:“我有个大儿子,二十二岁,在外打仗,不在家中;有个女儿,一十八岁。你们要给哪个说?”两个媒人只是施礼,仍然不说话。韦恕道:“有事只管说。”媒婆道:“有件事,不说吧,想要他的银子;说吧,怕您恼。”韦恕说:“说吧。”媒婆道:“种瓜的张老头叫我们去,叫说说你闺女。给了银子。”怀中取出银子,道:“您照顾我们,我们得这银子;若不照顾,只得还他。”韦恕道:“这老头儿疯了吧?我女儿才十八岁。我如何照顾你得这银子?”
媒婆道:“他说,只要您这里有回信,便得银子。”韦恕道:“给那老头儿说,要想成亲,十万贯钱为定礼,全要小钱。”古时候用的是铜钱,一贯钱是一千玫。那就是一亿枚。相当于现在要一亿元钱,全要一元的硬币。这当然是难为他。两个媒人拜谢出来,到张公家,见老头儿像鹅一样伸着脖子等媒人。见了媒人,取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道:“谢谢你们,亲事成了。我丈人说,要十万贯钱为定礼,并要小钱。”媒人道:“猜着了,谏议是这样说的。你咋办?”老头儿请媒人吃了酒,带她们转到屋子山墙那里,指着道:“你们看!”两个媒人一看,只见屋子山墙那里堆着一大堆小钱儿。就叫那两个媒人先去回报韦恕,然后发这钱来。媒人去了。老头叫几个人,推几辆车。车子上插旗,写道:“张公纳韦谏议女儿彩礼。”众人推着车子,来到韦恕宅前,韦恕出来看车子,张开嘴合不得。进去给老婆说:“这事咋办呢?”老婆道:“你不该向他要十万贯钱,不知这老头儿从哪儿搞来的?不成亲是言而无信;成亲,当官的闺女嫁给一个种花老头?”两口子作难了。老婆道:“叫咱闺女来,听听她的意见。”女孩儿来了,怀中取出一个锦囊。原来这女子长到七岁,还不会说话。一日,忽然念出四句诗。以后成了文学爱好者,改名文女。当时把这四句诗写了,装在锦囊里。今日拿出来,诗的含义就是该嫁给这个老头。女孩儿道:“虽然张公年纪老,恐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就这样,亲事成了。
3义方见叟:韦恕的儿子韦义方在外打仗回来。这天天气炎热,见路边有个女人卖瓜。韦义方走得口渴,走上前说:“大嫂,买个瓜吃。”“好。”韦义方一听声音,吃了一惊,是妹妹:“文女,你怎么在这里?”文女说:“哥,我嫁到这里了。”韦义方道:“我路上听人说,咱爹十万贯钱把你卖给花匠老头儿,是怎么回事?”文女把前面的事对哥从头说一遍。韦义方道:“我如今要与他相见,怎样?”文女道:“你等一等。我先去说一声。”文女回屋,又出来道:“张公说你性如烈火,不肯相见。哥,相见也不妨,只是别生恶意。”说罢,文女引义方进去。
老头儿按着腰出来。韦义方见了,道:“就你这个模样,拿十万贯钱娶我妹子,必是妖人。”唰,抽出宝剑,照着张公,劈头砍了下去。在空中离那老头还有一段距离,哗,剑折做数段。张公道:“可惜又少了一个神仙!”文女推哥哥出来,道:“叫你别生恶意,怎么用剑砍他?”
韦义方归到家中,参拜了爹妈,便问如何将文女嫁与张公。韦恕道:“这老头儿是个妖怪。”韦义方道:“我也怀疑他,剑砍不了他,坏了我一把剑。”
次日早,韦义方起来,向爹妈道:“我今日定要带妹子回来。若不能让妹子回来,我就不回来见爹妈。”带着两个下人,来到张公住处,但见一片荒凉。问那地方住的人,道:“是有个张公,在这里种瓜。昨夜一阵大风猛雨,今日不知所在。”
韦义方叫手下人四下搜寻。回来报道:“张公骑着匹瘸驴,小娘子也骑着匹瘸驴儿,往真州路上而去。”韦义方带下人去追,路上人都道:“有个老头儿骑着瘸驴,一个女孩儿也骑瘸驴。女孩儿不肯去,哭着道:‘我回去向爹妈告别。’那老头儿用拐杖一路打这女孩儿去。”韦义方听说,两条忿气,从脚板灌到顶门,心上一把无明火,高三千丈,按捺不下。带着下人去赶。赶了几十里,赶不上。来到一座茅山旁,把行李寄在店里,叫下人在店里等,自己去上山。正走着,一条大溪拦路。韦义方到溪边,思量道:“赶了许多路,不能把妹子领回去,怎么见爹妈?”迟疑之间,见溪边石壁上,一道瀑布流将下来,有数片桃花,浮在水面上。韦义方道:“如今是六月,怎么会有桃花?上面莫非是桃花庄?”听得溪对岸一声哨笛儿响,见一个牧童骑着瘸驴,在那里吹。牧童近溪边来,叫一声:“来者是不是韦义方?”义方应道:“是。”牧童说:“奉张真人法旨,请舅哥过来。”牧童叫瘸驴渡水,叫韦义方坐在驴背上渡过溪去。牧童引路,到一所庄院。到得庄前,小童入去,走出两个红衣人,接见韦义方,道:“张真人有公事,没时间接待,让我们相陪。”引到一个大亭子上。亭子上铺陈酒器,四下里都种夭桃艳杏,异卉奇葩。红衣人与韦义方就席饮宴。韦义方想问张公是何等人,被红衣人连劝数杯,问不得。及至筵散,红衣人走了,独留韦义方在亭子里。韦义方等待多时,移步下亭子来。正行之间,在花木之外,见一座屋子,从里面传出说话声。韦义方用舌头舔开窗户纸一看,只见张公一副帝王打扮,坐于殿上。殿下列两行红衣官员,或神或鬼。铁枷枷着两个人,一个是某州城隍,一个是某地山神,均因虎狼伤人,被问责。韦义方从窗眼内望见,失声叫道:“怪哉,怪哉!”殿上官吏听得,即时差两个黄巾力士,捉韦义方过来。官吏称韦义方泄漏天机,合当有罪,韦义方叩头告罪。只见屏风后走出一个妇人,凤冠霞帔,珠履长裙,正是妹子文女,文女跪告张公道:“告真人,这是俺哥,饶了他吧。”张公道:“韦义方本该为仙,不该用剑剁我,因为是亲戚,我没怪你。今又偷看我的办公地点,欲泄天机,看你妹妹面上,饶你性命。我给你十万贯钱,给你一件东西去要。”张公取出一个旧草帽儿,付与韦义方,教往扬州开明桥下,寻开生药铺申公,凭此为照,取钱十万贯。张公道:“仙凡异路,不可久留。”令吹哨笛的小童:“送舅哥乘驴,出这桃花庄去。”到溪边,小童就驴背上把韦义方一推,颠将下去。义方如醉醒梦觉,在溪岸上坐地。看那怀中,有个破草帽儿。似梦非梦,迟疑未决。只得携着席帽儿,取路下山来。
4义方索钱:韦义方回到店中,两个随从不见。店家说道:“二十年前有个姓韦的官员,寄下行李,上茅山去,两个下人等不得,回去了。如今二十年,到隋朝了。”韦义方道:“昨天才一日,怎么是二十年啊。我回去找爹妈。”别了店主人。
来到六合县。问人时,都说二十年前这里有个韦谏议,一十三口白日飞升,至今升仙台古迹尚存。韦义方听说,仰面大哭。二十年一日过了,父母不见,一身无所归。如今没计奈何,去讨这十万贯钱吧。就到扬州。问人寻到开明桥下,果然有个申公,开生药铺。韦义方来到生药铺前,见一个老头儿在生药铺里坐。韦义方道:“请问这里是不是申公生药铺?”
老头儿道:“是。”韦义方看生药铺里:四个箱子三个空,一个盛着西北风。韦义方想:“他怎么会有十万贯钱给我?”就说,买薄荷。老头儿道:“买多少?”
韦义方道:“三钱。”老头说道:“没有。”韦义方道:“买些甘草。”老头道:“买多少?”韦义方道:“五钱。”老头儿道:“没有。”
韦义方道:“我不买生药,种瓜的张公传话给你。”申公道:“张公没事,传给我什么话?”韦义方道:“叫我来讨十万贯钱。”申公道:“钱是有,拿什么作证?”韦义方拿出草帽儿来。申公喊:“老婆,出来看看。”走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道:“老公,喊我干啥?”韦义方一看,心中道:“这老头跟张公都跟杨振宁一样,爱娶年轻老婆。”申公叫老婆看这草帽儿:“是不是?”女孩儿道:“前天张公骑着瘸驴儿,打门前过,草帽儿烂了,叫我缝。当时没黑线,用红线缝上。”翻过来看时,果然红线缝顶。申公即时引韦义方去家里,给十万贯钱。韦义方得到这钱,拿来做慈善事业。
5做土地神:一天,韦义方从一个酒店前过,见个小童,骑只驴。认得是那天载他过溪的,问小童道:“张公在那里?”小童道:“在酒店楼上,和申公饮酒。”韦义方上酒店楼上来,见申公与张公对坐,义方便拜。张公道:“我本上仙张古老。文女乃上天玉女,只因思凡,上帝让我带她上天。韦义方本该为仙,不该杀心太重,砍我一剑,只能做个土地神。”说罢,用手一招,飞来两只仙鹤,申公与张古老各乘白鹤,腾空而去。
主旨:宣传道家,神力无穷。主张不杀生。
艺术:传奇性。鹤发娶红颜。通过他人(寻马人、韦恕及家属、媒婆、韦义方等)眼睛写张公,增加神秘性。如果直接写,就没有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