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纪年表(三)夏、商、周
(2016-03-17 17:02:42)
中国历史纪年表(三)夏、商、周
(2007-11-19
02:03:27)
中国历史纪年表(三)
夏 |
禹 |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
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
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
根据考古的发现,商朝前期,以郑州的二里岗为中心,辉县的琉璃阁、洛阳的东干沟等殷商时期的遗址属于这个时代;商朝的后期,以安阳的小屯村为中心,郑州公园区的上层、洛阳的泰山庙遗址和墓葬属这个时代;周朝前期(西周),主要代表遗址以西安市丰镐村地带、宝鸡西周时期的墓葬;春秋时期以洛阳涧滨(涧滨)为中心、上村岭虢墓、新郑郑墓、寿县蔡侯墓为这个时期的代表;战国时期,洛阳涧滨为中心,辉县琉璃阁、古围村,长沙和唐山的战国墓地属于这个时代。
根据最新的发掘成果,中国南方也在商朝前期进入了青铜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武汉的盘龙城遗址,湖南长沙的炭河里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等的出土青铜器,证实了长江流域也有发达的青铜文明。
|
启 |
太康 |
仲康 |
相 |
少康 |
杼 |
槐 |
芒 |
泄 |
不降 |
扃 |
廑 |
孔甲 |
皋 |
发 |
癸(桀) |
商 |
商前期 |
汤 |
公元前1600—公元前1300 |
铁器时代是指人们开始使用铁来製造工具和武器的时代。其与之前时代的主要区别在于农业发展,宗教信仰与文化模式。这是在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
虽然各地区进铁器时代的时间不尽相同,亦难以以准确的年份标示,但铁器时代与之前时代的区别仍是十分明显的。铁器时代是指已经能运用很复杂的金属加工来生产铁器。铁的硬度,高熔点与铁矿的高蕴含量,使得铁相对青铜来说来得便宜及可在各方面运用,所以其需求很快便远超青铜。而各地区进入铁器时代的次序列举如下。
*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 |
太丁 |
外丙 |
仲壬 |
太甲 |
沃丁 |
太庚 |
小甲 |
雍己 |
太戊 |
仲丁 |
外壬 |
和亶甲 |
祖乙 |
祖辛 |
沃甲 |
祖丁 |
南庚 |
阳甲 |
盘庚 |
商后期 |
盘庚 |
公元前1300—公元前1046 |
小辛 |
小乙 |
武丁 |
祖庚 |
祖甲 |
廪辛 |
康丁 |
武乙 |
文丁 |
帝乙 |
帝辛 (纣) |
周 |
西周 |
武王(姬发) |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
|
成王(诵) |
康王(钊) |
昭王(瑕) |
穆王(满) |
共王(繄扈) |
懿王(囏 |
孝王(辟方) |
夷王(燮 |
厉王(胡) |
|
共和 |
庚申前841 |
宣王(静) |
甲戌前827 |
幽王(宫湦) |
庚申前781 |
东周 |
平王(姬宜臼) |
辛末前770 |
公元前770—前256 |
|
桓王(林) |
壬戊前719 |
庄王(佗) |
乙酉前696 |
釐王(胡齐) |
庚子前681 |
惠王(阆) |
乙巳前676 |
襄王(郑) |
庚午前651 |
顷王(壬臣) |
癸卯前618 |
匡王(班) |
己酉前612 |
定王(瑜) |
乙卯前606 |
简王(夷) |
丙子前585 |
灵王(泄心) |
庚寅前571 |
景王(贵) |
丁巳前544 |
悼王(猛) |
辛巳前520 |
敬王(匄) |
壬午前519 |
元王(仁) |
丙寅前475 |
贞定王(介) |
癸酉前468 |
哀王(去疾) |
庚子前441 |
思王(叔) |
庚子前441 |
考王(嵬) |
辛丑前440 |
威烈王(午) |
丙辰前425 |
安王(骄) |
庚辰前401 |
烈王(喜) |
丙午前375 |
显王(扁) |
癸丑前368 |
慎靓王(定) |
辛丑前320 |
赧王(延) |
丁未前314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