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Q喻世明言之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2015-10-21 11:19:20)
标签:

情感

分类: Q古代文学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赏析

《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卷

入话:宋代东京汴梁有一个贵官公子张生,年方十八,长得很帅,没娶老婆。元宵节到乾明寺看灯,在殿上拾到一幅红手帕,帕角系一个香囊。帕上有诗一首。诗后有细字一行:有情者拾得此帕,明年正月十五夜,于寺院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鸯灯者是也。 张生把这首诗读了几遍,很赞赏,和了一首诗。到第二年十四日晚,在寺院后门等候,果然见一辆车,挂着鸳鸯灯,有很多侍从。张生非常惊喜,但无法上前说话,就到车旁,朗诵诗歌。车中女子听到有人朗诵诗歌,掀开车帘,见是个帅哥,就叫侍女传递消息。张生如果不会朗诵诗歌,这事就不好办,这说明学习文学很重要。第二天夜里,张生又到了老地方。不一会儿,有一辆车过来,没有侍从,车前挂着鸳鸯灯。张生一看车中,是一个尼姑。张生迟疑间,尼姑招招手,张生就跟着车走,到了乾明寺。见了老尼姑。小尼姑入院,张生随着进入小屋。尼姑卸去道装,露出长发。张生一看,这女子不是尼姑,是假扮的。因为尼姑是没有头发的。两人挨着坐下,老尼姑坐在一旁。喝了几杯酒,女子说:希望能够见到在咱们两人之间做媒的物件。张生取出红手帕和香囊,交给女子。女子笑道:京都这么多人,偏偏落到你手里,这不是天赐我们的姻缘吗?张生说:当时得到后,也曾奉和。拿出自己写的诗。女子说:你真应该是我丈夫。 于是成了夫妻。鸡声四起,女子对张生说:我是霍员外家第八房小老婆。员外又老又病,常年不到我房中,我每夜焚香祝天,希望遇到一个合适的人,结成夫妇,幸而见到你,我今用计脱了身,不再回去了。此身已属你,情愿生死相随。张生说:我非木石,岂忍分离?但想不来办法啊。恐怕事发,不如咱们两个一起悬梁自尽了吧。说罢抱在一起哭。老尼姑从外进来说:你们要成夫妇,只恨无心,何必如此!二人跪拜求计,老尼姑说:远涉江湖,变更姓名于千里之外就是。”老尼姑遂取出黄金白银一包,交给张生说:这是小娘子平日存放在这里的,现在送给官人作盘缠。张生也回家收拾细软,打了一包。拜别老尼,双双出门,远走高飞,谐老百年。

时间:明朝(文中没时间,可以认为是明朝)地点:杭州(在浙江省)、镇江(在江苏省)人物:张舜美 刘素香
  1初会丽人:越州人张舜美。年方弱冠(十八岁),是个帅哥。参加乡试(省级考试)来杭州,不能中选,停留在旅店中,半年有余。正逢着上元佳节,舜美关闭房门去游玩。舜美观看之际,突发诗兴,一边走一边朗诵诗歌。也是朗诵诗歌,不会朗诵诗歌这个美女不过来。果然,美女过来了。张舜美看见灯影中,一个丫鬟肩上斜挑一盏灯,后面一个美女,冉冉而来。舜美一见那女子,猛一震惊,走了过来。那女子看到张舜美,心也乱了。痴呆了半晌,四目相视,两下有情。那女子走得紧,舜美也跟得紧;走得慢,也跟得慢;但不能说一句话。不觉到众安桥,桥上做卖做买,东来西去的,挨挤不过。过得众安桥,不见了女子,只得闷闷而回。开了房门,风儿又吹,灯儿又暗,枕儿又寒,被儿又冷,怎生睡得?心里丢不下那个女子,思量再得与她一会也好。  

2再会丽人:张舜美捱到天明,起床洗刷了,到了街上,只见街市上人,早收拾看灯。张舜美径往昨夜相遇之处。站了一会儿,转了一会儿,寻了一会儿,靠了一会儿,呆了一会儿,不见那女子来。正要回去,忽见小丫鬟挑着灯,同那女子从人丛中走出来。那女子瞥见张舜美,笑容可掬。进广福庙中烧香,礼拜已毕,转入后殿。舜美随于后。女子偶尔回头,不觉笑了一声。舜美也陪着傻笑。那女子从袖中扔下一块纸方。张舜美拾起来,拆开一看。上面写着一首词,词后写:我住在十官子巷中朝南第八家。明日父母兄嫂赶舅家灯会,十七日方归,只有我和侍儿在家。特邀您前来。署名:刘素香。
  3二人走散:这天特别长。张舜美捱至天晚,便到女子门外,不敢贸然进入,在外朗诵诗歌。女子听见,掀帘而出。迎到房中,不问姓名,做了夫妻。张舜美说:我在中途遇见神仙,你这么看得起我,我怎么报答你呢?刘素香抚着张舜美的背说:我爱你胸中锦绣,非图你囊里金珠。就是说,我听你朗诵词,知道你有文学才华,所以喜欢你,不是因为你有钱。张舜美称谢不已。刘素香忽然长叹,流着泪说:今日已过,明日父母回家,不能再相聚了,怎么办?两个沉吟半晌。刘素香说:咱们不如私奔他处,免受两地相思之苦,你看怎么样?舜美大喜:我有亲戚在镇江五条街开个招商客店,可以到那里去。刘素香答应了。刘素香收拾了一包金珠,也化装成男子,与张舜美携手而行。将到二鼓,才走到北关门下。因何三四里路,走了许多时光?只为那女子一双小脚儿,穿着一双大靴,走不快。城中人要出城,城外人要进城,两人撒手,前后随行。出得第二重门,被人一挤,两人走散了。刘素香出城门去了。张舜美想她是妇人,身体柔弱,挤不出去,还在城里,回身询问把门军士。军士说道:刚才有个少年秀才,询问同辈。张舜美自思:一条路往钱塘门,一条路往师姑桥,一条路往褚家堂,三、四条叉路,往那一条好?踌躇半晌,只得依旧路回去。到十官子巷,刘素香家中,门已闭了,悄无人声。急急回到北城门,城门关了。到天明,从城门走出。至新马头,见一伙人围着看一只绣鞋。张舜美认得是刘素香脱下的鞋,不敢作声。众人说:不知何人家女孩儿,为何事跳水自杀,留下鞋在此? 舜美听罢,惊得浑身冷汗。到城中探信,满城人喧嚷,都说十官子巷内刘家女儿,被人拐去,又说投水死了。张舜美受了一昼夜辛苦,不曾吃些饭食,又痛伤那女子死于非命,回到店中,一卧不起,病势沉重。  

4素香出家:刘素香自北关门失散,从二更走到五更,才到新马头。想张舜美寻我不见自己,必然先往镇江一路去了,暗暗地脱下一只绣花鞋在地。怎么想的?惟恐家中有人追赶,故托此相示,以绝父母之念。刘素香乘天未明,赁舟沿流而去。数日之间谨慎,船人不知其为女人。到了镇江,打发舟钱登岸,访张舜美亲族。又忘其姓名居止,问来问去,看看日落山腰,又无住处。来到江上亭子里。此时是正月二十二日,月出较迟,夜色苍然,渔灯隐映,不能辨认咫尺。刘素香想,为了他抛离乡井父母兄弟,又没他的消息,不如跳江中死了,可那人又不知我死到哪里了。越想越难受,不觉呜呜咽咽哭起来。这时走来一个老尼姑,向前问:你是人是鬼?为什么在这儿哭?刘素香答道:我是浙江人,随丈夫上任,中途遇到强盗,丈夫、婢仆被杀害,强盗想侮辱我,我誓死不从。次日强盗饮酒大醉,我穿着先夫衣冠,脱身奔逃,来到此处。老尼姑说:老身在施主家,渡江回来晚了,与娘子相遇,真是前缘。你肯跟我去吗?素香说:家乡千山万水,怎么回去?您能帮助我,是再生之恩。老尼姑说:出家人以慈悲方便为本,这是分内事。刘素香拜谢。天明,随至大慈庵,当了尼姑。
  5夫妻重会:张舜美在店中延医调治,日渐平复。不肯回乡,在旅店中温习经史。光阴荏苒,又逢着元宵节。张舜美追思去年的事,仍往十官子巷中一看,景物依然,只是少个人在目前。无情无绪,洒泪而归。怅然绝望,立誓终身不娶,以答刘素香之情。在杭州倏忽三年,又逢大比,舜美得中解元(乡试——省级考试第一名)。数日后,将带琴剑书箱,上都城南京(在江苏省)会试。一路风行露宿,船到镇江江口,将欲渡江,忽狂风大作。移舟傍岸,少待风息。其风数日不止,只得停泊。刘素香在大慈庵中三载。这天夜里,忽梦白衣大士(观世音,佛教菩萨)说:你丈夫明日来。恍然惊觉,汗流如雨。自思:平素未尝如此,真是奇怪!不言与师知道。舜美等了一日又一日,心中好生不快,遂散步独行,沿江闲看。行至一松竹林中,中有小庵,题曰大慈之庵,清雅可爱。趋身入内,庵主出迎,拉到中堂供茶。刘素香向窗棂中一看,吓得目睁口呆,宛如酒醒梦觉。老尼姑换茶,刘素香就给老师说了来龙去脉。老尼姑出来问:你是张舜美吗?张舜美吃了一惊:咱俩不认识,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老尼姑又问:娶老婆了吗?张舜美簌簌泪下说:曾有妻刘素香,因三载前元宵夜观灯失去,未知存亡下落。我得中解元,到京考进士,终身誓不再娶。尼姑喊女子出见,两个抱头恸哭。多时,收泪而言:不意今生再得相见!悲喜交集,拜谢老尼。沐浴更衣,到观音大士前,焚香百拜。以白金百两,段绢二端,奉尼师为寿。两下相别,双双下舟。
  6拜见岳父:一路至京,连科进士,授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尹。谢恩回乡,路经镇江,二人复访大慈庵,赠尼师金一笏。回至杭州,径到十官子巷,投帖拜望。刘公看见车马临门,大红帖子上写着小婿张舜美,只道误投了。正待推辞,只见少年夫妇,都穿着朝廷命服,双双拜于庭下。父母兄嫂见之大惊,悲喜交集。丈母道:因元宵失却我儿,听说投水身死,我们哭得死而复生。不意今日再得相会,况得此佳婿,刘门之幸。 大排筵会,作贺数日。二人别了丈人、丈母,到家见了父母。舜美告知前事,令妻出拜公婆。公婆大喜过望,作宴庆贺。不数日,同妻别父母上任。

思想意义:表明先进的婚恋观: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艺术特点:情节曲折。运用巧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